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色滇紫草
二色滇紫草的相关资料,来自于网络内容整理而来,更多植物信息,尽在花探网。
- 拉丁名
- Phlox subulata Linn.
- 别名
- 丛生福禄考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合瓣花亚纲
- 目
- 管状花目
- 科
- 花荵科
- 种
- 针叶天蓝绣球
- 属
- 天蓝绣球属
- 类型
- 草本类
与二色滇紫草相似植物
基本信息
学名OnosmabicolorWall.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
管状花目Tubiflorae
紫草科Boraginaceae
紫草亚科Subfam.Boraginoideae
紫草族Trib.Lithospermeae
滇紫草属Onosma
形态特征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20-35厘米,植株绿色,被开展的硬毛及短伏毛。茎细弱,单一或数条丛生,直立或斜升,不分枝。基生叶线状披针形或倒披针形,长5-12厘米,宽0.5-1.5厘米,先端钝或尖,基部渐狭成柄,两面均被向上贴伏的硬毛及短伏毛;茎生叶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2-5厘米,宽0.6-1.3厘米,无柄。花序顶生,花多数,密集呈头状,花期直径1.5-2.5厘米,果期伸展;苞片披针形,长3-5毫米,密生长硬毛及短伏毛;花梗长2-4毫米,果期增长,约达8毫米,密生开展的硬毛及向下的伏毛;花萼长5-6毫米,外面密被开展的硬毛及短伏毛,内面密生向上的白色长柔毛,裂片三角状披针形;花冠筒状,上部蓝色,下部桔黄色,长8-10毫米,喉部直径3-4毫米,裂片三角形,长宽约0.5毫米,向下反折或稀直立,外面在裂片下密生向下的短伏毛;花药基部结合,长3.5-4毫米,内藏,花丝长1.5-2.5毫米,距花冠基部4-5毫米,褶及其邻近的花冠筒部分被稀疏长柔毛;腺体环形,高1.5-2毫米,膜质,被稀柔毛。小坚果长约3毫米,褐色,污暗,密生疣状突起及小乳头突起。花果期7月。
产地分布
产西藏西南部吉隆一带。生海拔2300-3700米山坡林间空地及河谷林缘草丛。不丹、锡金、尼泊尔有分布。
物种区别
污花滇紫草O.emodiWall.与本种近似,但花冠污红色,壶状,二者易于区别。
-
毛囊薹草
产地分布国内分布:产于云南、西藏。国外分布:也分布于锡金、尼泊尔和印度。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
-
干旱毛蕨
入药部位全草。性味味苦,性凉。归经归肺、肝、大肠经。功效清热解毒。主治用于痢疾,乳蛾,狂犬咬伤。相关配伍1、治细菌性
-
欧洲大叶杨
欧洲大叶杨种名:欧洲大叶杨学名:PopuluscandicansAiton别名:科:杨柳科属:杨属产地分布:我国新疆栽培。欧、亚、美及大洋洲。形态特征:乔木。枝粗壮而开展,树冠宽阔;小枝圆筒形,栗色,有绒毛。芽
-
金山棕
形态特征植株秀丽,叶裂片细而匀称。茎丛生,高1-1.5米,叶扇形,长18-25厘米,掌状深裂,裂片25-35片,狭线形,劲直伸展,边缘有小齿,两侧及中间1片最宽,宽1.5-2.2厘米,有2条纵向平形脉,其余裂片有1条纵向叶脉;叶柄边缘稍锐利,有淡黄色密绒毛。果椭圆形,长约1厘
-
粗茎棱子芹
产地分布产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青海东南部以及甘肃南部。生于海拔3000—4500米的山坡草地。模式标本采自四川西部。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10—40厘米。根粗壮,下部有分枝,颈部发育,围以残留叶鞘。茎直立,不分枝或上部有分枝,圆柱状,淡紫色,
-
毛鱼藤
形态特征粗壮攀援状灌木,高7-10米。嫩枝密被棕褐色毛,老枝无毛,散生棕褐色皮孔。羽状复叶长20-35毫米;叶柄、叶轴上面有槽沟,密被棕褐色柔毛;小叶4-6对,厚纸质,长椭圆形、倒卵状长椭圆形至倒披针形,长6-15厘米,宽2-4厘米,先端短渐尖,钝头,基部楔形或宽楔形,上面无
-
小光山柳
产地分布:产云南西部。形态特征:灌木,高约1米。小枝淡黄绿色,当年生枝绿色,无毛。叶椭圆形,长4-8厘米,宽2.5-3.5厘米,先端急尖至钝,基部圆形,上面绿色,下面有白粉,侧脉11-13对,两面无毛,边缘有不明显的浅腺锯齿;叶柄紫色,长6-10毫米,
-
棘茎楤木
棘茎楤木基本信息学名AraliaechinocaulisHand.-Mazz.别名鸟不企(广州植物志)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
-
巴塘蝇子草
产地分布四川、西藏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暂无
-
黄条早竹
种名:黄条早竹学名:PhyllostachyspraecoxChuetChaocv.NotataS.Y.ChenetC.Y.Yao别名:科:禾本科属:刚竹属产地分布:产浙江。形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