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耧斗菜
加拿大耧斗菜的相关资料,来自于网络内容整理而来,更多植物信息,尽在花探网。
- 拉丁名
- Alpinia maclurei Merr.
- 别名
- 红蔻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单子叶植物纲
- 目
- 芭蕉目
- 科
- 姜科
- 种
- 假益智
- 亚科
- 姜亚科
- 族
- 姜族
- 属
- 山姜属
- 类型
- 草本类
与加拿大耧斗菜相似植物
加拿大耧斗菜种名:加拿大耧斗菜
学名:Aquilegiacanadensis
别名:
科:毛茛科属:耧斗菜属
产地分布:
原产加拿大及美国。
形态特征:
宿根草本,株高50~70厘米,高型种。2回3出复叶,花数朵着生于茎上;花萼正面浅黄色,背面及距为红色,花瓣柠檬黄色,花径4厘米,距近直伸。
生长习性:
繁殖培育:
园林用途:
-
腺叶鳝藤
产地分布:广东、广西、四川形态特征:攀援灌木,全株无毛;枝暗棕色,有纵条纹,直径4毫米。叶近革质,长圆形,中部以上略宽,长5.5-8.5厘米,宽1.8-2.7厘米,端部短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外卷,叶面有光泽,叶背具分散、盾形、棕色无柄的小腺点;中脉在叶
-
狭矩芒毛苣苔
狭矩芒毛苣苔基本信息学名AeschynanthusangustioblongusW.T.Wang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管状花目Tubiflor
-
中华红叶杨
红叶杨是一个彩叶新品种,又称变色杨。红叶杨不仅属高大乔木,而且叶片大而厚,叶面颜色三季四变,一般正常年份,在3月20日前后展叶,叶片呈玫瑰红色,可持续到6月下旬,7-9月份变为紫绿色,10月份为暗绿色,11月份变为杏黄或金黄色,树杆7月底以前为紫红色。叶柄、叶脉和新梢始终为红色,色泽亮丽诱人,
-
紫大麦草
形态特征紫大麦草叶鞘基部者长于而上部者短于节间;叶舌膜质,长约0.5毫米;叶片长3-14厘米,宽3-4毫米,常扁平。穗状花序长4-7厘米,宽5-6毫米,绿色或带紫色;穗轴节间长约2毫米,边具纤毛;三联小穗的两侧生者具长约1毫米的柄,颖及外稃均为刺芒状;中间小穗无柄;颖刺芒状,
-
壮丽酸脚杆
形态特征常绿木本。正常株高约为2.5m,但在我国株高不超过70厘米。茎四棱,分枝扁平,单叶对生,无柄。叶卵形或长圆形,革质有光泽,叶脉基出。穗状花序下垂,长约45cm,每两层苞片之间悬吊着一簇的花,花茎顶端的一簇最大,小花多达40余朵,花冠直径2.5cm左右,樱桃红色或粉红色
-
异叶小檗
产地分布产于西藏形态特征落叶灌木,高1-2米。枝亮紫红色,不具槽,具稀疏黑色疣点;节间长1.2-3厘米;茎刺单生,与枝同色,长6-10毫米。叶纸质,长0.7-2.5厘米,宽4-17毫米,倒卵形,偶或近圆形,先端钝形或圆形,具短突尖,全缘,偶有1
-
槟榔树
形态特征茎直立,乔木状,高10多米,最高可达30米,有明显的环状叶痕。叶簇生于茎顶,长1.3-2米,羽片多数,两面无毛,狭长披针形,长30-60厘米,宽2.5-4厘米,上部的羽片合生,顶端有不规则齿裂。雌雄同株,花序多分枝,花序轴粗壮压扁,分枝曲折,长25-30
-
浙皖虎刺
形态特征具短刺灌木,高1-2米;肉质根念珠状或节状缢缩;嫩枝被短粗毛,具粗细相间条纹8;刺短,长1-3(-6)毫米,小型叶不存在或偶可见,正常叶卵形至长圆状卵形,罕长圆状披针形,长3-6(-8)厘米,宽1-2.5(-3)厘米,上面无毛,下面初时脉处被短毛,后变无毛,顶端短渐尖
-
川黔忍冬
形态特征藤本;小枝和叶均无毛。叶椭圆形、卵状椭圆形至矩圆状倒卵形或矩圆形,长6-11厘米,顶端钝,基部渐狭而下延于短叶柄,具软骨质边缘,小枝顶端的一对合生成盘状而顶端尖,下面通常有白粉。花6朵轮生于小枝顶,无总花梗;小苞片近圆形,长为萼筒的1/3-
-
安早苋
学名:PhiloxeruswrightiiHook.f.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中央种子目Centrospermae苋科Amar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