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茎蓼
卷茎蓼的相关资料,来自于网络内容整理而来,更多植物信息,尽在花探网。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科
- 菊科
- 种
- 雏菊
- 类型
- 草本类
与卷茎蓼相似植物
卷茎蓼(PolyoonamconvolvusL.),俗称荞麦蔓,一年生蔓状草本,花淡绿色,属蓼科一年生杂草。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卷茎蓼
拉丁学名:Fallopiaconvolvulus(L.)A.Love
界:植物界科:蓼科
属:蔓蓼属
种:卷茎蓼
卷茎蓼1基本信息
卷茎蓼Fallopiaconvolvulus(L.)Love
来源:中国植物志第25(1)卷||蓼科POLYGONACEAE||蓼亚科Subfam.POLYGONOIDEAE||蓼族Trib.POLYGONEAE||何首乌属FallopiaAdans.||卷茎蓼Fallopiaconvolvulus(L.)Love
1.卷茎蓼卷旋蓼图版23:1-2
Fallopiaconvolvulus(L.)A.LoveinTaxon19(2):300.1970.——PolygonumconvolvulusL.Sp.Pl.364.1753;Stew.inContr.GrayHerb.88:93.1930;KunginFl.Ill.N.Chine5:49.pl.20.1936;东北草本植物志2:64.图59.1959.——Bilderdykiaconvolvulus(L.)Dumort.Fl.Belg.Prodr.18.1827.
2植物形态
卷茎蓼,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缠绕,长1-1.5米,具纵棱,自基部分枝,具小突起。叶卵形或心形,长2-6厘米,宽1.5-4厘米,顶端渐尖,基部心形,两面无毛,下面沿叶脉具小突起,边缘全缘,具小突起;叶柄长1.5-5厘米,沿棱具小突起;托叶鞘膜质,长3-4毫米,偏斜,无缘毛。花序总状,腋生或顶生,花稀疏,下部间断,有时成花簇,生于叶腋;苞片长卵形,顶端尖,每苞具2-4花;花梗细弱,比苞片长,中上部具关节;花被5深裂,淡绿色,边缘白色,花被片长椭圆形,外面3片背部具龙骨状突起或狭翅,被小突起;果时稍增大,雄蕊8,比花被短;花柱3,极短,柱头头状。瘦果椭圆形,具3棱,长3-3.5毫米,黑色,密被小颗粒,无光泽,包于宿存花被内。花期5-8月,果期6-9月。
3产地分布
卷茎蓼,产中国大陆东北、华北、西北、山东、江苏北部、安徽、台湾、湖北西部、四川、贵州、云南及西藏自治区。生山坡草地、山谷灌丛、沟边湿地,海拔100-3500米。日本、朝鲜、蒙古、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高加索、俄罗斯(西伯利亚、远东)、印度、欧洲、非洲北部及美洲北部。
-
山薄荷
基本资料/山薄荷出处:出自《吉林中草药》拼音名:ShānBòHe英文名:all-grassofMoldavicaDragonhead拉丁植物名:DracocephalummoldavicumL.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
-
三裂蛇葡萄
产地分布产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形态特征木质藤本,小枝圆柱形,有纵棱纹,疏生短柔毛,以后脱落。卷须2-3叉分枝,相隔2节间断与叶对生。叶为3小叶,中央小叶披针形或椭圆披针形,长5-13厘米,宽2-4厘米,顶端渐尖,基部近圆形
-
台湾无柱兰
种名:台湾无柱兰学名:AmitostigmaalpestreFukuyama别名:科:兰科属:无柱兰属产地分布:产于台湾中部山区。生于海拔2500--3300米的高山草地或山坡石壁缝隙内。模式标本采自台湾(南湖大山)。
-
矮蓝刺头
矮蓝刺头(学名:Echinopshumilis)为菊科蓝刺头属的植物。叶互生。头状花序仅含有1个小花,多数头状花序在茎枝顶端排成球形复头状花序,外围有1-2层苞叶,苞叶极小,通常刚毛状,成叶状而包围头状花序。每个头状花序的基部有多数刚毛状的扁平基毛;总苞片位于基毛与小花之间,多层,多数,覆瓦状
-
掌叶海金沙
形态特征植株高攀达6米。羽片多数,相距约11-23厘米,对生于叶轴的短距上,向两侧平展,距端有一丛红棕色短柔毛。羽片二型;不育羽片柄长2.5厘米,两侧有狭边,一般生于叶轴下部,掌状深裂几达基部,基部近平截或阔楔形,裂片6个,阔披针形,长10-15厘米左右,宽2-2.3厘米,先
-
西藏野豌豆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10-250厘米。茎有分枝,具棱、被微柔毛或近无毛。偶数羽状复叶,长4-7厘米,顶端卷须有2-3分支;托叶三角形,具3-5齿;小叶3-6对,互生、厚纸质,长圆形,长1.2-1.8厘米,宽0.4-0.6厘米,先端圆,具短尖头,基部圆,渐尖,叶脉密致,两面凸
-
鳞瓦韦
形态特征:植株高10-20厘米。根状茎横走,密被披针形鳞片;鳞片中部褐色,不透明,边缘1-2行网眼淡棕色,透明,具锯齿。叶略近生;叶柄长2-3厘米,禾秆色,粗壮;叶片披针形到卵状披针形,中部或近下部1/3处为最宽,约1.5-3.5厘米,长8-18厘米,渐尖头,向基部渐变狭并下延,
-
短柱头菟丝子
产地分布产云南大理。分布印度北部、东部,锡金,缅甸,印度洋中之岛屿(毛里求斯)。形态特征花较小(约长6毫米),花冠裂片相当于花冠管长的1/3或1/2;花药较短且无柄着生于花冠弯缺处;柱头短,圆锥状,近于无柄,多少直立。生长习惯
-
剑叶盾蕨
形态特征:植株高30-70厘米。根状茎极长而横走。叶疏生;叶柄长20-30厘米;叶片通常单一,披针形至阔披针形,长20-50厘米,宽4-6厘米,中部最宽,基部向下渐变狭,沿叶柄长下延。侧脉明显,广开展至略斜展。孢子囊群圆形,中等大,在主脉两侧排成不规则的1-3行,如为一行,则靠近
-
线囊群瓦韦
形态特征:植株高约15厘米。根状茎细长横走,密被披针形鳞片。叶近生;叶柄长约3厘米,深禾秆色;叶片线状披针形,中部最宽仅2-6毫米,向两端渐变狭,顶端长尾状,基部下延,长15-23厘米,干后淡棕色,纸质,两面均光滑无毛。主脉上下均隆起,小脉不见。孢子囊群线形,从中部以上连续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