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头草
瓶头草的相关资料,来自于网络内容整理而来,更多植物信息,尽在花探网。
- 拉丁名
- Zanonia indica Linn.
- 别名
- 山菊花,疏花百日草,疏花百日菊,五色梅野菊花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木兰纲
- 亚纲
- 菊亚纲
- 目
- 菊目
- 科
- 葫芦科
- 种
- 翅子瓜
- 亚科
- 紫菀亚科
- 族
- 向日葵族
- 属
- 翅子瓜属
- 类型
- 草本类
与瓶头草相似植物
瓶头草瓶头草,拉丁学名Lagenophorastipitata(Labill.)Druce.又名:瓶头菊。菊科,紫菀族,双子叶植物纲,矮小一年生草本。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
桔梗目Campanulales
菊科Compositae
管状花亚科Carduoideae
紫菀族Trib.Astereae
瓶头草属Lagenophora
形态特征
矮小一年生草本,高3.5-12厘米。根生叶莲座状,花期生存,倒卵状或宽匙形,长1.2-3厘米,宽0.7-1.3厘米,顶端浑圆或钝,基部楔形渐窄,或形成极短的柄,边缘有浅波状锯齿,齿端有短尖头,两面被稀疏的短柔毛;葶叶少数,1-2枚,极小,长1-1.5毫米,线形,苞叶状。头状花序小,直径4-7(9)毫米,枝端。总苞半球形,长2.5毫米,宽3-5毫米;总苞片3-4层,顶端急尖,边缘膜质,外层苞片披针形,长约1毫米,中层苞片倒披针形或长椭圆形,长约2毫米,顶端染紫色,最内层苞片线形,边缘宽膜质。小花管部外面被腺状乳突;雌花3-4层,舌片长1.5-2.5毫米,宽约0.5毫米,淡紫色,顶端全缘,无齿裂,花期反拆,有极短的管部;两性花短钟状,长1.5毫米,顶端有4-5齿。瘦果倒披针状,长2.5-3.5毫米,极扁,被多数腺点。花果期:9月。
产地分布
产于我国广东、广西、福建、台湾以及云南。生长于山坡草地。此外在印度、中南半岛、爪哇、巽他群岛以及澳大利亚均有分布。
-
劳丹早熟禾
形态特征:多年生,密丛型。秆直立,高10-15厘米,具短根状茎,基部为老鞘包藏,平滑无毛。叶舌钝,长约1毫米;叶片多数聚集秆基,扁平或内卷,长约16厘米,宽1-1.5毫米,先端钝。圆锥花序紧缩,长3-5厘米,具长约2厘米的分枝;分枝下部裸露,纤细;小穗含3-4小花,长4-5(-6
-
蛛毛喜鹊苣苔
蛛毛喜鹊苣苔基本信息学名Ornithoboeaarachnoidea(Diels)Craib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管状花目Tubiflorae
-
异齿冬青
形态特征常绿乔木,高可达10米;小枝圆柱形,具纵棱及槽,密被黄褐色短柔毛,无皮孔,具突起的半圆形叶痕;顶芽狭圆锥形,渐尖,芽鳞密被短柔毛。叶生于1~3年生枝上,叶片革质,长圆状椭圆形或披针形,长4~10厘米,宽1.5~2.5(~3)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或钝,边缘具大小与距
-
美丽马先蒿
产地分布国内分布:西藏南部(亚东春丕谷与帕里西南)以西地区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
-
多育星宿菜
多育星宿菜基本信息学名LysimachiaproliferaKlatt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报春花目Primulales报春花科
-
紫脉滇芎
形态特征光滑,多年生草本,高35—50厘米。茎茎直立,有分枝,表面有时略呈暗紫色。叶基部覆盖纤维状的叶鞘。下部的茎生叶柄长5.5—9厘米,约1/2—1/3处有阔膜质的叶鞘,叶鞘抱茎。有时略带暗紫色;叶片轮廓三角形或阔卵状
-
宿苞山矾
种名:宿苞山矾学名:SymplocospersistensHuangetY.F.Wu别名:科:山矾科属:山矾属产地分布:云南南部
-
错那多榔菊
基本信息错那多榔菊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桔梗目Campanulales菊科Compositae管状花亚科Carduoideae
-
乙女心
乙女心景天科景天属的多肉植物,原产墨西哥,灌木状肉质植物。株高30厘米,株幅20厘米。叶片族生于茎顶,圆柱状,淡绿色或淡灰蓝色,叶先端具红色,叶长3~4厘米。花小,黄色,花期春季。形态特征:叶片密集排列在枝干的顶端。叶片肥厚,叶色翠绿至粉红,新叶色浅、老叶色深,长圆
-
水果蓝
种名:水果蓝学名:Teucriumfruitcans别名:灌从石蚕科:唇形科属:石蚕属产地分布:原产于地中海地区及西班牙。形态特征:水果蓝为香料植物,属常绿小灌木,高可达1.8米。叶对生,卵圆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