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尖杉
三尖杉的相关资料,来自于网络内容整理而来,更多植物信息,尽在花探网。
- 学名
- CephalotaxusfortuneiHookervar.fortunei
- 别名
- 无
- 科
- 三尖杉科
- 属
- 三尖杉属
与三尖杉相似植物
产地分布
国内分布:产于浙江、安徽南部、福建省、江西、湖南、湖北、河南南部、陕西南部、甘肃南部、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及广东等省区。
形态特征
来源:云南植物志第4卷||Cephalotaxaceaenom.conserv.||CephalotaxusSieb.etZucc.||Cephalotaxusfortuneivar.fortunei2a.三尖杉(原变种)图版34,2—6var.fortunei乔木,高达20米,胸径40厘米;树皮褐色或红褐色,成不规则片状脱落;枝条较细长,稍下垂。叶排成两列,披针状条形,通常微弯,长4—13(多为5—10)厘米,宽3—4.5(多为3.5—4.0毫米),自中部向上渐窄,先端为渐尖的长尖头,基部楔形或宽楔形;叶面深绿色,叶下面有两条白色气孔带,较绿色边带宽3—4倍,边缘不反曲或微向下反卷。雄球花的总梗粗,通常长6—8毫米,每一雄球花有6—16雄蕊,各具花药3个;雌球花的胚珠3—8枚发育成种子,种子椭圆状卵形或近球形,长约2.5厘米,假种皮熟时紫色或红紫色,顶端有小尖头,种梗长约2厘米。花期4月,果期翌年10—11月。
生长习惯
暂无
繁殖培育
用种子繁殖,也可扦插繁殖。
园林用途
暂无
病虫害防治
暂无
-
高山三尖杉
产地分布国内分布:产于浙江、安徽南部、福建省、江西、湖南、湖北、河南南部、陕西南部、甘肃南部、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及广东等省区。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
-
粗榧
产地分布国内分布:产于江苏南部、浙江、安徽南部、福建、江西、河南、湖南、湖北、陕西南部、甘肃南部、四川、云南东南部、贵州东北部、广西、广东西南部。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
-
薄叶篦子杉
形态特征乔木,通常高10-20米,胸径30-50厘米、稀达110厘米;树皮通常浅褐色或褐色,稀黄褐色或红紫色,裂成片状脱落。叶条形,排成两列,通常质地较薄,向上微弯或直,长2-4厘米,宽2.5-3.5毫米,基部圆截形,稀圆形,先端微急尖、急尖或近渐尖,干后边缘向下反曲,上面中
-
篦齿三尖形
形态特征常绿灌木,高4m,树皮灰褐色。叶条形,质硬,排成紧密的二列,长1.5-3.2cm,宽3-4.5mm,中部以上向上微弯,先端凸尖,基部截形或近心状截形,近无柄,上面微拱圆,中脉微明显或仅中下部明显,下面气孔带白色,较绿色边带宽1-2倍。种子倒卵圆形、卵圆形或近球形,有长
-
篦齿三尖杉
形态特征篦齿三尖杉,常绿灌木,高4m,树皮灰褐色。叶条形,质硬,排成紧密的二列,长1.5~3.2cm,宽3~4.5mm,中部以上向上微弯,先端凸尖,基部截形或近心状截形,近无柄,上面微拱圆,中脉微明显或仅中下部明显,下面气孔带白色,较绿色边带宽1~2倍。种子倒卵圆形、卵圆形或
-
柱冠粗榧
形态特征本种有三尖杉属的主要形态特征。本种特点是:灌木,枝条较短,直展或斜展,树冠柱形;叶螺旋状排列,不规则斜上伸展,不为两列,条形,长2-3厘米,先端凸尖。分布范围原产日本。我国江西庐山等地引种栽培,生长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