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骨碎补
华南骨碎补的相关资料,来自于网络内容整理而来,更多植物信息,尽在花探网。
- 拉丁名
- Alpinia brevis T. L. Wu et Senjen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单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原始花被亚纲
- 目
- 芭蕉目
- 科
- 姜科
- 种
- 小花山姜
- 亚科
- 姜亚科
- 族
- 姜族
- 属
- 山姜属
- 类型
- 草本类
与华南骨碎补相似植物
华南骨碎补种名:华南骨碎补
学名:Davalliaaustro-sinicaChing
别名:
科:骨碎补科
属:骨碎补属
产地分布:
国内分布:特产于广东、香港。
形态特征:
植株高25-30厘米。根状茎粗壮,长而横走,粗8-10毫米,密被覆瓦状的蓬松鳞片;鳞片披针形,长约7毫米,先端长渐尖并成柔毛状,基部盾状着生,近全缘,深棕褐色。叶远生,相距3-4厘米;叶柄暗红褐色,长10-15厘米,粗1-2毫米,上面有纵沟;叶片五角状三角形,长17-20厘米,宽10-1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心脏形,四回羽裂;羽片8-10对,互生,斜向上,彼此密接,下部的具长6-10毫米的柄,基部一对最大,长10-12厘米,宽6-8厘米,长三角形,先端渐尖,基部两侧近对称;一回小羽片约10对,互生,斜展,疏离,上部的近无柄,下部的具短柄,基部一对较大,长三角形,长约4厘米,宽约2.5厘米,钝头并有浅齿,基部近截形,两侧近对称,向上的逐渐缩小,基部偏斜;二回小羽片约6对,下部1-2对对生,向上的互生,无柄,斜展,彼此接近,基部一对或上侧一片较大,卵状三角形,长10-15毫米,宽5-7毫米,先端钝并有浅齿,基部楔形,近对称,深羽裂;裂片椭圆形,宽约2毫米,斜向上,边缘浅波状或有矮齿。叶脉下面明显,羽状。叶厚草质,干后绿褐色。孢子囊群着生于裂片上近叶缘处,每裂片有1-6枚;囊群盖杯形,长宽几相等或长稍过于宽,长约1毫米,先端截形,不达叶边,其顶部叶边外侧有时具突出的小钝角,棕褐色,稍
有光泽,厚膜质。
生长习性:
繁殖培育:
园林用途:
-
岩居马先蒿
产地分布国内分布:云南西北部与四川西南部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暂无
-
高山八角枫
基本信息学名Alangiumalpinum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桃金娘目Myrtiflorae八角枫科Alangia
-
黄苞竹芋
黄苞竹芋种名:黄苞竹芋学名:Calatheacvocata别名:玫瑰竹芋科:竹芋科属:肖竹芋属产地分布:原产于南美洲的巴西形态特征:植株丛生,株高约30cm。叶片椭圆形,全缘,波浪状
-
小玉
生长习性多肉小玉,喜欢阳光,请保持充足的日照,干爽、通风是适宜的生长环境。春秋是生长季节,害怕潮湿,不宜过多浇水。植物形态小玉,像微缩版的宝石花,小型种,叶片短小而厚实。易群生,夏季开花。多为3-4头的群生植株。大小:2-3cm左右。
-
八蕊花
基本信息学名SporoxeiasciadophilaW.W.Smith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桃金娘目Myrtiflorae
-
三苞唇柱苣苔
三苞唇柱苣苔基本信息学名ChiritatribracteataW.T.Wang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管状花目Tubiflorae
-
海南轴脉蕨
产地分布特产海南9保亭)。形态特征植株高40-50厘米。根状茎短而直立,粗1-1.5厘米,顶部密被鳞片;鳞片阔披针形,长5-6毫米,先端长渐尖,全缘,坚膜质,深褐棕色并稍有光泽。叶簇生;叶柄长约20厘米,基部粗3-4毫米,暗禾秆色,与叶轴下部同
-
粉叶鱼藤
形态特征攀援状灌木。枝、芽有黄色柔毛,小枝变无毛或被极稀疏柔毛,有小瘤体。羽状复叶;小叶4-6对,膜质,倒卵状长圆形,长5-7厘米,宽2-3.5厘米,先端尾状渐尖,基部楔形或阔楔形;幼时下面绿白色,老时粉绿色。聚伞花序组成圆锥花序,长10-15厘米,径6-8厘米,花通常3朵聚
-
纤细苞茅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秆基部数节膝曲,上部直立,高1-2米,具多节,无毛,节下具白霜,秆粗2-4毫米。叶鞘光滑无毛;叶舌干膜质,长约2毫米,顶端钝圆;叶片狭线形,长15-40厘米,宽3-6毫米,两面无毛,边缘粗糙,中脉显著。大型伪圆锥花序,稀疏;孪生总状花序柄纤长,疏生瘤基白色长
-
卵叶桂
卵叶桂学名CinnamomumrigidissimumH.T.Chang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毛茛目Ranales樟科Laur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