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目贝母
天目贝母,是贝母属植物,植株长45-60厘米。鳞茎由2枚鳞片组成,直径约2厘米。叶通常对生,有时兼有散生或3叶轮生的,矩圆状披针形至披针形,长10-12厘米,宽1.5-2.8(-4.5)厘米,先端不卷曲。花单朵,淡紫色,具黄色小方格,有3-5枚先端不卷曲的叶状苞片;花梗长3.5厘米以上;花被片长4.5-5厘米,宽约1.5厘米;蜜腺窝在背面明显凸出;雄蕊长约为花被片的一半,花药近基着,花丝无小乳突;柱头裂片长3.5-5毫米。蒴果长宽各约3厘米,棱上的翅宽6-8毫米。花期4月,果期6月。
- 拉丁名
- Fritillaria monantha Migo
- 别名
- 华花郎、蒲公草、食用蒲公英、尿床草、西洋蒲公英、婆婆丁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菊亚纲
- 目
- 菊目
- 科
- 百合科
- 种
- 蒲公英
- 亚科
- 舌状花亚科
- 族
- 菊苣族
- 属
- 贝母属
- 类型
- 草本类
与天目贝母相似植物
形态特征
鳞茎深埋土中,外有鳞茎皮,鳞茎由2枚白粉质鳞片组成,直径约2cm。茎直立,不分枝。叶通常对生,有时并有散生或3叶轮生,叶无柄,长圆状披针形至披针形,长10~12cm,宽1.5~4.5cm,先端短尖或钝,不卷曲,全缘,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
花单生于茎端,俯垂,花梗有时长达3.5cm以上,淡紫色,有黄色小方格,顶端有3~5枚叶状苞片,苞片较小于叶片,先端不卷曲,基部半抱茎;花被片6,倒长卵形,长4.5~5cm,宽约1.5cm,密腺窝在背面明显凸起;雄蕊6长约花被片的一半,花药近基着,花丝无小乳突;柱头3裂,裂片长3.5~5mm,子房3室,每室有2纵列胚珠,中轴胚座。
蒴果长宽各约3cm,具6棱,棱上有翅,翅宽6~8mm,室背开裂。种子多数,扁平,边缘有狭翅。花期4~6月。果期7月。
分布范围
国内产浙江北部(西天目山)和河南东南部(商城)。
主要价值
功效:性味归经鳞茎味苦,性微寒清肺止咳,化痰,散结消肿
化学成份:鳞茎含生物碱。。
主治:用于感冒咳嗽,溃疡病,淋巴结结核,痈肿,气管炎等
用法用量:3~10克。
分类系统位置
生物Vitae[三域系统]
真核域Eukarya[三域系统]
植物界Plantae[三域系统]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传统系统]
百合纲Liliopsida[Cronquist系统]
百合亚纲Liliidae[Cronquist系统]
百合目Liliales[Cronquist系统]
百合科Liliaceae[Cronquist系统]
百合族Trib.Lilieae[Cronquist系统的百合科Liliaceae]
贝母属Fritillaria[Cronquist系统的百合科Liliaceae]
贝母组FritillariaSect.Fritillaria[Cronquist系统的百合科Liliaceae]
天目贝母Fritillariamonantha[Cronquist系统的百合科Liliaceae]
该节点下的分类子树
-
钟花假百合
形态特征地下茎末端形成鳞茎,狭卵形至圆筒形,径0.5一0.6cm。基生叶多数、带形,茎生叶互生,条状披针形。总状花序,花钟形,粉红、红、暗红至红紫色,先端绿色,下垂。花期6—8月。蒴果矩圆形。以小鳞茎或播种繁殖。适于庭园、花圃、岩石园栽植,或盆栽观赏。同属植物常
-
茖葱
产地分布国内分布:产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内蒙古、陕西、甘肃(东部)、四川(北部)、湖北、河南和浙江(天目山)。国外分布:广泛分布于北温带。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
-
合丝肖菝葜
形态特征与肖菝葜的主要区别在于花药长度为花丝的1/3-1/4,花丝几乎全部合生。叶纸质,有时革质,宽卵形,长6-12厘米,宽4-11厘米;叶柄长13厘米;总花梗长2-3.5厘米,极少长达9厘米以上;花梗长约9厘米,较少1.5厘米,在果期多数略伸长而变粗;雄蕊长3-4毫米,几达
-
药百合
形态特征鳞片宽披针形,长2厘米,宽1.2厘米,白色。茎高60-120厘米,无毛。叶散生,宽披针形、矩圆状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2.5-10厘米,宽2.5-4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渐狭或近圆形,具3-5脉,两面无毛,边缘具小乳头状突起,有短柄,柄长约5毫米。花1-5朵,排列成总状
-
白花百合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植物。鳞茎球形,白色,叶散生,上部叶常比中部叶小,倒披针形,花1朵到4朵,喇叭形,有香味,花被片6,倒卵形,多为白色。花期6月至8月,蒴果矩圆形,有棱,具多数种子。鳞茎瓣扩展,无节,白色,茎有紫色条纹,叶散生,上部叶常比中部叶小,倒披针形,基部斜窄,全缘,有
-
矮麦冬
形态特征植株矮小,高5-10厘米,株高7CM,叶丛生,无柄,窄线形,墨绿色,比同属其他种的细,革质弯性,花埋于株丛中,几乎看不到,夏季开淡蓝色小花,总状花序。花期6-7月。蓝色浆果。生长环境植株生长慢。喜肥沃、排水良好的条件。需半阴到阴生环境。
-
银边吉祥草
形态特征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匍匐,叶丛生,条形至披针形,深绿色,具白色条纹或白边。花小而多,粉红色,浆果,成熟后鲜红色。生长环境喜温暖湿润,畏烈日,对土壤要求不严。分布范围原产中国华南、西南、华中
-
猪牙花
形态特征植株全长25-30厘米,茎约1/3埋于地下。鳞茎长5-6厘米,宽1厘米,近基部一侧常有几个扁球形小鳞茎。叶2枚,对生于植株中部以下,椭圆形或宽披针形,长10-11厘米,宽2.5-6.5厘米,先端具短尖头或近急尖,基部楔形,柄长3-4厘米。花单朵顶生,俯垂;花被片披针形
-
白玉簪
形态特征根茎玉簪的根状茎粗厚,粗1.5-3厘米。叶玉簪的叶卵状心形、卵形或卵圆形,长14-24厘米,宽8-16厘米,先端近渐尖,基部心形,具6-10对侧脉;叶柄长20-40厘米。花玉簪的花葶高40-80厘米,具几朵至十几朵花;花的外苞片卵形或披针形,长2.5-7厘米,宽1-1
-
银边山菅兰
形态特征银边山菅兰园艺栽培品种.草本,根状茎横走,结节状,节上生纤细而硬的须根.茎挺直,坚韧,近圆柱形.叶近基生,2列,叶片革质,线状披针彤,边缘有淡黄色边,长30~60cm,宽1.0~2.5cm.花葶从叶丛中抽出,圆锥花序长10~30cm;花一般夏季开放,淡紫色、绿白色至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