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裂银叶菊
细裂银叶菊(Seneciocinerariacv.SilverDust.)是银叶菊的一个品种。银叶菊又名雪叶菊,为菊科千里光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多分枝,叶一至二回羽状分裂,正反面均被银白色柔毛,头状花序单生枝顶,花小、黄色,花期6~9月。银叶菊喜凉爽湿润、阳光充足的气候和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或富含有机质的粘质壤土。银叶菊原产南欧,现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银叶菊是重要的绿地花卉,观赏期较长,可从3月一直延续到8月,是“五一”的重要花坛用花,也可盆栽观赏。
- 拉丁名
- Senecio cineraria cv. Silver Dust.
- 别名
- 狐尾天门冬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合瓣花亚纲
- 目
- 桔梗目
- 科
- 菊科
- 种
- 银叶菊
- 亚科
- 芹亚科
- 族
- 阿米芹族葛缕子亚族阿米芹族九棱类与真型类
- 属
- 千里光属
- 类型
- 草本类
与细裂银叶菊相似植物
形态特征
银叶菊又名雪叶菊,为菊科千里光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多分枝,高度一般在50~80厘米,叶一至二回羽状分裂,正反面均被银白色柔毛,头状花序单生枝顶,花小、黄色,花期6~9月,种子7月开始陆续成熟。其银白色的叶片远看像一片白云,与其他色彩的纯色花卉配置栽植,效果极佳,是重要的花坛观叶植物。
细裂银叶菊为银叶菊的一个品种,株高比银叶菊矮。
生长环境
银叶菊喜凉爽湿润、阳光充足的气候和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或富含有机质的粘质壤土。生长最适宜温度为20℃~25℃,在25℃时,萌枝力最强。
分布范围
银叶菊原产南欧,较耐寒,在河北南部、长江流域能露地越冬。适宜地区:华东地区,华南地区,西南地区。
栽培技术
繁殖技术
常用种子繁殖。一般在8月底、9月初播于露地苗床,约半个月左右出芽整齐,苗期生长缓慢。待长有4片真叶时上5寸盆或移植大田,翌春再定植上盆。生长期间可通过摘心控制高度,增大植株蓬径。银叶菊喜肥,上盆1~2周后,应施稀薄有机肥或用0.1%的尿素和磷酸二氢钾喷洒叶面,以后每周一次,栽培中较少发生病虫害。
也可扦插繁殖。剪取10厘米左右的嫩梢,去除基部两片叶,在生根营养液中浸泡30分钟左右,再插人珍珠岩与蛙石混合的扦插池中,进行全光照喷雾,约20天左右可形成良好根系。但在高温高湿时扦插不易成活。通过比较发现,扦插苗长势不如播种苗,蓬径不大,植株较矮。
栽培方法
播种时间:8月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元旦上市的7月下旬播种,春节上市的8月上中旬播种。发芽适温20~2℃。播种量,种子每克4000粒左右,每平方米播1克,约可育成苗3000株。盖籽深度,3~4mm。播后15~20天出苗。
育苗:苗床播前或播后盖种前要浇足水。播后浇水要喷细雾或隔遮阳网喷浇;出苗时间较长,出苗前要保持苗床湿度;出苗前为保湿降温可在苗床上方盖网遮荫,晚播的出苗后必须全光照管理;幼苗生长较慢,注意勤施水肥。
分苗:3~4片真叶时分苗。用10x8cm钵,分苗土为2/3堆肥土+1/3熟木屑345%复合肥。分苗栽深平子叶。分苗时应剔除细弱苗、高脚苗。分苗后用40%遮阳网遮荫4-5天,早盖晚揭,缓苗后全光管理(7、8月早播的由于分苗醒棵后气温尚高,光线强烈,遮荫要达10-15天)。苗期施肥3-4次;肥料为浓度0.8-145%高浓复合肥或尿素,或稀释15倍左右的饼肥水。
上盆:一般在翌年开春后6-7叶时上盆,盆径14-16cm。盆土为堆肥土:腐熟木屑=3:1,另加复合肥1kg/m3,上盆深度为略过原土坨。为增加分枝,上盆前后可摘心一次。如用于组合盆栽,拉钵一次(每两排钵抽出一排另放)8-9叶时拼栽。
浇水与施肥:上盆后的浇水应把握“见干见湿”的原则,即两次浇水之间必须有一个盆土变干的过程。干的程度以土表发白为准。银叶菊有较强的耐旱能力,所以冬季从控制株高、提高抗寒性、降低湿度预防病害等考虑,保护地栽培条件下银叶菊的浇水总体上要适度偏干。银叶菊较喜肥,上盆两个星期后,每10天左右施肥一次,以氮肥为主,冬季间施1-2次磷、钾肥。肥料用尿素和45%三元复合肥,浓度1-1.5‰左右(前期稍淡,旺长期稍浓)。或用0.1%的尿素和磷酸二氢钾喷洒叶面,由于银叶菊是观叶花卉,成株的浇水施肥注意不要沾污叶片,尽量点浇,勿施浓肥。
病虫害防治
叶斑病,可交替喷洒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65%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柔水通1500~3000倍液。茎腐病,可在发病期喷施70%可湿性粉剂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柔水通1500~3000倍液或50%苯来特1000倍+柔水通1500~3000倍液进行防治。
苗床偶有地下害虫危害。
主要价值
银叶菊是重要的绿地花卉,观赏期较长,可从3月一直延续到8月,是“五一”的重要花坛用花。与红色花卉相配置,形成大色块,效果更好。也可盆栽观赏,其绒绒的银色,给人以清新雅洁的感觉。
-
驴耳朵草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可达60cm。叶子长5-12cm,宽2-8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或有波状齿;上部叶渐小,全缘,基生叶与下部叶有1-2.5cm的叶柄。分布范围分布全国,但以北方为多。主要价值来源菊科风
-
桂圆菊
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节间长(1)2-6厘米;叶卵形,宽卵圆形或椭圆形,长3-5厘米,宽0.6-2(2.5)厘米,顶端短尖或稍钝,基部宽楔形至圆形,全缘,波状或具波状钝锯齿,侧脉细,2-3对,在下面稍明显,两面无毛或近无毛,叶柄长3-15毫米,被短毛或近无毛。头状
-
波斯菊
形态特征波斯菊是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高1-2米。根纺锤状,多须根,或近茎基部有不定根。茎无毛或稍被柔毛。叶二次羽状深裂,裂片线形或丝状线形。头状花序单生,径3-6厘米;花序梗长6-18厘米。总苞片外层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近革质,淡绿色,具深紫色条纹,上端长狭尖,较内层与内
-
多裂蒲公英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根颈部密被黑褐色残存叶基,叶腋有褐色细毛。叶线形,稀少披针形,长2-5厘米,宽3-10毫米,羽状全裂,顶端裂片长三角状戟形,全缘,先端钝或急尖,每侧裂片3-7片,裂片线形,裂片先端钝或渐尖,全缘,裂片间无齿或小裂片,两面被蛛丝状短毛,叶基有时显紫红色。花葶
-
红花
形态特征红花是一年生草本。高(20)50-100(150)厘米。茎直立,上部分枝,全部茎枝白色或淡白色,光滑,无毛。中下部茎叶披针形、披状披针形或长椭圆形,长7-15厘米,宽2.5-6厘米,边缘大锯齿、重锯齿、小锯齿以至无锯齿而全缘,极少有羽状深裂的,齿顶有针刺,针刺长1-1
-
红果黄鹌菜
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根细,生多数细根与须根。茎单生,直立,全茎多分枝,分枝伞房圆锥花序状或仅上部伞房圆锥状花序状分枝,分枝纤细,全部茎枝无毛。基生叶全形倒披针形,长6厘米,宽3厘米,大头羽状全裂,有长达5厘米的叶柄,顶裂片宽卵状三角形或三角状戟形,顶端急尖
-
棉茵陈
形态特征白蒿,学名茵陈蒿,别称茵陈或绵茵陈。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高达1米,多分枝。茎生叶,羽状全裂,裂片丝状,有灰白色细柔毛,头状花序,密集成圆锥形花丛,秋季开花,总苞片三四层,卵形;花绿黄色,瘦果长圆形,无毛。根繁殖,全草有香气。棉茵陈多卷曲呈绒团状。灰绿色
-
灰果蒲公英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叶狭披针形,长7-12厘米,被疏柔毛或几无毛,边缘羽状深裂,具齿,少数外叶近全缘,每侧裂片(3-)4-6片,裂片平展或倒向,狭三角形或近线状披针形,全缘,顶端裂片狭戟形或长圆状披针形,先端尖,全缘。花葶长于叶,高10-25厘米,无毛或上端有蛛丝状毛;头状花
-
大丽花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有巨大棒状块根。茎直立,多分枝,高1.5-2米,粗壮。叶1-3回羽状全裂,上部叶有时不分裂,裂片卵形或长圆状卵形,下面灰绿色,两面无毛。头状花序大,有长花序梗,常下垂,宽6-12厘米。总苞片外层约5个,卵状椭圆形,叶质,内层膜质,椭圆状披针形
-
清明菜
入药部位嫩茎叶或地上部分。性味味甘,性平。归经归肺经。功效祛风解表,化痰止咳。主治用于咳嗽多痰,气喘,感冒,蚕豆病,筋骨疼,白带异常,痈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