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钟党参
绿钟党参的相关资料,来自于网络内容整理而来,更多植物信息,尽在花探网。
- 拉丁名
 - Fritillaria maximowiczii
 - 别名
 - 无毛堇菜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单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原始花被亚纲
 - 目
 - 百合目
 - 科
 - 百合科
 - 种
 - 轮叶贝母
 - 亚科
 - 姜亚科
 - 族
 - 龟背竹族
 - 属
 - 贝母属
 - 类型
 - 草本类
 
与绿钟党参相似植物
基本信息
学名CodonopsischlorocodonC.Y.Wu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
桔梗目Campanulales
桔梗科Campanulaceae
桔梗亚科Campanuloideae
桔梗族WAHLENBERGIEAE
党参属Codonopsis
党参亚属Subgen.Codonopsis
臭参组Sect.Erectae(Kom.)Hong
形态特征
根胡萝卜状,长可达20厘米以上。茎基极短而具密集的茎痕。茎直立,高大,高60-100厘米,下部具多条带叶而不孕的分枝,中部几无分枝,上部有或没有着花而无叶的分枝。叶在主茎上的互生,中部的最大,三角状卵圆形至卵形,近无柄至有长至1厘米的叶柄;分枝上的叶对生,浅心形,卵状三角形,三角状披针形,全部叶边缘向背面翻卷成一很窄的卷边,两面疏被短的硬毛,背面叶脉隆起而明显,上面平而不明显,近于全缘或疏生钝齿,长1-2.5厘米,宽0.5-2厘米。花单朵顶生,但常常在茎上部的分枝上也生有1-2朵花。花萼贴生于子房中部,筒部半球状,有10条脉明显可见,裂片小,彼此远离,长4-6毫米,宽2-3毫米,狭三角状披针形,全缘或上部有硬头小齿,无毛或仅上部疏生几根硬毛;花冠淡黄绿色,筒状钟形,长15-18毫米。蒴果直径约1厘米,下部钝或稍尖。种子椭圆状,光滑,无翅,棕黄色,长1.5毫米。花期7-8月,果期9月。
产地分布
产云南西北部(德钦)、四川西南部(乡城、稻城、理塘、乾宁、康定新都桥)。生于海拔2700-3700米的向阳山坡草丛中或疏灌丛中。模式标本采自云南德钦。
本种提示
这个种显然最接近绿花党参C.viridiflora,区别为本种花萼裂片明显小得多,裂片间湾缺平钝;此外,本种花冠较小,叶亦明显较小。就目前所有的标本来看,两种分布区也不相衔接。
- 
        
        
小丛红景天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根颈粗壮,分枝,地上部分常被有残留的老枝。花茎聚生主轴顶端,长5-28厘米,直立或弯曲,不分枝。叶互生,线形至宽线形,长7-10毫米,宽1-2毫米,先端稍急尖,基部无柄,全缘。花序聚伞状,有4-7花;萼片5,线状披针形,长4毫米,宽0.7-0.9毫米,先端
 - 
        
        
帕米尔橐吾
基本信息学名LigulariaalpigenaPojark.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桔梗目Campanulales菊科Compos
 - 
        
        
髯毛石蝴蝶
基本信息学名PetrocosmeabarbataCraib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管状花目Tubiflorae苦苣苔科Gesner
 - 
        
        
基脉润楠
学名MachilusdecursinervisChun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毛茛目Ranales樟科Lauraceae
 - 
        
        
少子叶下珠
形态特征灌木;枝条纤细,淡紫红色;全株无毛。叶片纸质,长圆形或椭圆形,长2-3厘米,宽1-1.2厘米,顶端钝,有硬尖头,基部楔形,下面略灰白色;叶柄长2毫米。雌雄同株,4-5朵腋生;雄花:花梗丝状,长约4毫米;萼片4-5,长圆形或倒卵形,长约2毫米,宽1-1.5毫米,顶端钝至
 - 
        
        
欧洲千里光
欧洲千里光基本信息学名Seneciovulgaris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桔梗目Campanulales菊科Compositae
 - 
        
        
城口盆距兰
形态特征茎茎匍匐状,纤细,长3--13厘米,粗约2毫米,具多数叶。叶叶二列互生,狭长圆形或镰刀状长圆形,长2--4.5厘米,宽4--6毫米,先端锐尖并且具2—3小裂,裂片刚毛状。花伞形花序具2—3朵花;花序
 - 
        
        
滇藏荨麻
学名:UrticamaireiLevl.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荨麻目Urticales荨麻科Urticaceae荨麻
 - 
        
        
西双版纳粗榧
产地分布:产于云南南部西双版纳地区。越南、缅甸、印度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印度东部。形态特征:小乔木,高达8米。叶排成两列,披针状条形,通常直伸,稀微弯,长3-4厘米,宽2.5-4毫米,下部稍宽,上部渐窄,先端渐尖,基部近圆形,上面深绿色,中脉隆起,下
 - 
        
        
德钦箭竹
产地分布产云南西部。形态特征竿高3—4米,粗6-10毫米,梢端直立;节间长11-17距米,圆筒形,幼时灰绿色,密被白粉,具灰白色小硬毛,纵向纠肋微显,竿壁厚2—3毫米;箨环隆起;竿环微隆起或隆起;节内长2-3毫米,幼时有白粉。竿芽长卵形,边缘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