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植物 > 草本植物 > 马来阴石蕨

马来阴石蕨

编辑:冀传红发布时间:2021-02-17 10:13:27

马来阴石蕨的相关资料,来自于网络内容整理而来,更多植物信息,尽在花探网。

拉丁名
 Viola phalacrocarpa Maxim.
别名
白果堇菜、秃果堇菜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
侧膜胎座目
堇菜科
毛瓣山姜
亚科
姜亚科
姜族
堇菜属
类型
草本类

与马来阴石蕨相似植物

种名:马来阴石蕨

学名:Humatapectinata(Sm.)Desv.

别名:

科:骨碎补科属:阴石蕨属

产地分布:

国内分布:产台湾(台东、兰屿)。国外分布:也分布于东南亚至密克罗尼西亚。

形态特征:

植株高13-19厘米。根状茎长而横走,粗约2毫米,密被伏生的鳞片;鳞片披针形,长约5毫米,宽约1毫米,渐尖头,黑褐色,边缘色较浅。叶远生;柄长6-8厘米,粗约1毫米,褐棕色,上面有纵沟,与叶轴均略被与根状茎上相同的鳞片;叶片卵状披针形或阔披针形,长8-12厘米,宽3.5-5厘米,先端渐尖并为波状,基部圆形,下部为一回羽状,向上为深羽裂几达叶轴;羽片15-20对,线状披针形,中部羽片长1.7-2.5厘米,宽5-6毫米,向上弯弓,圆头或急尖头,基部与叶轴合生,全缘,基部一对羽片与中部的等长或有时略较短,基部两侧或仅下侧分离,无柄,下侧边缘有时有数片椭圆形的小裂片(基部一片往往特大)。主脉上面隆起,圆形,下面平坦,侧脉上面不见,下面明显,黑褐色,二回二叉,少数为三回二叉,小脉直达叶边。叶革质,无毛,叶轴及叶下面于幼时疏被纤维状小鳞片。孢子囊群生于羽片的上半部,靠近叶边;囊群盖半圆形,宽约1毫米,褐色,全缘,质厚,基部着生。

相关植物
  • 筇竹

    种名:筇竹学名:QiongzhueatumidinodaHsuehetYi别名:科:禾本科属:筇竹属产地分布:本种自然分布于四川宜宾地区和云南昭通地区,即云贵高原东北缘向四川盆地过渡的亚高山地带。形态特征:

  • 华南鳞盖蕨

    形态特征根状茎横走,灰棕色,密被灰棕色透明节状长茸毛。叶远生,柄长30-40厘米,基部粗2.5-4毫米,棕禾秆色或棕黄色,除基部外无毛,略粗糙,稍有光泽。叶片长50-60厘米,中部宽25-30厘米,先端渐尖,卵状长圆形,三回羽状深裂,羽片10-16对,互生,柄短(长3毫米),

  • 琼中山矾

    种名:琼中山矾学名:SymplocosmaclureiMerr.别名:科:山矾科属:山矾属产地分布:广东海南岛

  • 美人蕉

    产地分布亚洲热带,现各国园林中广为栽培。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株高可达100厘米~150厘米,根茎肥大;茎叶具白粉,叶片阔椭圆形。总状花序顶生,花径可达20厘米,花瓣直伸,具4枚瓣化雄蕊,花色有乳白、黄、桔红、粉红、大红至紫红。花期6月~10月(

  • 齿牙毛蕨

    形态特征植株高40-60厘米。根状茎短而直立,先端及叶柄基部密被披针形鳞片及锈棕色短毛。叶簇生;叶柄长10-35厘米,基部粗1.5-2毫米,褐色,向上禾秆色,有短毛密生;叶片长25-30厘米,中部宽12-14厘米,披针形,先端具一深羽裂的披针形长尾头,基部略变狭

  • 方枝蒲桃

    形态特征常绿灌木至小乔木,高达6米;小枝有4棱,干后灰白色,老枝圆形,灰褐色。叶片革质,近于无柄,细小,卵状披针形,长2-5厘米,宽1-1.5厘米,先端钝而渐尖,或钝而略尖,基部微心形,上面干后灰绿色或灰褐色,无光泽,下面稍浅,侧脉12-16对,在上面明显,在下

  • 泰竹

    泰竹种名:泰竹学名:Thyrsostachyssiamensis(KurzexMunro)Gamble别名:科:禾本科属:泰竹属产地分布:国内分布:我国台湾、福建(厦门)、广东(广州)及云南有栽培,并在云南西南部至南部较常见。国外分布:产

  • 细杆沙蒿

    细杆沙蒿基本信息学名Artemisiamacilenta别名小砂蒿(辽宁),细叶蒿(内蒙古),“那力薄其一沙里尔日”(蒙语名)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

  • 毛叶獐毛

    多年生。植物体呈灰绿色,具长根茎。秆直立或斜上,具匍匐枝,高12-20厘米,密被毛,节处无毛。叶鞘长于节间,密被毛;叶舌短,具一圈纤毛,长约1毫米;叶片长1.5-3.5厘米,宽1.5-2.5毫米,上面叶脉强烈隆起,脉上密被短毛及短刺毛,下面密被短毛,扁平或内卷呈针状。圆锥花序穗状,长3-4厘米

  • 东西囊瓣芹

    产地分布暂无形态特征多年生细弱草本生长习惯林山坡林下阴湿处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