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蘖堇菜
分蘖堇菜的相关资料,来自于网络内容整理而来,更多植物信息,尽在花探网。
- 拉丁名
- Campanula L
- 别名
- 钟花、瓦筒花。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合瓣花亚纲
- 目
- 桔梗目
- 科
- 桔梗亚科
- 种
- 风铃草
- 族
- 风铃草族
- 属
- 风铃草属
- 类型
- 草本类
与分蘖堇菜相似植物
分蘖堇菜种名:分蘖堇菜学名:ViolaoligocepsChang
别名:
科:堇菜科属:堇菜属
产地分布:
国内分布:云南南部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无毛,高达10厘米。根状茎垂直,略弯曲,粗约2毫米,顶部具2-3分蘖短茎,短茎直而稍伸长,通常散生去年残留的叶柄。叶多或较少;叶片卵形或宽卵形,稀为三角状卵形,长2-3.5厘米,宽1-2.5厘米,先端钝,基部深心形,弯缺伸达叶片1/7-1/5,在叶柄顶端呈短而略宽的弓形,边缘具不整齐粗锯齿,锯齿先端具淡棕色小刺状尖,干后橄榄绿色,两面无毛;叶柄长于叶片数倍或近等长,长1.5-6厘米,极细弱,无毛;托叶草质,淡绿色,线状钻形,长约1厘米,宽约0.5毫米,约1/3与叶柄合生,全缘或具不明显而稀疏的腺状锯齿,离生部分直立,先端急尖。花在花梗上直立,夏季即出现闭花受精花,花梗不超出于叶,中部以上具2枚小苞片;小苞片近线形,长约3-4毫米,极狭,互生,全缘或近基部具少数而明显的腺状锯齿;萼片披针形,长约5毫米,无毛,具3脉,先端急,尖,基部附属物近三角形或狭三角形,末端钝,疏生小圆齿。蒴果近球形,长约7毫米,无毛。
生长习性:
生于海拔2600米左右的林下。
-
鼠曲草
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茎直立或基部发出的枝下部斜升,高10-40厘米或更高,基部径约3毫米,上部不分枝,有沟纹,被白色厚棉毛,节间长8-20毫米,上部节间罕有达5厘米。叶无柄,匙状倒披针形或倒卵状匙形,长5-7厘米,宽11-14毫米,上部叶长15-20毫米,宽2-5毫米,基部渐
-
德化鳞毛蕨
德化鳞毛蕨学名Dryopterisdehuaensis类植物门Pteridophyta蕨纲Filicopsida薄囊蕨亚纲Leptosporangiatidae真蕨目Eufilicales鳞毛蕨科Dryopteridacea
-
龙须兰
简介学名:Bulbophyllumpingtungensis中文名称:屏东石豆兰,龙须兰,大花豆兰产区:台湾,斯里兰卡植株大小:8~15公分花径:2x4公分花期:秋季~春季花寿:7~10天
-
钩距虾脊兰
产地分布产安徽(黄山)、浙江(龙泉、遂昌、开化、镇海等)、江西(永修、德兴等)、台湾(北部山地)、湖北(鹤峰、合丰、兴山一带)、湖南(桑植、新宁、龙山)、广东北部和西南部(乳源、信宜)、香港、广西(钟山、融水、全州)、四川西南部(雷波)、贵州(梵净山、雷山、凯里)和云南东南部
-
水金凤
种名:水金凤学名:Impatiensnoli-tangereLinn.别名:科:凤仙花科属:凤仙花属产地分布:国内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甘肃、浙江、安徽、山东、湖北、湖南形态
-
等基贯众
形态特征:植株高30-50厘米。根茎直立,密生披针形黑棕色鳞片。叶簇生,叶柄长22-36厘米,基部直径2-3厘米,禾秆色,腹面有浅纵沟,下部密生卵形及披针形黑棕色鳞片,鳞片有睫毛状齿,常扭曲,向上部渐秃净。叶片矩圆形或矩圆披针形,长30-40厘米,宽12-20厘米,先端钝,基部不
-
瑶马山复叶耳蕨
瑶马山复叶耳蕨学名ArachniodesyaomashanensisChing蕨类植物门Pteridophyta蕨纲Filicopsida薄囊蕨亚纲Leptosporangiatidae真蕨目Eufilicales鳞毛蕨科D
-
杭子梢
形态特征灌木,高1-2(3)米。小枝贴生或近贴生短或长柔毛,嫩枝毛密,少有具绒毛,老枝常无毛。羽状复叶具3小叶;托叶狭三角形、披针形或披针状钻形,长(2)3-6毫米;叶柄长(1)1.5-3.5厘米,稍密生短柔毛或长柔毛,少为毛少或无毛,枝上部(或中部)叶柄常较短,有时长不及1
-
黄囊薹草
黄囊薹草种名:黄囊薹草学名:CarexkorshinskiiKom.别名:科:莎草科属:薹草属产地分布:国内分布:产于黑龙江、辽宁、内蒙古、陕西、甘肃、新疆。国外分布:也分布于朝鲜、蒙古、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和远东
-
东北拂子茅
形态特征:多年生、密丛。秆高90-135厘米。叶鞘无毛;叶舌膜质,长3-4(6-7)毫米,先端截形或碎裂;叶片线形,长25-35厘米,宽约5毫米,边缘粗糙,干时席卷,上面极粗糙,下面平滑。圆锥花序披针形,下部常有间隙,长12-17(22)厘米,中部径1.2-2.5厘米,先端渐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