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斛兰
石斛兰的相关资料,来自于网络内容整理而来,更多植物信息,尽在花探网。
- 拉丁名
- Schefflera microphylla Merr.
- 别名
- 昆石兰遮树、澳洲鸭脚木、伞树、大叶伞、昆士兰伞木,辐叶鹅掌柴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原始花被亚纲
- 目
- 伞形目
- 科
- 五加科
- 种
- 雨伞树
- 亚科
- 姜亚科
- 族
- 多蕊木族
- 属
- 鹅掌柴属
- 类型
- 草本类
与石斛兰相似植物
种名:石斛兰
学名:Dendrobium
别名:石斛、石兰、吊兰花、金钗石斛
科:兰科属:石斛属
产地分布:
在亚洲的热带地区几乎都是石斛兰的原生地。除了日本、朝鲜、中国、泰国、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有广泛分布外,澳大利亚,新西兰都有它的踪迹。我国南方发现有它的原生种60多种,其中广东占25种,在海南岛白沙的森林里还发现有唇瓣呈乳黄色的“金钗石斛”名种。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茎直立、丛生,稍扁,株高50—80厘米,黄绿色。叶近革质,长圆形。总状花序,花大,白色,顶端淡紫色,自然花期3—6月。现有不少杂种和变种,花色艳丽。石斛兰可在室外栽培,室內则要有充份的日照进來。石斛兰本生于树干上,极爱通风,吊挂栽培较好。??
生长习性:
喜温暖气候和多湿环境。忌阳光直射曝晒,在明亮半阴处生长良好。要求排水良好与通风环境。石斛兰分为两种,一为春石斛,即Nobile系列,春季开花,花梗在两侧茎节抽出。另一种为秋石斛,花在秋季开,花梗由茎顶抽出,每梗著花可达一、二十朵,花形有大花蝴蝶兰型和小花卷瓣。石斛兰本质野性強,对环境适应力好,繁殖力大,所以栽培很普遍。石斛兰分为春石斛和秋石斛类,春石斛春季开花,花开在茎节两侧。秋石斛秋季开花,花从茎顶抽出,一长串能开出多至二三十朵的花。石斛所需光照较一般兰类要强,通常只遮光30%~40%。日照足,其茎部会鼓得大大的而且呈亮黃色。:幼小苗在10℃以下有可能受冻,其他适应力很,只要不闷热、强光、高温就可。秋石斛在夏季受日照充足,秋季开花好。春石斛在夏秋充分接受日照,至冬季可开出多量的花。春、夏季8月以前是成长期,应充分浇水,但保持干了再浇最好,不要硬性规定几天一次。进入秋季,应减少浇水,使假球茎成熟,促进开花。一般來說,用干燥刺激可促进开花。
繁殖培育:
栽培石制兰不用泥土,通常采用椰衣、木炭、蕨根、水苔等基质即可,不宜用蛙石、珍珠岩、腐叶土之类,否则因保水性太强,而容易发生烂根。故在栽培管理上要注意三点:一是在幼苗时必须多施一些氮肥,以促进植株生长壮旺。但将近进入花芽分化阶段时则切忌再施氮肥,而要增施有机质的磷钾肥,每7-10天追施1次。二是当花享现蕾时,淋水不能过多,经常只保持不于不湿的微润状态就好了。在春季天气潮湿时,每隔五六天淋水1次,秋冬季则三四天淋水一次。三是对红蜘蛛要用三氯杀螨醇1000倍溶液。或用40%氧化乐果12OO倍溶液喷二三次即可把害虫杀灭。
园林用途:
用分株和组织培养法繁殖。分株法可在秋季进入休眠期时进行,用利刀将大丛植株分割成每丛带有2—4个老枝的植株即可直接定植。
-
白蓝翠雀花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茎高(10-)40-60(-100)厘米,被反曲的短柔毛。基生叶在开花时存在或枯萎,茎生叶在茎上等距排列,下部叶有长柄;叶片五角形,长(1.4-)3.5-5.8厘米,宽(2-)5.5-10厘米,三裂至距基部1.5-4毫米处,一回裂片偶而浅裂,
-
麻栗坡油果樟
学名SyndiclismarlipoensisH.W.Li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毛茛目Ranales樟科Lauraceae
-
大苞矮泽芹
产地分布产云南(丽江、中甸、德钦)、西藏(米林)。生长在山坡及河边草地;海拔3540—4500米。模式标本采自云南丽江。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
-
依米
依米特征依米--花成四瓣,每瓣自成一色:红、白、蓝、黄。它的独特并不只在于此。在那里根系庞大的植物才能很好的生长,而它的根却只有一条,蜿蜒盘曲着插入地底深处,通常,它要花费五年的时间来完成根茎的穿插工作,然后,一点一滴地积累养分,在第六年春,才在地面吐绿绽翠,开出一朵小小的四
-
蔓剪草
蔓剪草基本信息学名CynanchumchekiangenseM.ChengexTsiangetP.T.Li别名四叶对剪草、蔓白薇(浙江)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
-
贵阳鹿蹄草
基本信息学名PyrolacorbieriLévl.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杜鹃花目Ericales鹿蹄草科Pyrolaceae
-
酸竹
种名:酸竹学名:AcidosasachinensisChuetChao别名:科:禾本科属:酸竹属产地分布:产广东阳春。形态特征:竿高8米,粗3—5厘米,绿色,幼时密披短刺毛,后脱落而留有毛痕,具明
-
青背叶算盘子
形态特征灌木,高约3米;小枝圆柱形,多少具棱;全株无毛。叶片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长5-13厘米,宽2.5-4厘米,顶端渐尖至钝,基部钝而两侧不相等,上面绿色,光滑,叶脉明显,下面干时带青灰色;侧脉每边6-9条,与中脉均稍凸起而带淡红色;叶柄长2-3毫米;托叶卵状三角形,长约
-
五层龙
学名:SalaciaprinoidesDC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无患子目Sapindales卫矛亚目Celastrineae翅子藤科Hippocrateace
-
天山乳菀
天山乳菀基本信息学名GalatellatianshanicaNovopokr.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桔梗目Campanula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