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鞘薹草
红鞘薹草的相关资料,来自于网络内容整理而来,更多植物信息,尽在花探网。
- 类型
- 草本类
与红鞘薹草相似植物
红鞘薹草种名:红鞘薹草
学名:CarexerythrobasisLevl.etVant.
别名:
科:莎草科
属:薹草属
产地分布:
国内分布:产于吉林(长白山)。国外分布:俄罗斯(远东地区)及朝鲜也有分布。
形态特征:
根状茎短。秆密丛生,侧生,高12-25厘米,纤细,扁三棱形,稍粗糙,基部具紫红色或深紫色无叶片的鞘。叶稍短于秆,花后略延长,平张,宽2-4毫米,柔软,基部的宿存叶鞘紫红色或深紫色。苞片佛焰苞状,苞鞘绿色带紫红色或深紫色,下部的苞片顶端具短苞叶,上部的呈刚毛状。小穗3-4个,下部的1枚疏远,通常自秆的基部以上生出,其余的彼此接近;顶生的1个雄性,通常高出其下的雌小穗,圆柱形,长7-10毫米;侧生小穗为雌性,长圆形,长2-3毫米,具10余朵疏生的花;小穗柄坚挺,下部的1枚甚长,其余的较短,略伸出苞鞘外。雄花鳞片长圆形,长2.5-3毫米,顶端急尖,具短芒,膜质,淡黄褐色;雌花鳞片长圆形,长2.5-3毫米,顶端圆或截形,有0.8-1毫米长之芒,中间绿色,有3条脉,两侧淡褐色,膜质。果囊稍于鳞片,椭圆形,三棱形,长约4毫米,纸质,淡黄色,疏被短柔毛,除具二侧脉外,余无脉,基部渐狭成长柄,顶端收缩成短喙,喙口微凹。小坚果椭圆形,三棱形3毫米,淡黄色,基部具短柄,顶端收缩成短喙;花柱基部不增粗,柱头3个。
生长习性:
繁殖培育:
园林用途:
-
黄花水龙
基本信息学名Ludwigiapeploides(Kunth)Kaven别名卵叶水丁香(台湾植物志)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
-
藏滇还阳参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短,偏斜或垂直,生多数细根。茎直立,高约40厘米,单生或3-6个茎成簇生,裸露或几裸露,近基部被白色稀疏短柔毛或几无毛,不分枝或少分枝,分枝细长或短,全部分枝被多细胞节毛,小花序梗被稠密或稀疏的多细胞节毛或头状具柄的短腺毛并兼被白色蛛丝状柔毛。基生叶
-
软毛黄杨
形态特征灌木,高约3米;枝亚圆柱形,小枝近四棱形,直径约2毫米,被短柔毛。叶革质,卵形、长圆形或椭圆形,稀长圆状披针形,长3-5厘米,宽1.2-1.8(-2)厘米,先端圆或钝,稍有凹口或有小尖凸头,基部急尖或阔楔形,边缘微下曲,两面被绒状短柔毛,后近无毛,叶面暗淡或稍光亮,背
-
高雄钝果寄生
学名:Taxilluspseudochinensis(Yamamoto)Danser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檀香目Santalales
-
蔓五月茶
形态特征蔓五月茶是大戟科、五月茶属的灌木,高2米,蔓延性;枝条细长,幼时被短柔毛,老时毛被脱落。叶片膜质,椭圆形至倒披针形,长9-13厘米,宽3.5-4.5厘米,顶端急尖,基部楔形或宽楔形;叶背中脉被短柔毛至无毛,侧脉每边7-8条,疏离;叶柄长3-6毫米,被短柔毛;托叶线形或
-
金叶皂角
形态特征金叶皂角,枝无刺,互生羽状复叶,小叶卵形至卵状披针形,幼叶金黄色,夏季成熟的叶片黄绿色,秋季则转为金黄色。总状花序腋生,花后不结果实。金叶皂角混交林发展趋势例如金叶皂角与泓森槐、杨树混交林,可以充分利用空间和营养面积,能较好地发挥防护效益,可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改
-
毛山猪菜
毛山猪菜基本信息学名Merremiahirta(L.)Merr.别名九里草、五月艾(广东),万丈丝(广西),毛茉栾藤(广州植物志),宿苞山猪菜(海南植物志)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
点纹十二卷
形态特征为多年生常绿多肉植物,植株矮小,无明显的地上茎,叶片紧密轮生在茎轴上,呈莲座状。顺三角状披针形,先端锐尖,截面呈"V"字形,暗绿色,无光泽,上面密布凸起的白点。总状花序从叶腋间抽生,花梗直立而细长,花极小,蓝紫色,花尊筒状,花瓣外翻,春末夏初开花。
-
足茎毛兰
学名:Eriacoronaria(Lindl.)Rchb.f.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微子目Microspermae兰科Orchidaceae兰亚科Subfam.Orch
-
紫花络石
形态特征粗壮木质针形或倒卵形或长椭圆形,长8-15厘米,宽3-4.5厘米,先端尖尾状,顶端渐尖或锐尖,基部楔形或锐尖,稀圆形;侧脉多至15对,在叶背明显;叶柄长3-5毫米。聚伞花序近伞形,腋生或有时近顶生,长1-3毫米;花梗长3-8毫米;花紫色;花蕾顶端钝;花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