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薹草
喜马拉雅薹草的相关资料,来自于网络内容整理而来,更多植物信息,尽在花探网。
- 拉丁名
- Senecio cineraria cv. Silver Dust.
- 别名
- 狐尾天门冬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合瓣花亚纲
- 目
- 桔梗目
- 科
- 菊科
- 种
- 银叶菊
- 亚科
- 芹亚科
- 族
- 阿米芹族葛缕子亚族阿米芹族九棱类与真型类
- 属
- 千里光属
- 类型
- 草本类
与喜马拉雅薹草相似植物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喜马拉雅薹草
拉丁学名:CarexnivalisBoott
门:被子植物门
纲:单子叶植物纲
目:莎草目
科:莎草科
属:薹草属
形态特征
根状茎具匍匐茎。秆高20-40厘米,三棱形,基部具紫红色的叶鞘。叶短于秆,宽6-7毫米,平张,顶端渐尖。苞片下部的叶状,顶端渐狭成尾尖,具短鞘,上部的鳞片状。小穗3-5个,近等高,长2-3.5厘米,圆柱形,暗紫红色,顶生1-2个雌雄顺序或雄性,无柄,下部3个雌性,具细柄。雌花鳞片披针形或长圆形,长4-5毫个雌雄顺序或雄性,无柄,下部3个雌性,具细柄。雌花鳞片披针形或长圆形,长4-5毫米,暗紫红色,背面中间黄绿色,具1脉,顶端具短尖。果囊长于鳞片,椭圆形或卵形,扁三棱形,长5-6毫米,暗紫红色,仅基部色淡,纸质,无毛,无脉,基部具极短的柄,顶端急缩成短喙,喙口膜质,斜截形,具2齿。小坚果疏松地包于果囊中,长圆形或椭圆形,长约2.5毫米,基部具长柄;花柱基部不增粗,柱头3个。花果期6-7月。
产地分布
产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西藏西部;生于云杉林间草地或高山灌丛草地,海拔3500-5200米。分布于锡金、尼泊尔、克什米尔地区、中亚地区、阿富汗、喀喇昆仑山区。
-
枣树
形态特征落叶小乔木,稀灌木,高达10余米;树皮褐色或灰褐色;有长枝,短枝和无芽小枝(即新枝)比长枝光滑,紫红色或灰褐色,呈之字形曲折,具2个托叶刺,长刺可达3厘米,粗直,短刺下弯,长4-6毫米;短枝短粗,矩状,自老枝发出;当年生小枝绿色,下垂,单生或2-7个簇生于短枝上。
-
圆齿瓦韦
形态特征:植株高达25厘米。根状茎长而横走,密被鳞片;鳞片阔卵状披针形,短渐尖头,粗筛孔,透明,边缘具长锯齿,褐色。叶疏生;叶柄长6-7厘米,禾秆色,光滑;叶片呈戟形,长10-14厘米,上部边缘具深波状圆齿,干后灰绿色,近纸质,光滑。主脉粗壮,下面圆形隆起,小脉不显。孢子囊群大,
-
树头芭蕉
形态特征植株高6~12米,无蜡粉。假茎胸径15~25厘米,淡黄色,带紫褐色斑块。叶片长圆形,长1.8~2.5米,宽60~80厘米,基部心形,叶脉于基部弯成心形;叶柄细而长,有张开的窄翼,长40~60厘米。花序下垂,序轴无毛;苞片外面紫黑色,被白粉,内面浅土黄色,每苞片内有花2
-
平叶酸藤子
平叶酸藤子基本信息学名Embeliaundulata(Wall.)Mez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报春花目Primulales紫金牛
-
法国梧桐
产地分布原产地:17世纪,在西班牙,一球悬铃木(又叫美桐)和三球悬铃木(又叫法桐)种植在一起,经常出现杂交种子,落地后自然生长起来。因为是杂交,没有原产地。在欧洲广泛栽培后,法国人把它带到上海,栽植在法租界的霞飞路上(今淮海中路一带作为行道树),因此在中国被称作法国梧桐。分布
-
光千金藤
产地分布我国产云南南部(西双版纳)和广西西北部(隆林);分布于广西西北部。孟加拉、爪哇向南至澳大利亚和波里尼西亚等地也有。形态特征藤本,除花序和花被短柔毛外全株无毛。叶纸质,三角状近圆形至近圆形,长5—12厘米或稍过之,宽与长近相等,上面稍光亮
-
日本榧树
学名Torreyanucifera(L.)Sieb.etZucc裸子植物门Gymnospermae松杉纲Coniferopsida红豆杉目Taxales红豆杉科Taxaceae榧树族Trib.Torreyeae
-
密花滇紫草
密花滇紫草基本信息学名OnosmaconfertumW.W.Smith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管状花目Tubiflorae紫草科B
-
普兰小檗
种名:普兰小檗学名:BerberispulangensisYing别名:科:小檗科属:小檗属产地分布:产于西藏形态特征:常绿灌木,高约1.2米。枝圆柱形,淡黄色,光滑无毛;节间长5-10毫米,茎刺
-
芨芨草
种名:芨芨草学名:Achnatherumsplendens(Trin.)Nevski别名:科:禾本科属:芨芨草属产地分布:在我国北方分布很广,从东部高寒草甸草原到西部的荒漠区,以及青藏高原东部高寒草原区均有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