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硕大马先蒿
假硕大马先蒿的相关资料,来自于网络内容整理而来,更多植物信息,尽在花探网。
- 拉丁名
 - Alpinia maclurei Merr.
 - 别名
 - 红蔻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单子叶植物纲
 - 目
 - 芭蕉目
 - 科
 - 姜科
 - 种
 - 假益智
 - 亚科
 - 姜亚科
 - 族
 - 姜族
 - 属
 - 山姜属
 - 类型
 - 草本类
 
与假硕大马先蒿相似植物
假硕大马先蒿种名:假硕大马先蒿
学名:Pedicularispseudo-ingensBonati
别名:
科:玄参科
属:马先蒿属
产地分布:
国内分布:云南西北部
形态特征:
高大草本,高达1米,干时变黑。深入地下的根茎粗壮,径达2厘米,有分枝,顶部发出鞭状根茎,以连接于生有成丛须状根的根茎。茎中空,有条纹,几无毛。叶基生者小而鳞片状,中部者最大,上部者渐小而为苞片,叶片基部多少戟形而抱茎。前端钝,线形,边缘有小缺刻状重锯齿。齿靠近基部者极细而密,前方者较大而略疏,多者达50余对,其小齿具有胼胝和刺尖,两面均无毛。花序长达30厘米,下部花较疏,苞片下部者长于花,中部以上则相等或较短,均为线形而基部略略膨大。萼很大,长达13毫米,无毛,主脉特粗,齿长三角状披针形,长达5毫米,有少数小而清晰的锯齿;花冠黄绿色,管粗而短,长与萼相等或稍长,长约12-15毫米(开花后期较长),径约3毫米,无毛,下唇长9毫米,宽10毫米,裂片均为卵形而锐头,中裂稍宽,盔的直立部分近端
处向前弓曲,指向前上方,而后在合有雄蕊部分转向前下方以渐细成喙,在含有雄蕊的部分下缘有长须毛;雄蕊花丝一对有毛。果狭椭圆状卵圆形,稍扁平,前端有长刺尖,几全为宿萼所包,长约16毫米,宽6.5毫米;种子略为肾脏形,有较浅的蜂窝状孔纹,长约3毫米,宽1.5毫米。花期7-8月,果期9月。
生长习性:
生于海拔3,000-4,200米的灌丛与草坡中
繁殖培育:
园林用途:
- 
        
        
越南木瓜红
越南木瓜红产地分布:越南北部西南省分布云南形态特征:落叶乔木,高可达20米;树皮暗灰色或灰褐色,光滑;幼枝纤细,紫褐色,疏生星状毛;芽长卵圆形,芽鳞2对,对生,被星状毛。叶互生,纸质或坚纸质,椭圆状长圆形或长圆形,长7一13厘米,宽3-6厘米,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
 - 
        
        
粗茎凤仙花
粗茎凤仙花基本信息学名ImpatienscrassicaudexHook.f.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无患子目Sapindales
 - 
        
        
密苞紫云菜
基本信息学名StrobilanthescompactaD.FangetH.S.Lo别名密苞马蓝(广西植物)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
 - 
        
        
半耳箬竹
形态特征竿直立,高0.84-1米,基部直径3.5-8毫米;节间长(8)10-55厘米,暗绿色有白毛,节下方有一圈淡棕带红色并贴竿而生的毛环,竿壁厚1.5-2毫米;竿节较平坦;竿环较箨环略高;竿每节分1枝,惟上部则有时为1-3枝,枝上举。箨鞘厚革质,绿色带紫,内缘贴竿,外缘松弛
 - 
        
        
火媒草
火媒草,拉丁学名Olgaealeucophylla(Turcz.)Iljin.别称鳍蓟。是指分布在东北、内蒙古、山西、宁夏、陕西、甘肃,以及蒙古等地,生于草地、农田或水渠边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火媒草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
 - 
        
        
绿苦竹
种名:绿苦竹学名:PleioblastusincarnatusS.L.ChenetG.Y.Sheng别名:科:禾本科属:大明竹属产地分布:产福建。形态特征:竿高约3.5米,径粗1.5厘米,嫩竿具倒
 - 
        
        
土坛树
土坛树基本信息学名Alangiumsalviifolium(L.f.)Wangerin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桃金娘目Myrtifl
 - 
        
        
单羽火筒树
基本信息学名LeeacrispavanRoyen别名九子不离母(思茅),山荸荠(梁河),猴背临沧)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
 - 
        
        
密叶小檗
密叶小檗种名:密叶小檗学名:risdavidiiAhrendt别名:科:小檗科属:小檗属产地分布:产于云南。形态特征:常绿灌木,高约1米。老枝棕灰色,具条棱及黑色疣点,幼枝棕黄色,光滑无毛;茎刺细弱,三分叉,长
 - 
        
        
弊草
形态特征:多年生。秆基部偃卧地面,并于节处生根,直立部分高50-70厘米,径约5毫米,无毛,具多数节,有分枝;叶鞘短于节间,一侧边缘密生疣基柔毛,节部稍膨大,褐色;叶舌短,长约0.5毫米;叶片质地较厚,长10-20厘米,宽6-12毫米,基部圆形,顶端长渐尖,下面或边缘疏生疣基柔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