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膜草
五膜草的相关资料,来自于网络内容整理而来,更多植物信息,尽在花探网。
- 拉丁名
- Zanonia indica Linn.
- 别名
- 山菊花,疏花百日草,疏花百日菊,五色梅野菊花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木兰纲
- 亚纲
- 菊亚纲
- 目
- 菊目
- 科
- 葫芦科
- 种
- 翅子瓜
- 亚科
- 紫菀亚科
- 族
- 向日葵族
- 属
- 翅子瓜属
- 类型
- 草本类
与五膜草相似植物
基本信息
五膜草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
桔梗目Campanulales
桔梗科Campanulaceae
五膜草亚科Pentaphragmatoideae
五膜草属Pentaphragma
形态特征
多年生肉质草本,植物体在茎的幼嫩部分、叶柄、叶背面及花序轴、苞片、花梗、花萼上均被腺毛,并混生有星状毛。根状茎长而粗壮,多少木质化,长可达30厘米,直径1厘米余,须根直径达3毫米。茎短粗。叶生于茎的一侧,叶柄长3-10厘米,叶片卵形,各处均不对称,主脉呈弧状,偏向一侧,长10-20厘米,宽5-12厘米,全缘或有不明显瘤状齿。花序1-2支生叶腋,强烈卷曲,具2-4厘米长的总梗。苞片卵形,腋内生两朵花;花梗长1-2毫米;花萼筒部钟状,裂片长6毫米,宽的为广椭圆形,宽3.5毫米,窄的为狭矩圆形,宽2毫米;花冠白色,长6-7毫米,深裂过半,裂片长椭圆形;雄蕊贴生于花冠筒下部,药隔超出药室,药室长椭圆状,近于侧向地纵裂;花柱短,柱头圆锥状,几乎平滑。蒴果倒卵状,长9毫米。种子卵状,黄色,有明显的网状纹饰,长0.3毫米。花果期5-11月。
产地分布
产云南东南部(河口、屏边、西双版纳)。越南北部也有。生于林下及沟边潮湿处。模式标本采自越南北部(老街)。
-
药用野生稻
药用野生稻,多年生草本,高1.5-3m,8-15节。叶鞘长达40cm,叶片线状披针形,长30-80cm,宽2-3cm。内稃有疣基硬毛。分布于广西、广东、海南、生于海拔400-1000m处的丘陵山地、坡下冲积地和沟边。印度、锡金、中南半岛也有分布。是染色体组为CC型的二倍体植物。存在与栽培稻的基
-
金钱槭
金钱槭基本信息学名DipteroniasinensisOliv别名双轮果(甘肃)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无患子目Sap
-
卵叶猫乳
卵叶猫乳基本信息学名RhamnellawilsoniiSchneid别名小叶猫乳(中国高等植物图鉴)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
-
芡欧鼠尾草
形态特征芡欧鼠尾草是一年生草本植物,高1到1.5米,枝干呈四边形、有分枝,长有短小的白色绒毛。叶子相互背离生长,叶柄最长可达40毫米。叶片上覆盖着非常短的白色绒毛,叶缘呈锯齿状,叶长80到100毫米,宽40到60毫米。花朵成簇生长在枝条末端或叶腋处的花穗上,由尖端长且锋利的花
-
察龙无心菜
产地分布四川西部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暂无
-
小花鼠刺
小花鼠刺(学名:Iteaparviflora)为虎耳草科鼠刺属下的一个种。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全株平滑,叶纸质,互生,全缘或具有小锯齿。表面深绿色,背面苍白色。花序总状腋出,花白色,密生,花梗基部有尖形苞片,叶缘的锯齿会刺伤动物,使动物不敢靠近,具保护植株本身安全的作用。它一个同属兄弟[鼠剌)尖
-
瑶山稀子蕨
形态特征植株高30厘米。叶簇生,直立,柄长12厘米,粗约1.5毫米,淡绿色,通体密生锈色腺毛;叶片长约20厘米,宽8-12厘米,狭长圆形,渐尖头,三回羽状;羽片约15对,开展,互生,有短柄(长2毫米),相距约2厘米,密接,基部一对和上方的几对同大,长6-7厘米,宽2厘米,披针
-
须弥紫菀
须弥紫菀基本信息学名AsterhimalaicusC.B.Clarke.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桔梗目Campanulales菊科
-
腺冠醉鱼草
腺冠醉鱼草基本信息学名BuddlejaadenanthaDiels别名暗蓝花醉鱼草(云南植物志)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捩花目Co
-
糙叶白绒草
形态特征直立草本,高可达1米,通常在0.5米左右。根茎短,木质,多须根。茎钝四棱形,被贴生绒毛状长柔毛。叶纸质,卵圆形,长1.5—4厘米,宽1—2.3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宽楔形至心形,边缘有具微尖头的钝锯齿,两面均密被柔毛状绒毛;叶柄短,长不及1厘米,上部的叶近无柄,密被绒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