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钩吻兰
锚钩吻兰的相关资料,来自于网络内容整理而来,更多植物信息,尽在花探网。
- 拉丁名
- Alpinia formosana K. Schum.
- 别名
- 台湾月桃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单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原始花被亚纲
- 目
- 芭蕉目
- 科
- 姜科
- 种
- 美山姜
- 亚科
- 姜亚科
- 族
- 姜族
- 属
- 山姜属
- 类型
- 草本类
与锚钩吻兰相似植物
锚钩吻兰种名:锚钩吻兰学名:Collabiumassamicum(Hook.f.)Seidenf.
别名:
科:兰科属:吻兰属
产地分布:
产广西东部(平南、金秀、荔浦)和西藏东南部(墨脱)。生于海拔达1600米的山谷岩石阴湿处或林下。也分布于印度东北部和越南。模式标本采自印度东北部(阿萨姆)。
形态特征:
假鳞茎在根状茎上彼此相距1--2厘米,圆柱形,长4--6厘米,粗7—12毫米,基部稍扩大,被膜质筒状鞘,顶生1枚叶。叶纸质,椭圆形,长20—36厘米,宽5—12.5厘米,先端短渐尖,基部收狭为长9—10厘米的柄,具5条脉。花葶长达1米余,无毛,被4—5枚长3—5厘米的鞘;总状花序长达21厘米,具多数疏离的花;花苞片狭披针形,长1.2—1.5厘米;花梗和子房纤细,长2—2.5厘米;花白色;中萼片狭长圆形,长1.4—1.8厘米,宽3毫米,先端稍钝,具不明显的脉;侧萼片镰刀状长圆形,等长于中萼片而稍宽,先端钝,基部贴生在蕊柱足上,具不明显的3条脉;萼囊距状,长约4毫米;花瓣相似于侧萼片而较狭;唇瓣倒卵状楔形,长约l厘米,3裂;侧裂片近卵形,先端钝,摊平后两侧裂片先端之间相距约1厘米;中裂片倒卵形,凹陷,先端近截形,宽5—7毫米;唇盘上具3条褶片,中央l条较短;蕊柱长1厘米,只明显的蕊柱足;蕊柱翅在蕊柱中部两侧各具1枚倒齿状的臂。花期4月。
-
紫花杜鹃
紫花杜鹃基本信息学名RhododendronamesiaeRehd.etWils.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杜鹃花目Ericales
-
短柄瓦韦
形态特征:植株高10-25厘米。根状茎横走,密被鳞片;鳞片披针形,中部网眼小,壁加厚,近长方形,褐色,往外渐变为淡棕色,网眼则为短方形,边缘几无色,全透明,呈齿蚀状,短渐尖头,基部阔卵形。叶远生;叶柄长0.5-1.5厘米,近褐色,坚硬,光滑;叶片狭长披针形,长20-25厘米,中部
-
海南牛奶菜
海南牛奶菜基本信息学名MarsdeniahainanensisTsiang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捩花目Contortae萝藦科A
-
通脉丹
通脉丹基本信息学名TylophoramollissimaWight别名三白根(广西靖西);大白前(广西马山);绵毛娃儿藤(通称)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
-
疏齿茶
种名:疏齿茶学名:CamelliaremotiserrataChangetWang别名:科:山茶科属:山茶属
-
长苞谷精草
形态特征草本。叶丛生,线形,长(4-)6-10(-13)厘米,中部宽(1-)1.3-1.5毫米,半透明,横格不明显,脉3-7(-11)条。花葶约10个,长10-20(-30)厘米,直径0.3-0.6毫米,具3-4(-5)棱;鞘状苞片长3-5(-7)厘米,口部膜质,斜裂;花序熟
-
波叶大黄
学名:RheumundulatumL.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蓼目Polygonales蓼科Polygonaceae酸
-
矮小扁枝石松
形态特征小型至中型土生植物,主茎匍匐状,长40-70厘米。侧枝近直立,高5-7厘米,多回不等位二叉分枝,小枝连叶圆柱状,无背腹之分。叶螺旋状排列,密集,叶线状披针形至披针形,长2-4毫米,宽0.6-1.0毫米,不紧贴小枝,无柄,先端渐尖,略内弯,边缘全缘,草质。孢子囊穗单生于
-
漂筏薹草
种名:漂筏薹草学名:Carexpseudo-curaicaFr.Schmidt别名:科:莎草科属:薹草属漂筏薹草产地分布:国内分布:产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国外分布:分布于俄罗斯(远东地区、东西伯利亚)、朝鲜、日本。漂筏薹草(学名:Car
-
毛足假木贼
学名:Anabasiseriopoda(Schrenk)Benth.exVolkens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中央种子目Centrosperm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