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豆兰
石豆兰的相关资料,来自于网络内容整理而来,更多植物信息,尽在花探网。
- 拉丁名
- Zinnia peruviana
- 别名
- 山菊花,疏花百日草,疏花百日菊,五色梅野菊花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木兰纲
- 亚纲
- 菊亚纲
- 目
- 菊目
- 科
- 菊科
- 种
- 多花百日菊
- 亚科
- 紫菀亚科
- 族
- 向日葵族
- 属
- 百日菊属
- 类型
- 草本类
与石豆兰相似植物
石豆兰石豆兰,学名BulbophyllurnradiatumLindl.兰科石豆兰属,多年生常绿匍匐小草本。异名:石豆、岩豆,石枣、石米、金枣,独叶岩珠、鸭舌兰、岩板楂、青龙珠、线岩珠。
形态特征
多年生常绿匍匐小草本。气生根须状,白色。蒴果卵形。根茎纤细,横生,具节,节上着生假鳞茎,绿色,小形,卵圆状,具棱。每个假鳞茎顶部生叶1片,狭椭圆形或椭圆形,长1.5~3厘米,先端微缺,中脉凹下,全缘。伞形花序由假鳞茎基部抽出,具细总梗,有花4~6朵;花淡黄色。花期6~8月。
分布情况
岩石阴湿处,也附生于树干上。分布陕西、浙江、福建、四川、贵州等地。
药用价值
祛风除湿,消肿止痛,凉血活血。治高热惊风,风湿痹痛,四肢麻木,关节肿痛,痈肿,咽痛,跌打损伤。
-
多花早熟禾
形态特征:多年生,具根状茎,疏丛型。秆直立,高40-60厘米,顶节位于秆的中部以上。叶鞘平滑无毛;叶舌钝圆,长约2毫米;叶片扁平或边缘内卷,宽2-6毫米,上面粗糙。圆锥花序较紧缩,长椭圆形,长5-20厘米;小穗卵形,含7-9小花,长7-9,米;颖先端尖,边缘膜质,具3(5)脉,第
-
薄斗青冈
学名:CyclobalanopsistenuicupulaY.C.HsuetH.W.Jen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山毛榉目Fagales
-
花卉
花卉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意义:狭义的花卉是指有观赏价值的草本植物,如凤仙、菊花、一串红、鸡冠花等;广义的花卉除有观赏价值的草本植物外,还包括草本或木本的地被植物、花灌木、开花乔木以及盆景等,如麦冬类、景天类、丛生福禄考等地被植物,梅花、桃花、月季、山茶等乔木及花灌木等等。另外,分布于南方地区的高大
-
波叶新木姜子
学名Neolitseaundulatifolia(Levl.)Allen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毛茛目Ranales樟科Laurac
-
高钙菜
形态特征高钙菜属景天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株高25—50厘米,具有耐寒(-30℃可安全过冬)、耐旱(单株离土15天栽植仍可成活)、耐阴(在落叶果树下能良好生长)等特点,病虫害少,基本上不用喷药,无农药污染。根如人参,茎象蒜苔,叶似柳树叶。丛生,分蘖力强,肉质根肥大;叶匙形,对
-
厚粉茶竿竹
种名:厚粉茶竿竹学名:Pseudosasaamabilis(McClure)Kengf.var.farinosaC.S.ChaoexS.L.Chen.etG.Y.Sheng别名:科:竹亚科属:矢竹属产地分布:产
-
莱菔叶千里光
莱菔叶千里光基本信息学名SenecioraphanifoliusWall.exDC.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桔梗目Campanulales
-
吐鲁番锦鸡儿
形态特征灌木,高80-100毫米,多分枝。老枝黄褐色,有光泽,小枝多针刺,淡褐色,无毛。具白色木栓质条棱。叶轴及托叶在长枝者硬化成针刺,宿存;假掌状复叶有4片小叶;托叶的针刺长4-7毫米,叶轴的针刺长7-13毫米,有时小枝顶端常无小叶,仅有密生针刺,短枝上叶轴脱落或宿存,小叶
-
醉翁榆
醉翁榆是中国特有种。因仅分布于安徽琅琊山醉翁亭附近而得名。生于海拔100m以下的山麓落叶阔叶林中或溪沟旁。国家三级保护濒危种。落叶乔木花先叶开放,生去年生枝条叶腋,成簇生状聚伞花序,具短梗,花钟形,密被绣色毛。翅果圆形或近圆形,长2.2-2.7厘米,被柔毛,先端具封闭的凹缺,果核位于翅果中部。
-
阔叶木藓
产地分布暂无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