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齿缘草
东北齿缘草的相关资料,来自于网络内容整理而来,更多植物信息,尽在花探网。
- 拉丁名
- Phlox subulata Linn.
- 别名
- 丛生福禄考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合瓣花亚纲
- 目
- 管状花目
- 科
- 花荵科
- 种
- 针叶天蓝绣球
- 属
- 天蓝绣球属
- 类型
- 草本类
与东北齿缘草相似植物
东北齿缘草基本信息
学名EritrichiummandshuricumM.Pop.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
管状花目Tubiflorae
紫草科Boraginaceae
紫草亚科Subfam.Boraginoideae
齿缘草族Trib.Eritrichieae
齿缘草属Eritrichium
齿缘草亚属Subgen.Eritrichium
密丛组Sect.Coloboma
密丛系Ser.Rupestria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15-30厘米。茎由基部分枝呈丛生状,直立或稍外倾。叶线形或近丝状,长3-6厘米,宽约1毫米,密被白色伏毛。花序似总状花序,生茎或上部分枝顶端,长可达10厘米,有花十数朵,具叶状苞片;花梗较粗壮,直立或斜升,长0.5-1厘米,生短伏毛;花萼裂片线状倒披针形,长2-2.5毫米,果期稍伸长,两面被短伏毛,直立或稍开展;花冠淡蓝色,钟状辐形,筒长1.5-2.5毫米,裂片近圆形,长2.5-3.5毫米,宽2.5-3毫米,附属物拱形或矮梯形,微突出喉部,有一乳突,具曲柔毛,花药长圆形,长约0.8毫米。小坚果背腹二面体型,长约2毫米,宽约1毫米,背面微凸,无毛,具乳头状突起,中肋明显,腹面具龙骨状突起,着生面长圆形,位下部或基部,棱缘无锚状刺,通常光滑无毛,稀有少数小齿状凸起。
产地分布
产黑龙江、内蒙古(昭盟、锡盟、呼盟、哲盟)、河北东北部。生山坡草地、砾质山坡或高燥地。日本、苏联也有。模式标本采自黑龙江。
本种提示
本种以小坚果的棱缘不成翅状,通常平滑无刺,或有时有少数小齿状凸起,与相近种条叶齿缘草E.gracileW.T.Wang相区别。
-
红毛花楸
形态特征植株灌木或小乔木,高2.7-5米;小枝细瘦,圆柱形,暗灰色,具少数不明显的皮孔,幼时有锈红色柔毛,老时无毛;冬芽卵形,先端急尖,外被数枚暗褐色鳞片,先端微具带红色短柔毛。叶奇数羽状复叶,连叶柄共长6-10厘米,叶柄长约1厘米;
-
坝王栎
学名:QuercusbawanglingensisHuang,LietXing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山毛榉目Fagales壳斗科F
-
眩美玉
生活习性本属均喜阳光充足的生长环境,但夏季高温高热时节宜适当遮阳,生长期需要较高的空气湿度。养护方法为保持其株体干净美观,最好栽培在温室、玻璃橱内或用透明塑料薄膜袋罩住植株。适应富含腐殖质的透水性良好的砂壤土。冬季保持盆土稍干燥,可耐3°C低温
-
小花离子芥
学名ChorisporamacropodaTrautv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罂粟目Rhoeadales白花菜亚目Capparine
-
白杄
产地分布特产树种,是国产云杉中分布较广的一种.在山西、河北、陕西等地均有分布。形态特征乔木,高约30m,胸径约60cm;树冠狭圆锥形.树皮灰色,呈不规则薄鳞状剥落,大枝平展,一年生枝黄褐色。叶四棱状条形,横断面棱形,弯曲,呈有粉状青绿色。
-
小狐茅状雪灵芝
产地分布北部和西部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暂无
-
蝶萼绣球
形态特征蝶萼绣球是灌木,茎攀援状;小枝圆柱形,暗灰褐色,幼时与叶柄、花序密被黄褐色短柔毛,老后渐变无毛。叶纸质,长卵形或椭圆形,长9-21厘米,宽4.5-10厘米,先端急尖或短渐尖,基部圆或阔楔形,边缘有密而不规则、近复裂的小齿,上面疏被糙伏毛,脉上的毛较密,下面密被微弯曲的
-
波瓣兜兰
学名:Paphiopediluminsigne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微子目Microspermae兰科Orchidaceae杓兰亚科Subfam.Cypripedioi
-
狗尾草
产地分布暂无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暂无
-
球花石楠
形态特征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6-10米;幼枝密生黄色绒毛,老枝无毛,紫褐色,有多数散生皮孔;冬芽卵形,长3-4毫米,鳞片先端圆钝,外面有短柔毛。叶片革质,长圆形、披针形、倒披针形或长圆披针形,长(5-)6-18厘米,宽2.5-6厘米,先端短渐尖,基部楔形至圆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