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萼薯
心萼薯的相关资料,来自于网络内容整理而来,更多植物信息,尽在花探网。
- 拉丁名
- Erythronium sibiricum (Fisch. et al.) Kryl.
- 别名
- 垂果堇菜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单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原始花被亚纲
- 目
- 芭蕉目
- 科
- 百合科
- 种
- 茴香砂仁
- 亚科
- 姜亚科
- 族
- 姜族
- 属
- 猪牙花属
- 类型
- 草本类
与心萼薯相似植物
心萼薯产地分布:分布在台湾岛、越南以及中国大陆的广东、贵州、广西、云南、江西、湖南、福建等地。
形态特征:
叶心形或心状三角形,长4-9.5厘米,宽3-7厘米,顶端渐尖,基部心形,全缘或很少为不明显的3裂,两面被长硬毛,侧脉6-7对,在两面稍突起,第三次脉近于平行,细弱;叶柄长1.5-8厘米,毛被同茎。花序腋生,短于叶柄,花序梗长3-15毫米,或有时更短则花梗近于簇生,毛被同叶柄,通常着生2朵花,有时1或3;苞片小,线状披针形,被疏长硬毛;花梗纤细,长8-15毫米,毛被同叶柄;萼片5,外萼片三角状披针形,长8-10毫米,宽4-5毫米,基部耳形,外面被灰白色疏长硬毛,具缘毛,内面近于无毛,在内的2萼片线状披针形,与外萼片近等长或稍长,萼片于结果时稍增大;花冠白色,狭钟状,长1.2-1.5(-1.9)厘米,冠檐浅裂,裂片圆;瓣中带被短柔毛;雄蕊5,内藏,长3毫米,花丝向基部渐扩大,花药卵状三角形,基部箭形;子房圆锥状,无毛,花柱棒状,长3毫米,柱头头状,2浅裂。蒴果近球形,径约9毫米,果瓣内面光亮。种子4,卵状三棱形,高4毫米,毛被不尽相同,被微毛或被短绒毛,沿两边有时被白色长绵毛。
生长习性:
生长于海拔150米至1,800米的地区,多生在山谷、山坡、路旁和林下。
-
大花钟萼草
大花钟萼草种名:大花钟萼草学名:LindenbergiagrandifloraBenth.别名:科:玄参科属:钟萼草属产地分布:国内分布:分布于西藏南部国外分布:喜马拉雅南坡亚热带地区也有。形态特征:
-
台湾木姜子
学名LitseahayataeKanehira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毛茛目Ranales樟科Lauraceae樟亚科
-
叉毛岩荠
学名Cochleariafurcatopilosa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罂粟目Rhoeadales白花菜亚目Capparineae
-
柃叶连蕊茶
柃叶连蕊茶基本信息学名CamelliaeuryoidesLindl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侧膜胎座目Parietales
-
桂圆菊
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节间长(1)2-6厘米;叶卵形,宽卵圆形或椭圆形,长3-5厘米,宽0.6-2(2.5)厘米,顶端短尖或稍钝,基部宽楔形至圆形,全缘,波状或具波状钝锯齿,侧脉细,2-3对,在下面稍明显,两面无毛或近无毛,叶柄长3-15毫米,被短毛或近无毛。头状
-
克拉克无心菜
界:植物界科:石竹科属:无心菜属基本资料中文学名:克拉克无心菜拉丁学名:ArenariakarakorensisEm.Schmid特征描述:茎由基部多分枝,被腺毛。叶片线状披针形,基部具狭的叶柄,
-
叶头风毛菊
叶头风毛菊基础信息学名SaussureapeguensisC.B.Clarke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桔梗目Campanulales
-
光果巴郎柳
产地分布产我国西藏东部、四川西北部。形态特征乔木,高约10米。小枝褐色,幼时稍有毛或近无毛,后无毛。叶披针形,长3-5.5厘米,宽8-15毫米,先端短渐尖,基部楔形,幼叶有疏长毛,后两面无毛,上面暗绿色,下面苍白色,边缘有细锯齿;叶柄短,长2-
-
黄杨叶箣柊
黄杨叶箣柊基本信息学名ScolopiabuxifoliaGagn.学名海南箣柊(海南植物志)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侧膜胎座目Par
-
多花堇菜
产地分布国内分布:四川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无地上茎,高达12厘米。根状茎垂直,伸长,粗约2-4毫多花堇菜(5张)米,分枝极少。叶多数,基生,呈莲座状,外方叶的叶片通常三角状卵形,长1.5-2.7厘米,宽0.7-1.5厘米,内层叶的叶片三角状披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