苓菊
苓菊的相关资料,来自于网络内容整理而来,更多植物信息,尽在花探网。
- 类型
- 草本类
与苓菊相似植物
基本信息
苓菊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
桔梗目Campanulales
菊科Compositae
管状花亚科Carduoideae
菜蓟族Cynareae
飞廉亚族Carduinae
苓菊属Jurinea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约35厘米。茎直立,不分枝或有少数长分枝,全部茎枝被卷毛。基生叶多数,全形长椭圆形或倒披针形,长2-4厘米,宽1.5-2厘米,羽状深裂,有长1-2厘米的叶柄;侧裂片3-4对,中部侧裂片或上部侧裂片较大,向上或向下的侧裂片渐小,全部侧裂片长椭圆形、披针形或长三角形,边缘少锯齿或浅波状;茎叶少数,下部茎叶与基生叶同形并等样分裂,上部茎叶不裂,线形或钻形。全部茎叶质地坚硬,两面异色,上面绿色或浅灰绿色,无毛或有稀疏蛛丝毛,下面灰白色,被薄绒毛,叶及叶裂片边缘反卷。头状花序单生茎顶或茎枝顶端,植株头状花序少数,花序枝或花葶长,几无叶。总苞碗状,直径1.5-2厘米。全部总苞片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直立,紧贴,顶端渐尖,不向外反折,外面无毛或有稀疏蛛丝毛。小花紫色,花冠长1.5厘米,外面有稀疏黄色小腺点,细管部长5毫米,檐部长10毫米。瘦果倒圆锥形,长6毫米,宽2毫米,上部有刺瘤,刺瘤顶端分叉,成2-3个针刺,顶端有齿状果缘。冠毛多层,有2根超长的冠毛刚毛,长达9毫米;全部冠毛刚毛短羽毛状或糙毛状,基部连合成环,整体脱落。花果期7月。
产地分布
新疆天山(昭苏)。生于山地草原,海拔1900米。天山西部及苏联巴尔哈什地区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苏联中亚。
本种提示
根据苏联植物志(27卷687页)记载,这个种的冠毛刚毛为羽毛状,羽枝长为羽轴宽的3-4倍;但是,我们的标本有异,冠毛刚毛短羽毛状,羽枝之长等于羽轴之宽。看来,这个种的冠毛刚毛是有羽毛状、短羽毛或糙毛状等诸等变化的。
-
类三脉梅花草
形态特征矮小草本,高8-10厘米,柔弱。根状茎块状,其下生出多数丝状根,其上有褐色膜质鳞片。基生叶2-4,具柄;叶片肾形或卵状心形,长4-7毫米,宽3-5毫米,先端圆钝,基部心形,边全缘,有一圈窄膜,上面褐绿色,下面淡绿色,有紫褐色小斑点,具(3-)5条明显脉;叶柄长7-9毫
-
云南厚皮香
基本信息所属卷:TernstroemiaMutisexLinn.f.所属科:Theaceae中文名:云南厚皮香文献来源:TernstroemiayunnanensisL.K.Ling(1983),nom.nud.形态特征
-
西藏越桔
基本信息学名Vacciniumretusum(Griff.)Hook.f.exC.B.Clarke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杜鹃花目Ericale
-
卵叶报春
卵叶报春基本信息学名PrimulaovalifoliaFranch.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报春花目Primulales报春花科P
-
薄叶柃
形态特征叶薄革质,长圆形、长圆状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2.5-3.5厘米,宽1-1.5厘米,顶端渐尖或钝尖,尖头钝,基部楔形,边缘有钝锯齿,上面深绿色,略有光泽,无毛,下面淡绿色,无毛或初时沿中脉疏被柔毛,中脉在上面稍凹下,下面凸起,侧脉5-7对,在上面不明显,下面稍明显;
-
梅氏马先蒿
梅氏马先蒿种名:梅氏马先蒿学名:PedicularismaireiBonati别名:科:玄参科属:马先蒿属产地分布:国内分布:云南东北部。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达60厘米以上,干时变为浓黑色,坚挺,无毛或近于
-
匍地秋海棠
基本信息学名BegoniaruboidesC.M.Hu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侧膜胎座目Parietales山茶亚目T
-
蓝盆花
形态特征花序头状,花淡紫色。花期4~5月。高山山萝卜为多年生草本,属于阳性植物,茎直立,性喜近锋顶的岩屑地或岩原上;对土壤需求性不高,但需要长时间的阳光照射,以东南、西南及南向的山坡地最适宜;根甚长,呈棒状,高10~20公分。叶对生,半抱茎,基生叶线状披针形,羽状浅裂至撕裂,
-
阿里山榆
学名:UlmusuyematsuiHayata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荨麻目Urticales榆科Ulmaceae榆属
-
光萼党参
产地分布产四川西北部、西藏东南部(波密、林芝)。形态特征侧枝较短,长至15厘米。叶片长宽至7.5×4厘米。花萼无毛。生长习惯生于海拔2800-3200米间的山地林下及灌丛中。繁殖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