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苞紫菀
宽苞紫菀的相关资料,来自于网络内容整理而来,更多植物信息,尽在花探网。
- 类型
- 草本类
与宽苞紫菀相似植物
宽苞紫菀基本信息
学名AsterlatibracteatusFranch.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
桔梗目Campanulales
菊科Compositae
管状花亚科Carduoideae
紫菀族Trib.Astereae
紫菀属Aster
山菀组Sect.Alpigenia
宽苞系Ser.Latibracteati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粗壮,被枯叶残片。茎直立或斜升,高5-20厘米,稍粗壮,被密黄褐色长柔毛,全部有较密的叶。茎下部叶与莲座状叶匙形或倒披针形,长2-5厘米,宽0.6-1.7厘米,下部渐狭成具宽翅的柄,顶端圆形,有2-3对小尖头状齿;上部叶倒披针形,长圆形或卵圆形,长1.5-4厘米,宽0.7-1.3厘米,基部常圆形,顶端钝,上部有1-2对小尖头状齿;顶部叶较密而包围头状花序;全部叶质薄,两面被黄褐色长柔毛,下面沿脉及边缘有较密的长柔毛。头状花序径5-6厘米,单生于茎端,径1.5-2.5厘米;总苞片2-3层,外层卵圆形,长10-12毫米,宽约6毫米,顶端尖;内层披针形,近等长,宽2-3毫米,渐细尖,全部草质,被黄褐色或深褐色长茸毛及长缘毛。舌状花25-30个,管部不存在或达0.8毫米,舌片蓝色或紫色,长约2厘米,宽1-2毫米。管状花黄色,长6-7毫米,管部长1-2毫米,裂片长1.5毫米,常有腺;花柱附片长0.75毫米。冠毛2层,外层极短,白色,毛状或膜片状,内层长5-6毫米,有褐色微糙毛。瘦果长圆形,下部渐狭,长3-3.2毫米,褐色,1面有肋,被疏贴毛。果期8-10月。
产地分布
分布于云南西北部(大理、德钦、贡山)。生于高山坡地或石砾地,海拔3600-4000米。也分布于缅甸北部。
本种提示
此种全株被黄褐色长柔毛,上部叶接近花序而转变为外层总苞片,极易认别。可能与线舌紫菀(A.bietiiFranch.)接近,但后者舌状花较长较多,冠毛1层,有紫褐色粗毛。此种的叶形与须弥紫菀(A.himalaicusC.B.Clarke.)及短毛紫菀(A.brachytrichusFranch.)相似,但这后两种与前者的瘦果和冠毛,与后者的体态、舌状花和冠毛的特征都有明显的区别。
-
川滇鼠李
川滇鼠李基本信息学名RhamnusgilgianaHeppl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鼠李目Rhamnales鼠李科Rh
-
云南八角莲
产地分布:产于云南。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植株高30-50厘米。根状茎粗短,棕褐色,横走,多须根;茎直立,直径约3-5毫米,淡桔黄色,具条棱,无毛。叶薄纸质,互生,盾状,轮廓近圆形或肾形,叶形多样,直径15-25厘米或长7-8厘米,宽13-15厘米,5
-
欧洲山毛榉
欧洲山毛榉种名:欧洲山毛榉学名:Fagussylyatical.别名:科:壳斗科属:水青冈属产地分布:原产欧洲。形态特征:株高20M,冠幅5M。树冠扩展,树形有的向上收窄,呈尖塔形。花单性,雌雄同株。
-
中俄谷精草
形态草本。叶线形,丛生,长达13厘米,宽1.5毫米,半透明,具横格,脉5条。花葶约7个,长达22厘米,直径0.3-0.4毫米,扭转,具4棱;鞘状苞片长5-6厘米,口部斜裂;花序熟时半球形,黄绿色,长2.5毫米,宽4毫米;总苞片卵圆形,禾秆色,不反折,硬膜质,长1.5-2毫米,
-
腺柳
产地分布产辽宁及黄河下、中游流域诸省。朝鲜、日本也有分布。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
-
包疮叶
包疮叶基本信息学名Maesaindica(Roxb.)A.DC.别名大白饭果、小姑娘茶(云南),甲满(云南傣族语译音),千年树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
-
攀援天门冬
种名:攀援天门冬学名:AsparagusbrachyphyllusTurcz.别名:科:百合科属:天门冬属产地分布:产吉林、辽宁、河北(北部)、山西(中部至北部)、陕西(北部)和宁夏(贺兰山以东)。生于海拔800-2000米
-
时钟花
时钟花是生长在南美热带雨林的常绿藤蔓植物,它的形状很像时钟上的文字盘,所以被称为“时钟花”。时钟花属于时钟草科植物,它被选来祭祀7世纪时,盎格鲁撒克逊的公主,她是在肯特地方创立修女院的修女-圣安维朵。目前这所修女院己经不存在了,而内部的遗物己被移到圣彼得大教堂了。基本信息
-
日本毛连菜
日本毛连菜(学名:Picrisjaponica)是菊科毛连菜属的植物。分布在俄罗斯、日本以及中国大陆的新疆、云南、甘肃、黑龙江、河南、山东、辽宁、贵州、吉林、河北、陕西、内蒙古、四川、青海、山西、安徽、西藏等地,生长于海拔650米至3,650米的地区,多生在灌丛中、山坡草地、沟边、河边、林缘林
-
薄箨茶竿竹
产地分布产湖南及福建。模式标本采自福建三明市莘口。形态特征本变种的箨鞘、叶片质地较薄,箨鞘背部散生刺毛,仅在其中部和基部有较明显的淡棕色刺毛,箨鞘两侧略高,具椭圆状箨耳或仅有数条继毛,幼竿箨环下密具白粉和稀疏倒刺毛,与原变种可以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