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植物 > 草本植物 > 川西獐牙菜

川西獐牙菜

编辑:爱璐芳发布时间:2021-02-15 12:21:10

川西獐牙菜的相关资料,来自于网络内容整理而来,更多植物信息,尽在花探网。

类型
草本类

与川西獐牙菜相似植物

川西獐牙菜

基本信息

学名SwertiamussotiiFranch.

别名桑斗(藏族名),藏茵陈(青海)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

捩花目Contortae

龙胆科Gentianaceae

龙胆亚科Subfam.Gentianoideae

龙胆族Trib.Gentianeae

龙胆亚族Subtrib.Gentianinae

獐牙菜属Swertia

多枝组Sect.Ophelia

多枝系Ser.Ramosae

川西獐牙菜(原变种)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15-60厘米。主根明显,淡黄色。茎直立,四棱形,棱上有窄翅,下部直径2-5毫米,从基部起作塔形或帚状分枝,枝斜展,有棱。叶无柄,卵状披针形至狭披针形,长8-35毫米,宽3-10毫米,先端钝,基部略呈心形,半抱茎,下面中脉明显突起。圆锥状复聚伞花序多花,占据了整个植株;花梗直立或斜伸,细瘦,四棱形,长至5厘米;花4数,直径8-13毫米;花萼绿色,长为花冠的1/2-2/3,裂片线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4-7毫米,先端急尖,背面具明显的3脉;花冠暗紫红色,裂片披针形,长7-9毫米,先端渐尖,具尖头,基部具2个腺窝,腺窝沟状,狭矩圆形,深陷,边缘具柔毛状流苏;子房无柄,矩圆形,花柱粗短,柱头2裂,裂片半圆形。蒴果矩圆状披针形,长8-14毫米,先端尖;种子深褐色,椭圆形,长0.8-1毫米,表面具细网状突起。花果期7-10月。

产地分布

产西藏、云南(德钦)、四川西北部、青海西南部。生于山坡、河谷、林下、灌丛、水边,海拔1900-3800米。模式标本采自四川康定。

黄花川西獐牙菜地鉴、黄花药药(四川)(变种)

与原变种的区别是花黄绿色或淡黄色。

产四川西北部、青海西南部。生于河滩、山坡上、灌丛中,海拔3500-3700米,模式标本采自青海称多。

本种在治疗黄疸型肝炎上有显著疗效。

相关植物
  • 大叶仙茅

    学名:Curculigocapitulata(Lour.)O.Ktze.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百合目Liliflorae百合亚目SubordoLiliineae石蒜科A

  • 灯台越桔

  • 永安青冈

    学名:Cyclobalanopsisyonganensis(L.LinetHuang)Y.C.HsuetH.W.Jen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山毛

  • 大黍

    大黍种名:大黍学名:PanicummaximumJacq.别名:科:禾本科属:黍属产地分布:现在广东、广西普遍种植,南方各省也有引种栽培,原产非洲,现广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如印度、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马来西亚、澳大利亚、

  • 滇茜树

    基本信息学名Aidiayunnanensis(Hutchins.)Yamazaki.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茜草目Rubiales

  • 痒痒树

    形态特征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7米;树皮平滑,灰色或灰褐色;枝干多扭曲,小枝纤细,具4棱,略成翅状。叶互生或有时对生,纸质,椭圆形、阔矩圆形或倒卵形,长2.5-7厘米,宽1.5-4厘米,顶端短尖或钝形,有时微凹,基部阔楔形或近圆形,无毛或下面沿中脉有微柔毛,侧脉3-7对,小

  • 高山红门兰

    学名:Orchistakasago-montanaMasamune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微子目Microspermae兰科Orchidaceae兰亚科Subfam.Or

  • 细筒苣苔

    细筒苣苔基本信息学名LagarosolenhispidusW.T.Wang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管状花目Tubiflorae苦苣

  • 汉荭鱼腥草

    形态特点植株一年生草本,高20-50厘米。根根纤细,数条成纤维状。茎茎直立或基部仰卧,具棱槽,假二叉状分枝,被绢状毛和腺毛。叶叶基生和茎上对生;托叶卵状三角形,长2-4毫米,先端

  • 红枣

    历史据史料记载,红枣是原产中国的传统名优特产树种。经考古学家从新郑斐李岗文化遗址中发现枣核化石,证明枣在中国已有8000多年历史。早在西周时期人们就开始利用红枣发酵酿造红枣酒,作为上乘贡品,宴请宾朋。红枣的营养保健作用,在远古时期就被人们发现并利用。《诗经》已有“八月剥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