二色唇柱苣苔
二色唇柱苣苔的相关资料,来自于网络内容整理而来,更多植物信息,尽在花探网。
- 类型
- 草本类
与二色唇柱苣苔相似植物
二色唇柱苣苔基本信息
学名ChiritabicolorW.T.Wang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
管状花目Tubiflorae
苦苣苔科Gesneriaceae
长蒴苣苔族Trib.Didymocarpeae
唇柱苣苔属Chirita
唇柱苣苔组Sect.Gibbosaccus
唇柱苣苔亚组Subsect.SinensesW.T.Wang
蚂蝗七系Ser.Fimbrisepalae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根状茎圆柱形,长约4.2厘米,直径1厘米。叶约10,均基生;叶片纸质,狭长圆形,长4-13厘米,宽1.3-3厘米,顶端钝或微钝,基部渐狭成叶柄,边缘全缘,上面密被贴伏短柔毛,下面被白色短绒毛,侧脉每侧5-6条,不明显;叶柄扁,长1.5-4厘米,宽3-5毫米。花序有2花;花序梗长约10厘米,密被短柔毛;苞片对生,线形,长5-12毫米,密被白色短柔毛,花梗长6-12毫米。花萼5裂达基部,裂片披针状线形,长6.5-7厘米,宽1.2-1.8毫米,顶端钝,外面密被柔毛,内面上部被极短的毛。花冠淡紫色,长约3.6厘米,外面疏被短柔毛,内面在雄蕊之下有短柔毛;筒漏斗状,长约2.2厘米,口部直径约2.2厘米;上唇长约6毫米,2裂,下唇长约1.3厘米,3裂,裂片圆形。雄蕊花丝着生于距花冠基部9毫米处,披针状线形,长约10毫米,弧状弯曲,无毛,有1条脉,花药椭圆形,长约5毫米,背面密被褐色长髯毛。花盘环状,高约5毫米,边缘波状,被睫毛。雌蕊长约2.5厘米,子房线形,密被柔毛,花柱被短柔毛,柱头长约3毫米,2浅裂。花期4月。
产地分布
产广东云浮。生于山地石上。
-
异盔欧氏马先蒿
产地分布国内分布:新疆和西藏西部国外分布:欧洲南下至阿尔卑斯山,在亚洲则南下至喜马拉雅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
-
丛生紫薇
丛生紫薇中文学名丛生紫薇拉丁学名Lagerstroemiaindicacv“Bush”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亚纲原始花被亚纲目桃金娘目科千屈菜科属紫薇属种紫
-
三叶悬钩子
形态特征直立矮小灌木,高0.3-1厘米;枝红褐色,圆柱形,无毛,具小皮刺。小叶3枚,披针形至狭披针形,长3-7厘米,宽1-2厘米,顶端渐尖,基部宽楔形至圆形,两面无毛或下面沿主脉稍具柔毛及小皮刺,边缘具不整齐粗锯齿;叶柄长2-3厘米,顶生小叶柄长5-8毫米,侧生
-
西藏西风芹
产地分布:产我国西藏卡达河。生于海拔4000米左右河边石隙。模式标本采自西藏。形态特征:植物体高30—50厘米。茎圆筒形,空管状,有细密纵长条纹轻微突起,黄棕色略紫,有光泽,并有短硬毛,上部分枝,分枝延长,其上有少数较短的小分枝。基生叶数片,有长柄,叶
-
细叶益母草
细叶益母草基本信息学名LeonurussibiricusL.别名四美草、风葫芦草(内蒙古),龙串彩、红龙串彩、石麻、益母草(陕西),风车草(山西)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
-
川乌
形态特征川乌,多年生草本。茎直立,下部光滑无毛,上部散生少数贴伏柔毛。叶互生,具叶柄;叶片卵圆形,掌状3深裂,两侧裂片再2裂,边缘具粗齿或缺刻。总状花序顶生,花序轴与小花埂上密生柔毛;花蓝紫色,萼片5,上萼片高盔状,高2~2、6cm,侧萼片长1、5~2cm;花瓣
-
薄壳核桃
薄皮核桃据中医本草书籍上记载,核桃原产于羌胡之地,在宋代被收录到中医的药学书籍上,中医药书籍称其为“羌桃”,是汉朝张骞出使西域时带回种子种植。因我们食用的是果仁部分,它的形状长得又像桃子,所以便称它为“核桃”。新疆的和田是中国最早种
-
伽蓝菜
产地分布:国内分布:闽,台,粤,桂,滇形态特征:多年生肉质草本,高20-100cm。粗壮,少分枝,全株蓝绿老枝变红,无毛。叶对生;叶柄长2.5-4cm;叶片三角状卵形或长圆状倒卵形,长8-15cm;中部叶羽状深裂,叶片条形或条状披针形,边缘有浅锯齿或浅
-
保亭羊耳蒜
学名:LiparisbautingensisT.TangetF.T.Wang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微子目Microspermae兰科Orchidaceae兰亚科Subf
-
灰毛岩风
灰毛岩风种名:灰毛岩风学名:LibanotisspodotrichomaK.T.Fu.别名:长虫七(陕西眉县、周至、佛坪),岩风(陕西山阳、旬科:伞形科属:岩风属产地分布:产陕西省秦岭北坡的户县、周至、眉县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