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茅香草
思茅香草的相关资料,来自于网络内容整理而来,更多植物信息,尽在花探网。
- 类型
- 草本类
与思茅香草相似植物
思茅香草基本信息
学名LysimachiaengleriiR.Knuth
别名思茅过路黄(拉汉种子植物名称)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
报春花目Primulales
报春花科Primulaceae
珍珠菜族Trib.Lysimachieae
珍珠菜属Lysimachia
香草亚属Subgen.Idiophyton
对生叶组Sect.oppositifoliae
思茅香草(原变种)
形态特征
茎单生或2-3条簇生,下部近直立,近基部常有分枝,上部鞭状伸长,弧曲,有时着地生根,长50-180厘米,四棱形,棱边有狭翅,翅宽可达1.5毫米。叶交互对生,近于无柄或具长达8毫米的短柄,叶片椭圆形至广卵形,长4-10厘米,宽2.5-5厘米,先端锐尖,基部近圆形或阔楔形,边缘微呈波状,具极细密的乳头状突起,上面绿色,无毛或疏被极短的小刚毛,下面淡绿色,密被无柄小腺体,侧脉5-7对,与中肋均在上面凹陷,下面突起。花1-2(4)朵生于叶腋;花梗纤细,长2-3.5厘米;花萼长6毫米,分裂近达基部,裂片自卵圆形的基部渐尖成钻形,基部宽约1.75毫米,背面中脉稍隆起;花冠黄色,长8毫米,深裂近达基部,裂片阔倒卵形,宽约5毫米,先端钝;花丝基部连合成高约0.5毫米的环并与花冠基部合生,分离部分极短,约与花冠的心形基部等长;花药长2.5毫米,先端钝,近纵裂;花粉粒具3孔沟,长球形[(22-26)×(16-18.5)微米],表面具小乳突状雕纹;子房卵珠形;花柱长约4.7毫米。蒴果近球形,褐色,直径约4毫米,比萼片短。花期4-5月,果期7-8月。
产地分布
产于云南西部和西南部、四川西南部。生于山坡灌丛中,海拔2200-2400米。模式标本采自云南思茅。
小思茅香草(变种)
茎近直立,高仅15-30厘米,先端不伸长成鞭状。叶较小,长2-4厘米。
产于云南(漾濞、宾川)。生于山坡林缘和路边,海拔2400米。模式标本采自宾川。
-
开展藁本
开展藁种名:开展藁本学名:LigusticumthomsoniiC.B.Clarkevar.evolutiorC.B.Clarke别名:科:伞形科属:藁本属产地分布:产云南西北部(丽江)。生长于海拔3300米左右的草坡上。分布于印度、巴基
-
多齿长尾槭
形态特征落叶乔木,本变种与原种长尾槭(原变种)的区别在于本变种的叶柄无毛或仅其顶端附近有稀疏的短柔毛,叶的裂片为较短的三角形,下面有短柔毛或无毛,边缘的锯齿较粗,子房有较稀疏的短柔毛。生长环境主要生长于海拔1800-3000的山地疏林中。
-
绿花斑叶兰
学名:Goodyeraviridiflora(Bl.)Bl.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微子目Microspermae兰科Orchidaceae兰亚科Subfam.Orchi
-
水竹
产地分布暂无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暂无
-
泽漆
入药部位全草入药。性味味辛、苦,性微寒。归经归肺、小肠、大肠经。功效行水消肿,化痰止咳,解毒杀虫。主治主治水气肿满,痰饮喘咳疟疾,菌痢,瘰疬,结核性
-
蝴蝶树
蝴蝶树基本信息学名HeritieraparvifoliaMerr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锦葵目Malvales梧桐科S
-
舟状凤仙花
基本信息学名ImpatienscymbiferaHook.f.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无患子目Sapindales凤仙
-
红叶连蕊茶
红叶连蕊茶种名:红叶连蕊茶学名:C.trichoclada(Rehd.)Chien“redangel“别名:红叶山茶科:山茶科属:连蕊茶属产地分布:原种中国原产,一般是绿叶红芽。经过选育出叶片全部红叶的园艺品种
-
坚硬黄耆
形态特征整体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纤细,分歧。茎茎多数,纤细,直立或上升,高7.5-15厘米,无毛,具细棱。叶羽状复叶有17-21片小叶,长2-5厘米;叶柄长0.5-1厘米,无毛或连同叶轴散生白色短毛;托叶基部
-
藏香茅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秆高约50厘米。叶鞘无毛,常短于节间,枯老后呈淡黄色干膜质聚集于秆基;叶舌长约3毫米;叶片线形,常对折,先端长渐尖,边缘粗糙,上面有白色柔毛。总状花序簇生于秆和分枝的顶端;佛焰苞狭窄渐尖,带红色,长约2.5厘米;两总状花序不等,一具4节,基部一对为雄性同性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