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屋薹草
瓦屋薹草的相关资料,来自于网络内容整理而来,更多植物信息,尽在花探网。
- 拉丁名
- Cenchrus echinatus L.
- 别名
- 红蔻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单子叶植物纲
- 目
- 禾本目
- 科
- 禾本科
- 种
- 蒺藜草
- 亚科
- 姜亚科
- 族
- 姜族
- 属
- 蒺藜草属
- 类型
- 草本类
与瓦屋薹草相似植物
瓦屋薹草基本信息中文学名:瓦屋薹草
拉丁学名:CarexwawuensisChu
门:被子植物门
纲:单子叶植物纲
目:莎草目
科:莎草科
属:薹草属
形态特征
根状茎短。秆高达50厘米,宽约2毫米,锐三棱形,平滑,基部叶鞘褐紫红色。叶短于秆,宽5-6毫米,平张,边缘粗糙。苞片上部的刚毛状,下部的叶状,无鞘。小穗8个,上部3个雄性,偶有1个具极少数的雌花,线形,长2-6厘米,宽1.5-2毫米,无柄或具极短的柄;其余小穗雌性,线状圆柱形,长7-8.5厘米,宽约3毫米,花稍密,有时最下部1个小穗有分枝,柄长约1厘米,向上渐短。雌花鳞片宽卵形,长1.8-2毫米,黄褐色,背面中间3脉绿色,延伸成短尖。果囊长于鳞片,卵形,长2.2-2.5毫米,棕色,具锈色斑点,脉明显,顶端急缩成短喙,喙口全缘。小坚果紧包于果囊中,宽卵形,长约1.5毫米,平凸状,禾秆色,基部具短柄,顶端具短喙;花柱基部不增粗,柱头2个。花果期6-7月。
产地分布
产四川。
-
福地葶苈
学名Drabafladnizensis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罂粟目Rhoeadales白花菜亚目Capparineae
-
毛叶返顾马先蒿
产地分布国内分布:四川东部,湖北西部与陕西南部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暂无
-
全缘羽叶参
形态特征常绿无刺乔木或蔓生灌木。叶为一回奇数羽状复叶,有小叶3-9,无托叶。花两性,稀杂性,聚生成总状花序或伞形花序,再组成圆锥花序或复伞形花序,花序基部常有托叶状、革质、覆瓦状排列的苞片;苞片小,宿存;花梗有关节;萼筒边缘有5齿;花瓣5,稀7-8,在花芽中覆瓦状排列;雄蕊与
-
柳叶润楠
形态特征灌木,通常3-5米。枝条褐色,有浅棕色纵裂的皮孔,无毛。叶常生于枝条的梢端,线状披针形,长4-12(16)厘米,宽约1-2.5(3.2)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渐狭成楔形,革质,上面无毛,但不甚光亮,下面暗粉绿色,无毛,或嫩叶有时有贴伏微柔毛,中脉上面平坦,下面明显,侧脉
-
紫脉紫金牛
紫脉紫金牛基本信息学名ArdisiavelutinaPitard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报春花目Primulales紫金牛科Myr
-
假地蓝
形态特征植株草本,基部常木质,高60-120厘米;茎直立或铺地蔓延,具多分枝,被棕黄色伸展的长柔毛。叶托叶披针形或三角状披针形,长5-8毫米;单叶,叶片椭圆形,长2-6厘米,宽1-3厘米,两面被毛,尤以叶下面叶脉上的毛更密,先
-
披针骨牌蕨
形态特征:植株高10厘米。根状茎细长横走,密被鳞片;鳞片棕色,钻状披针形,边缘有锯齿。叶远生,一型或近二型;叶柄变化大,长0.5-3厘米,禾秆色,光滑;不育叶有时与能育叶无大区别,叶片通常为阔卵状披针形,短尖头,长约3.5厘米,具短柄;能育叶外形变化大,通常呈狭披针形至阔披针形,
-
台湾山香圆
种名:台湾山香圆学名:TurpiniaformosanaNakai科:省沽油科属:山香圆属产地分布:台湾
-
铁钓竿
种名:铁钓竿学名:Veronicastrumvillosulum(Miq.)Yamazakivar.glabrumChinetHong别名:两头忙(安徽地方名)科:玄参科属:腹水草属产地分布:产浙江南部和安徽(祁门)。
-
棒距玉凤花
学名:HabenariamaireiSchltr.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微子目Microspermae兰科Orchidaceae兰亚科Subfam.Orchido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