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眼子菜
湖北眼子菜的相关资料,来自于网络内容整理而来,更多植物信息,尽在花探网。
- 拉丁名
- Alpinia graminifolia D. Fang et J. Y. Luo
- 别名
- 狭叶十大功劳、黄天竹、土黄柏、刺黄芩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单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原始花被亚纲
- 目
- 芭蕉目
- 科
- 姜科
- 种
- 狭叶山姜
- 亚科
- 姜亚科
- 族
- 姜族
- 属
- 山姜属
- 类型
- 草本类
与湖北眼子菜相似植物
种名:湖北眼子菜
学名:PotamogetonhubeiensisW.X.Wang
别名:
科:眼子菜科
产地分布:
湖北、湖南等省。
属:眼子菜属
形态特征:
沉水草本。具匍匐根茎。直立茎纤细,分枝,圆柱形,柔弱,长40-70厘米,直径0.4-0.5毫米。叶二型,互生,花序梗下对生;沉水叶线形,无柄,长2.5-5厘米,宽0.8-1.2毫米,全缘,先端渐尖或具小尖头,叶脉3条,中脉明显,侧脉纤细,横脉略斜出;浮水叶矩圆形或椭圆形,长0.6-1.2厘米,宽4-7毫米,全缘,先端急尖,基部圆钝,具5-7脉,叶柄多长于叶片,或与之等长;托叶膜质,抱茎,先端钝圆,多脉,早落。休眠芽质硬,形瘦小,钻状,仅1-2枚特化叶,长0.5-0.8厘米,径约0.2毫米。穗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序梗略粗于茎,长1-1.5厘米,具花3-4轮;花小,被片4,绿色,基部有1小凸起;雌蕊4枚。果实扁球形,长约1.5毫米,宽约1.2毫米;喙短,长约0.3毫米;背部具明显的3脊,中脊翅状,有细波齿,腹面中部亦略凸起,基部具长约0.2毫米的尾状凸起。花果期4-6月。
生长习性:
生于湖泊、池塘、沟渠中。
繁殖培育:
园林用途:
-
非洲紫罗兰
植物学史1892年由非洲德国殖民地的德国男爵保罗发现原生种,并将种子寄回德国,给同样喜好园艺的父亲在德国种植。1893年第一次在德国花展中亮相时,被喻为最有趣的植物。形态特征全株有毛;叶基部簇生,稍肉质,叶片圆形或卵圆形,背面带紫色,有长柄。花
-
网果珍珠茅
基本信息中文学名:网果珍珠茅拉丁学名:ScleriatessellataWilld.门:被子植物门纲:单子叶植物纲目:莎草目科:莎草科属:薹草属形态特征无根状茎,具须根
-
苇谷草
苇谷草拉丁学名Pentanemaindicum(L.)Ling.别称草金沙,止血草。一年或二年生草本,高达1米。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桔梗目Campanul
-
峨眉唐松草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全部无毛。根状茎短,生出多数细长的须根。茎高50-80厘米,分枝。基生叶1,和茎下部叶均具长柄,为三回三出复叶;叶片长16-25厘米;小叶坚纸质,顶生小叶倒卵形、菱状倒卵形或宽卵形,长3-6.8厘米,宽2-5厘米,顶端圆形,基部宽楔形,三浅裂,有粗
-
大青树
大青树种名:大青树学名:FicushookerianaCorner别名:科:桑科属:榕属产地分布:国内分布:产广西、云南(北达昆明、大理一线,海拔600-1800(-2200)米)、贵州(兴义)、多生于石灰岩石山地或栽于寺庙
-
东北小金发藓
产地分布分布于吉林长白山区,亚洲东部。形态特征形大,粗壮,稀疏丛生,暗绿色或黄褐色。茎长10-25厘米,单一,直立,稀分枝,仅基部密生假根,下部裸露无叶,中部有小鳞叶,渐上叶片渐大,密集丛生。叶干燥时皱缩或卷曲,潮湿时伸展,下部阔卵形,内凹,上
-
龙州榕
产地分布国内分布:我国仅野生于广西(龙州),广州有栽培。国外分布:越南北部也有(模式产地)。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生长于海拔300米的地区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
-
四川独蒜兰
学名:PleionelimprichtiiSchltr.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微子目Microspermae兰科Orchidaceae兰亚科Subfam.Orchido
-
中华盆距兰
形态特征茎茎匍匐状,细长,长10-20厘米或更长,粗约2毫米。叶叶绿色带紫红色斑点,二列,彼此疏离,互生,与茎交成90度角而伸展,椭圆形或长圆形,长1-2厘米,宽5-7毫米,先端锐尖并且稍3小裂,基部具极短的柄。花
-
秀丽野海棠
产地分布湖南、江西、安徽、浙江、福建、广东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