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茎薹草
线茎薹草的相关资料,来自于网络内容整理而来,更多植物信息,尽在花探网。
- 拉丁名
- Alpinia chinensis (Retz.) Rosc.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单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原始花被亚纲
- 目
- 莎草目
- 科
- 莎草科
- 种
- 华山姜
- 亚科
- 藨草亚科
- 族
- 莎草族
- 属
- 莎草属
- 类型
- 草本类
与线茎薹草相似植物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线茎薹草
拉丁学名:CarextsoiMerr.etChun
门:被子植物门
纲:单子叶植物纲
目:莎草目
科:莎草科
属:薹草属
形态特征
线茎薹草根状茎长而木质。秆密丛生,1-2枚出自一叶腋内,高3-15厘米,纤细如丝,甚柔软,扁三棱形,平滑。叶比秆长1倍或更多,平张,宽1-5.5毫米,柔软,无毛,基部具暗褐色的宿存叶鞘。苞片鞘状,顶端具刚毛状的苞叶。小穗1-5个,间距疏远,雄雌顺序,卵形或卵状长圆形,长3-5毫米,粗2-3.5毫米;雄花部分短于雌花部分或彼此近等长,但前者较细,两者均具少数密生的花。雄花鳞片卵形,顶端圆或钝,长1.2-1.5毫米,纸质,白色或淡绿白色,有1条中脉,边缘为狭的白色膜质;雌花鳞片与雄花鳞片近同形,纸质,白色或绿白色,有1中脉及数条细脉,具狭的膜质边缘。果囊明显地长于鳞片,卵状椭圆形,扁三棱形,长2-2.5毫米,淡绿色,纸质,疏被短柔毛及纤毛,具2侧脉及若干细脉,基部楔形,几无柄,顶端渐狭成不明显的短喙,喙口斜裂。小坚果卵状长圆形,三棱形,长1-1.5毫米,棱面微凹,成熟时暗褐色,基部楔形,几无柄,顶端具扭曲的短喙;花柱甚膨大,扁,密生褐色的细颗粒状突起,柱头3个。
产地分布
产于海南;生于林下潮湿岩石上或河边湿草地,海拔500-730米。
-
黄药大头茶
黄药大头茶种名:黄药大头茶学名:GordoniachrysandraCowan别名:科:山茶科属:大头茶属产地分布:产于四川(南川)、贵州(遵义)、去南。形态特征:小乔木,高4-6米
-
小仙鹤藓
产地分布分布于云南、四川、韩国、日本、泰国形态特征孢子球形或近球形,黄绿色,有少数褶皱,直径11.0~13.0um,在SEM下有棒状的疣,疣排列规则,疣之间距离约0.15um。孢子纹饰有些部分脱落较为光滑生长习惯
-
水桫
生长环境喜光,不耐阴。喜温暖、湿润气候,较耐寒。适生于疏松、肥沃的酸性土壤,但在微碱性土壤中亦能正常生长。适应性强,但不耐干旱与瘠薄,忌水涝。病虫害较少。我国古老的孑遗植物,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之一。分布范围华北南部至长江流域。产于四川石柱县,湖
-
散血藤
入药部位藤茎。性味味苦,性凉。归经归心、肝经。功效祛风湿,解热毒。主治用于风湿疼痛,热毒疮肿。相关配伍治风湿关节疼痛
-
长管杜鹃
基本信息学名RhododendrontubulosumChingexW.Y.Wang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杜鹃花目Ericales
-
长白金莲花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植株全部无毛。茎高26-55厘米,疏生2-3个叶。基生叶3-5个,长8-25厘米,有长柄,有时在开花时枯萎;叶片五角形,长2.7-4.5厘米,宽5-9厘米,基部心形,三全裂,中央全裂片菱形,三裂近中部,中央二回裂片菱形,具少数小裂片及小锐牙齿
-
樱花
植物学史樱花,起源于中国。据日本权威著作《樱大鉴》记载,樱花原产于喜马拉雅山脉。被人工栽培后,这一物种逐步传入中国长江流域、中国西南地区以及台湾岛。秦汉时期,宫廷皇族就已种植樱花,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汉唐时期,已普遍栽种在私家花园中,至盛唐时期,从宫苑廊庑到民舍田
-
桂林紫薇
基本信息学名LagerstroemiaguilinensisS.LeeetL.Lau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桃金娘目Myrtiflo
-
匙叶龙胆
匙叶龙胆基本信息学名GentianaspathulifoliaMaxim.exKusnez.别名奥拉毛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捩花
-
阔荚苜蓿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25)40-80(-100)厘米。茎直立或上升,四棱形,无毛或微被柔毛,基部常带紫色,叶甚茂盛。羽状三出复叶;托叶阔三角状披针形,长5-8毫米,具浅齿,基部近戟形;叶柄细,下部的叶柄长2-3.5(-5)厘米,上部的较短毛;小叶纸质,倒阔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