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纹薹草
横纹薹草的相关资料,来自于网络内容整理而来,更多植物信息,尽在花探网。
- 别名
- 大良姜、山姜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姜亚纲
- 目
- 姜目
- 科
- 姜科
- 种
- 大高良姜
- 亚科
- 姜花亚科
- 属
- 山姜属
- 类型
- 草本类
与横纹薹草相似植物
种名:横纹薹草
学名:CarexnugataOhwi
别名:
科:莎草科属:薹草属
产地分布:
国内分布:产安徽、福建。国外分布:分布日本。
形态特征:
根状茎短,具匍匐茎。秆侧生,高20-50厘米,纤细,钝三棱形,平滑,基部叶鞘稍分裂成纤维状。叶与秆近等长或稍短于秆,宽2-4(5)毫米,平张,边缘粗糙,无毛,干后有的为淡黄褐色。苞片叶状,长于小穗,具鞘,鞘长0.5-2.5厘米。小穗4-5个,上部的接近,下部的远离,顶生小穗雄性,线状圆柱形,长1-2厘米,宽1.5-2毫米,小穗无柄或具短柄,超出其下的雌小穗;侧生小穗雌性,线状圆柱形,长1.5-2.8厘米,宽2-2.5毫米,花较密,小穗柄包藏于苞鞘内或稍伸出。雄花鳞片椭圆形,长3.5-4毫米,黄白色或淡黄色,中脉绿色,顶端钝或具小短尖;雌花鳞片长圆形,顶端楔形,具小短尖,长2.5-3毫米,黄白色,中间绿色,具1脉。果囊长于鳞片,菱状长圆形,钝三棱形,长约3缍米,薄膜质,淡绿色,无毛,具多条脉,中部以下渐狭成0.5毫米长的喙,喙圆锥状,喙口具2小齿。小坚果紧包于果囊中,长圆形,长约2毫米,基部具短柄,各棱面上下凹陷,中间形成一肋,棱上不凹陷,顶端收缩成环盘;花柱短,基部稍膨大,柱头3个。花果期5月。
生长习性:
生于山坡林缘,路边。
繁殖培育:
园林用途:
-
白花地蚕
形态特征这一变种与原变种不同在于花白色;萼齿披针状三角形,长3毫米,先端具刺尖头,多少反折;叶缘具粗大圆齿状锯齿。产广西东北部,广东北部,湖南南部;生于亚热带阔叶林下,海拔约600米。模式标本釆自广西全州。
-
散柱茶
种名:散柱茶学名:CamellialiberistylaChang别名:科:山茶科属:山茶属产地分布:产于云南文山、砚山及新平等地。
-
月月竹
形态特征秆直立,节间圆筒形,但分枝一侧下部扁平,中空,无毛,长达38厘米,箨环隆起,初时具黄棕色向下的繸毛,秆环微隆起。秆芽3枚,但具l枚共同的先出叶,每节起初分枝3枚,后期因次生枝发生可为5~11枚,斜展。秆箨宿存性,竹高2~4.5m,径0.8~2.0cm,节间长15~30
-
茶条槭
形态特征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5-6米。树皮粗糙、微纵裂,灰色,稀深灰色或灰褐色。小枝细瘦,近于圆柱形,无毛,当年生枝绿色或紫绿色,多年生枝淡黄色或黄褐色,皮孔椭圆形或近于圆形、淡白色。冬芽细小,淡褐色,鳞片8枚,近边缘具长柔毛,覆叠。叶纸质,基部圆形,截形或略近
-
云南野海棠
产地分布:云南东北部、四川东南部形态特征:草本或亚灌木,高约30厘米;茎四棱形,幼时密被微柔毛,以后脱落,通常上部分枝。叶片纸质,长圆状卵形或近椭圆形,顶端短渐尖,基部圆形或微心形,长6.5-11厘米,宽2.5-4.3厘米,边缘具密细锯齿,齿尖具刺毛,
-
钩距虾脊兰
产地分布产安徽(黄山)、浙江(龙泉、遂昌、开化、镇海等)、江西(永修、德兴等)、台湾(北部山地)、湖北(鹤峰、合丰、兴山一带)、湖南(桑植、新宁、龙山)、广东北部和西南部(乳源、信宜)、香港、广西(钟山、融水、全州)、四川西南部(雷波)、贵州(梵净山、雷山、凯里)和云南东南部
-
五台山薹草
基本信息中文学名:五台山薹草拉丁学名:CarexmontiswutaiiT.Koyama门:被子植物门纲:单子叶植物纲目:莎草目科:莎草科属:薹草属形态特征根状茎未见。
-
澜沧球兰
澜沧球兰基本信息学名HoyalantsangensisTsiangetP.T.Li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捩花目Contortae
-
金雀儿
分布范围原产欧洲、亚洲西部、中部(我国新疆),常见于栽培。形态特征灌木,高80-250厘米。枝丛生,直立,分枝细长,无毛,具纵长的细棱。上部常为单叶,下部为掌状三出复叶;具短柄;托叶小,通常不明显或无;小叶倒卵形至椭圆形全缘,长5-15毫米,宽
-
饭甑青冈
学名:Cyclobalanopsisfleuryi(Hick.etA.Camus)ChunexQ.F.Zheng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山毛榉目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