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鳞苔
双鳞苔的相关资料,来自于网络内容整理而来,更多植物信息,尽在花探网。
- 拉丁名
- Zanthorμlum nitidum(Roxb.)DC.
- 别名
- 入地金牛、双面刺、山椒、下山虎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中植物纲
- 亚纲
- 原始花被亚纲
- 目
- 云香目
- 科
- 芸香科
- 种
- 两面针
- 亚科
- 舟叶花亚科
- 族
- 百合族
- 属
- 花椒属
- 类型
- 草本类
与双鳞苔相似植物
种名:双鳞苔
学名:Diplasiolejeuneapellucida(meissn.)schiffn.
别名:
科:细鳞苔科
-
中华苦荬菜
形态特征(Description)多年生草本,高5-47厘米。根垂直直伸,通常不分枝。根状茎极短缩。茎直立单生或少数茎成簇生,基部直径1-3毫米,上部伞房花序状分枝。基生叶长椭圆形、倒披针形、线形或舌形,包括叶柄长2.5-1
-
长柄假脉蕨
植株高3-10厘米。根状茎细长,粗线状,粗0.5毫米,横走,黑褐色,密被黑褐色的短毛,分枝。叶远生,相距1-2厘米;叶柄长1-3厘米,粗约0.5毫米,暗褐色,通体有翅达到或近于基部,翅连叶柄宽1-1.5毫米,其两侧通常有睫毛;叶片卵形至卵状长圆形,长3-8厘米,宽1.5-3厘米,先端渐尖,基部
-
朝雾草
形态特征朝雾草的叶子相当美丽,正反两面都长满了柔软的绒毛,并且细细地分开成像两三根羽毛似的,那银白的颜色有如晨雾一般,所以才叫做“朝雾草”。它是生长于高山及北方岩石上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环境朝雾草性喜温暖光照,畏寒,属阳性花卉,宜盆栽,平时施
-
大花京黄芩
形态特征这一变种与原变种不同在于花萼外面被具腺小疏柔毛及短柔毛,花冠较大,长达2.5厘米,下唇片具深紫斑;叶两面明显具紫黑色腺点,边缘具缺刻状牙齿。一年生草本;根茎细长。茎高24-40厘米,直立,四棱形,粗0.8-1.5毫米,绿色,基部通常带紫色,不分枝或分枝,
-
阿尔泰藜芦
学名:VeratrumlobelianumBernh.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百合目Liliflorae百合亚目SubordoLiliineae百合科Liliaceae
-
大白杜鹃
大白杜鹃种名:大白杜鹃学名:Rhododendrondecorum别名:大白花杜鹃科:杜鹃花科属:杜鹃花属产地分布:原产我国,分布于湖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和西藏形态特征:叶厚革质,长圆形、长
-
小伞报春
小伞报春基本信息学名PrimulasertulumFranch.别名岷山苞花报春(中国高等植物图鉴)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报春花
-
多皱纹果仰卧秆藨草
产地分布国内分布:产于我国广西(百色县)、云南(宾川县)、广东、台湾。国外分布:分布于印度、锡兰、马来亚以及澳洲。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
-
钝叶黑面神
形态特征灌木,高约50厘米;小枝具四棱;全株均无毛。叶片革质,椭圆形,长1.5-2.5厘米,宽7-15毫米,顶端钝至圆形,基部圆形,上面绿色,近叶缘处密被小鳞片,下面粉绿色;侧脉每边4-5条;叶柄长1-2毫米;托叶卵状披针形,长约1毫米。花小,黄绿色;花梗纤细,长5-8毫米;
-
腺脉蒟
形态特征攀援藤本,除花序轴和苞片腹面外无毛;枝具纵棱,直径3-4毫米。叶膜质,干时呈淡绿色,背面密生褐红色腺点,脉上尤著,雌株的椭圆形,稀阔椭圆形,雄株的狭椭圆形或近长圆形,长6-16厘米,宽3-8厘米,顶端渐尖,基部常不等,一侧圆,另一侧短狭,有时两侧近相等的短狭或钝;叶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