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谷精草
华南谷精草的相关资料,来自于网络内容整理而来,更多植物信息,尽在花探网。
- 拉丁名
- Alpinia chinensis (Retz.) Rosc.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单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原始花被亚纲
- 目
- 芭蕉目
- 科
- 姜科
- 种
- 华山姜
- 亚科
- 姜亚科
- 族
- 姜族
- 属
- 山姜属
- 类型
- 草本类
与华南谷精草相似植物
华南谷精草种名:华南谷精草
学名:EriocaulonsexangulareLinn.
别名:大叶谷精草
科:谷精草科
属:谷精草属
产地分布:
国内分布:产福建、台网、广东、海南、广西。国外分布:印度、斯里兰卡、缅甸、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越南、老挝、柬埔寨等也有分布。海拔:nearsealevelto800湖北分布:当阳,郧西,竹溪,竹山
形态特征:
大叶古精草是我国分布很广的一种一年生挺水草本,为中医药用植物,有长椭圆状的地下块茎,叶长10-20公分,宽7-10mm,顶端渐尖,光滑,9-23条叶脉,丛生且呈线状长披针形,头状花序顶生。大叶谷精草之叶片是同属中最大型的一种,由其字义上就可理解,因此相当容易判别。
生长习性:
最低海拔:1000生境:沟边田边湿地
繁殖培育:
野生
园林用途:
-
吊石苣苔
吊石苣苔基本信息学名LysionotuspauciflorusMaxim.别名石吊兰(植物名实图考),千锤打、白棒头、接骨生、瓜子菜(广西),岩泽兰、岩罗汉(湖南),石豇豆(云南),竹勿刺、地枇杷(福建),石杨梅、岩头三七(浙江),石三七(陕西)被子植
-
羽唇叉柱兰
产地分布:产于我国台湾省(中部至南部),生于海拔1000--1900米的山坡阴湿的林下或公路边坡上。模式标本采自台湾(林圯埔)。本种标本未见,上面描系摘自《台湾兰科植物》(1977)和《台湾兰科植物彩色图志》(1996)。形态特征:植株高5—15厘米。
-
毛花鹅观草
形态特征:多年生;秆疏丛,高100厘米左右,径1-2毫米。叶鞘无毛或于鞘口疏被长毛;叶片长8-15厘米,宽1-2毫米,两面均被短毛,脉上及边缘有白色长毛。穗状花序直立,疏松,长12-22厘米;穗轴粗糙,棱边具硬毛;小穗长10-15毫米,含7-9小花;颖长圆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具5
-
变黑无心菜
产地分布云南西北部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暂无
-
多枝泥炭藓
产地分布暂无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暂无
-
武夷山玉山竹
形态特征竿柄长约23厘米,直径3—5毫米,淡黄色,实心。竿散生,高达4米,粗可达1厘米;节间长10—29.5厘米,圆筒形,但在分枝一侧的基部微扁平,节下方初时被厚白粉,节间上部具硅质小瘤点而粗糙,纵向肋不明显,中空,竿壁厚1.5—2毫米,髓呈锯屑状;箨环明显;竿环稍隆起,但在
-
西伯利亚剪股颖
形态特征:多年生直立草本,高30-35厘米,具根状茎或短缩的根茎头。秆细弱,丛生,基部微有膝曲,直径约0.8毫米,具4-5节。叶鞘通常超过节间,表面平滑;叶舌膜质,长2-3.5毫米,先端近圆钝,破裂;叶片窄披针形,长4-5厘米,宽2-3.5毫米,两面粗糙,先端急尖。圆锥花序长椭圆
-
棕鳞肋毛蕨
形态特征叶簇生;叶柄长50~60厘米,基部粗5~6毫米,深禾秆色,上面有两条纵沟,基部以上密被鳞片,鳞片狭披针形,长约3毫米,先端纤维状,近全缘,薄膜质,棕色并有深虹色光泽;叶片三角形,长40~50厘米,基部宽35~45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心脏形,三回羽状至四回羽裂;羽片8
-
厚喙菊
拉丁学名Dubyaeahispida.多年生草本,高20~100厘米,有极短的根状茎。生于高山林缘、林下、草甸或灌丛中,海拔3200~4200米。厚喙菊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
-
矩鳞油杉
矩鳞油杉学名KeteleeriaoblongaChengetL.K.Fu裸子植物门Gymnospermae松杉纲Coniferopsida松杉目Pinales松科Pinaceae冷杉亚科Abietoideae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