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叶粗筒苣苔
小叶粗筒苣苔的相关资料,来自于网络内容整理而来,更多植物信息,尽在花探网。
- 类型
- 草本类
与小叶粗筒苣苔相似植物
小叶粗筒苣苔基本信息
学名BriggsiaparvifoliaK.Y.Pan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
管状花目Tubiflorae
苦苣苔科Gesneriaceae
长蒴苣苔族Trib.Didymocarpeae
粗筒苣苔属Briggsia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叶全部基生,具长柄;叶片椭圆形,长1-2厘米,宽0.7-1.2厘米,顶端圆形,基部楔形,边缘具锯齿,两面密被淡褐色贴伏柔毛,下面脉微凹陷,侧脉每边4-5条;叶柄长0.7-2.4厘米,被淡褐色长柔毛。聚伞花序,2条,仅1花发育;花序梗长5-6.5厘米,被开展的锈色长柔毛;苞片2,线形,长1-1.3毫米,疏被锈色柔毛;花梗长0.7-2厘米,被锈色长柔毛。花萼5裂至基部,裂片长圆形,长2.5-3毫米,宽0.8毫米,顶端钝,全缘,被锈色长柔毛。花冠粗筒状,下方肿胀,长2-2.6厘米,直径0.7-1厘米,外面被腺状柔毛,内面下唇一侧具两条斑纹;筒长约2.1厘米;上唇长1.5毫米,微2裂,裂片长约1毫米,下唇长约5毫米,3裂至中部,裂片近圆形,长约3毫米。上雄蕊长1.4厘米,着生于距花冠基部1毫米处,下雄蕊长1.7厘米,着生于距花冠基部0.4毫米处,花丝被腺状短柔毛;退化雄蕊长1毫米,着生于花冠基部。花盘环状,高约0.5毫米。雌蕊被腺状短柔毛,长1.1厘米,子房线状长圆形,长0.9厘米,花柱长1.5毫米,柱头2,长0.5毫米。蒴果未见。
产地分布
产贵州。模式标本可能采自平伐。
相似物种
本种与紫花粗筒苣苔B.elegantissima(Levl.etVan.)Craib相近缘,但植株低矮,花小,长2-2.6厘米,直径0.7-1厘米,檐部短,上唇长1.5毫米,微2裂,下唇长约5毫米,叶较小,长1-2厘米,宽0.7-1.2厘米,叶柄稍长于叶片,易与后者区别。
-
尖齿石笔木
尖齿石笔木种名:尖齿石笔木学名:TutcheriaacutiserrataChang别名:科:山茶科属:石笔木属产地分布:滇形态特征:小乔木,高5米,嫩枝有茸毛。叶革质,长圆形,长6
-
华南爵床
形态特征草本。叶表面散布粗大、通常横列的钟乳体。花无梗,组成顶生穗状花序;苞片交互对生,每苞片中有花1朵;小苞片和萼裂片与苞片相似,均被缘毛;花萼不等大5裂或等大4裂,后裂片小或消失;花冠短,2唇形,上唇平展,浅2裂,具花柱槽,槽的2缘被缘毛,下唇有隆起的喉凸,裂片覆瓦状排列
-
小五彩苏
别名小洋紫苏、金耳环、盆上金耳环、五色草、假紫苏、洋紫苏、金钱炮。入药部位全草。性味味苦,性凉。归经归脾经。功效清热解毒。主治
-
大果飞蛾藤
产地分布暂无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暂无
-
半琴叶风毛菊
半琴叶风毛菊基础信息学名Saussureasemilyrata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桔梗目Campanulales菊科Compo
-
独龙凤仙花
独龙凤仙花基本信息学名ImpatienstaronensisHand.-Mazz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无患子目Sapindales
-
舟果荠
学名TauscherialasiocarpaFisch.exDC.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罂粟目Rhoeadales白花菜亚目Cap
-
小花小檗
小花小檗产地分布:产于云南、四川、西藏形态特征:落叶灌木,高约1-1.5米。枝淡黄色,无毛,具条棱,散生黑色疣点,幼枝暗紫色,初时被柔毛,后变光滑;茎刺细弱,三分叉,长4-12毫米。叶厚纸质或近革质,狭倒卵形或狭倒披针形,长10-20毫米,宽2.5-4毫米,先端急尖
-
胖苦竹
形态特征与原变种的主要区别在于箨鞘较硬,全部无毛或其基部近无毛,绿色有油光,先端急尖,而鞘中部则疏松包竿而较胖起,箨耳小,长椭圆状,横卧在箨鞘两肩,边缘有整齐的粗短直立缝毛,箨片先端钝圆等特征。地下茎有时呈单轴型,有时亦可部分短缩呈复轴型。竿小型至大型,散生或少数种类可丛生成群,
-
紫筒草
基本信息学名Stenosoleniumsaxatile(Pall.)Turcz.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管状花目Tubiflor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