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草
长生草是对景天科长生草属(学名:Sempervivum)植物的统称。长生草属植物主要分布于欧亚大陆,易群生,耐寒,较耐晒,不耐湿热,适宜作为岩石花园的点缀植物。在其原生地欧洲常生长在高山的石缝中和屋顶上。中国市面上较常见的种包括:观音莲、草莓羊绒、橘球、紫牡丹、蛛丝卷绢等。长生草属植物均为一次结实植物,花期一般在6-8月。每个莲座都只能开一次花,花剑从生长点伸出,开完花的莲座会死亡。
- 拉丁名
- Sempervivum
- 别名
- ;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五桠果亚纲
- 目
- 虎耳草目
- 科
- 景天科
- 种
- 荠菜
- 亚科
- 长生草亚科
- 族
- 独行菜族
- 属
- 长生草属
- 类型
- 草本类
与长生草相似植物
生长环境
长生草为高山型多肉植物,喜阳光充足和凉爽干燥的环境,适合酸性、中性、碱性各种土壤,除夏季高温时适当遮荫、避免烈日曝晒外,其他季节都要阳光充分,冬季节制浇水,能耐-20℃的低温。在夏季高温和冬季寒冷时植株都处于休眠状态。气候较为凉爽的春、秋季节是其主要生长期,要求有充足的阳光,如果光照不足会导致株型松散,不紧凑,影响其品相和观赏,而在光照充足处生长的植株,叶片肥厚饱满,株型紧凑,叶色靓丽,看上去非常美观。
分布范围
长生草原产西班牙、法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的山区和巴尔干半岛北部。具体分布地区有:摩洛哥,伊朗,伊比利亚半岛山脉,阿尔卑斯山脉,喀尔巴阡山脉,巴尔干山脉,土耳其,亚美尼亚,撒哈拉沙漠北部,高加索山脉等地区。
分类争议
长生草属的主要分类争议是此属与神须草属(Jovibarba)的划分问题。神须草属与长生草属形态十分相近,但最明显的区别是:神须草的花瓣是6枚,偶尔7枚,而长生草则是8~18枚;神须草的花是黄白色、钟形的,而长生草的花是粉色系、星形的。未开花植株的区别为:长生草会在偏莲座底部处的叶腋长出侧芽繁殖;而神须草的侧芽生长部位靠近叶心,看起来像是从叶心分裂出来的,即使有些种类的侧芽生长部位偏下,但神须草的侧芽都是球形,比长生草幼株更小、叶片排列更紧凑。除了外形上的差异,一些主张将神须草属独立的学者的主要根据则为二者的染色体基数。
然而,即使长生草属与神须草属概念内的物种有一定差异,基于分子研究成果的被子植物系统发育分类网站还是支持将神须草降为长生草属的异名,即不支持前者从后者中拆分。
栽培技术
繁殖方法
长生草的繁殖主要有三种方式:
1.扦插:可在生长季节将大莲座周围的小莲座取下,有根的直接上盆,无根者晾几天等伤口干燥后再栽种;还可将走茎前端的小莲座剪下,晾几天后,在沙土或蛭石中扦插,插后保持介质稍湿润,很容易生根。
2.叶插:虽然也能成活,但成功率较低,并不适用于长生草属内的植物。
3.种子繁殖:如果能采集到种子,可利用种子进行繁殖。在早春播种于冷床中,温度为10℃时通常需要2-6个星期发芽,到幼苗足够大时,移栽入盆但是种子繁殖的幼苗生长缓慢。许多长生草新品种也都是通过杂交播种得到的。
管理养护
浇水掌握“不干不浇,浇则浇透”,避免长期积水,以免造成烂根,但也不能过于干旱,否则植株虽然不会死亡,但生长缓慢或完全停滞,肉质叶叶色暗淡,缺乏生机。每20天左右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或低氮高磷钾的复合肥。冬季夜间温度不低于5℃,白天在15℃以上,植株能继续生长,可正常浇水,并适当施肥;如果控制浇水,使植株休眠,也可耐0℃的低温。
长生草不耐热,5月以后随着温度的升高,植株生长逐渐停止,进入夏季休眠期,可放在荫棚下或其它无直射阳光处养护,注意通风良好,停止施肥,控制浇水,防止雨淋,特别是长期雨淋,以免因闷热、潮湿、土壤积水导致植株腐烂。
每1~2年的春季或秋季翻盆一次,翻盆时对根系进行修剪,剪去枯根或过长的老根,盆土要求疏松肥沃,具有良好的排水透气性,可用腐叶土或草炭土、粗沙或蛭石各一半,并掺入少量的骨粉等钙质材料,混匀后使用。由于土壤是湿润的,新栽的植株不必浇太多的水,保持其半干状态,以利于根系的恢复。
病虫防治
长生草的主要病虫害有叶斑病和锈病,在发病初期可用50%的萎锈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洒;栽培环境闷热潮湿则会引起植株腐烂,除加强通风,改善栽培环境外,还可在夏季高温时经常喷洒多菌灵等抗菌药物进行防治。其虫害有粉虱和黑象甲,可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杀。
植物文化
人类认识长生草已经有千年之久公元前四世纪,希腊博物学家了解命名了这种植物。
公元后一世纪,一个罗马医生和两个博物学家描述的一种常青树,很可能指的就是这种肆意生长在墙壁和屋顶上的植物。
古罗马时代,罗马人都在家门口种植长生草,保佑他们不受雷击,他们认为这些植物可以给他们神力。
主要价值
长生草和其他景天科的植物一样,主要用途是观赏。这种植物在国内相对景天科植物尚比较冷门,虽然观音莲、大红卷绢、蛛丝卷绢等常见品种在市场上出现率很高,一些更具特点、颜色株型更为靓丽的品种却很少被多肉植物栽培者所了解。
大多数品种的长生草会随着季节、气温、光照的变化而呈现出很大的颜色、外形变化,这也是长生草的一大魅力所在。不同品种的长生草各具特色,比如一些叶尖有蛛丝状白色绒毛或叶面被绒毛覆盖的品种就很受栽培者欢迎。一些栽培者会将长生草种植在枯木上石头上,以衬托长生草莲座状排列叶片形成的独特纹理和颜色质感,但使用较为普通朴素的花盆也同样很容易搭配出韵味。而且,不同品种长生草之间的养护方法差异较小,所以即使将多种不同品种的长生草种在一起也无碍,将外形迥异的长生草混栽也常能呈现意想不到的美丽。
-
东云
形态特征首次描述无茎。叶片多数,呈莲座状紧密排列;叶厚,乳绿色,基部很宽,前端渐狭,叶尖锐利。花浅红色。形似小型的龙舌兰。扩充描述全株光滑无毛。完全无茎。叶15-20枚,呈莲座状紧密排列,卵形,长1.5-2英寸(*约合3
-
紫羊绒
形态特征紫羊绒生长速度一般,为多年生植物,紫羊绒为聚伞花序,花浅黄色,异株授粉,不过紫羊绒不容易开花,家庭室内养殖几乎看不见开花。紫羊绒为亚灌木,分枝较多多,叶片生长在茎端和分枝顶端集合成莲座叶盘,叶片长倒卵形,植株容易群生。新生叶片为翠绿色,叶盘中心碧玉色,慢慢过渡为紫红色
-
魔南景天
简介生活习性:冬雨夏旱,土壤为火山灰,排水快,肥力高。繁殖方法:用分株或扦插。栽培要点:夏季深度休眠,要适当遮阴或者直接移到阴凉通风处。非常怕闷热,比很多生石花属种类更难度夏。可加强通风,停止浇水,并尽量降低环境与盆土温度。平时用浅盆种植,培养土宜肥沃,但排水要畅快,最好找些
-
雪美人
形态特征叶片覆盖着厚厚的白色霜粉,与拟石莲花属的雪莲(Echeverialaui)十分相似,因此得名“雪美人”。冬季,雪美人会从叶片之间伸出蝎尾状聚伞花序,开出橙粉色的五瓣花朵。生长环境雪美人是较易养护的品种。春秋季节为生长期,应尽量给足充分光
-
白菊
形态特征茎长5-26,宽(1.5-)12-20毫米。株径8-51毫米,叶8-19枚,易群生,多年生植株垫状,达57头。叶三角形至三角形卵形,长(6-)9-25毫米,宽5-13毫米,尖锐,覆厚白霜。日照充足且有一定温差的环境下叶前段变红。花序覆白霜,通常有2(-5)根无分枝或分
-
新玉缀
形态特征叶片不弯曲,叶端圆形,长度约1.5㎝,有点像米粒,一粒粒表面幅度基本无曲折,叶表有一层薄薄的白粉,浇水时要浇在土上,尽量不要浇到它的叶片,白粉容易因为浇水、碰触而脱落。叶片不会张开呈花状,不去扒拉叶子,极易掉落,稍微用力就掉。叶子会长成长长的一条,叶片包裹着枝条呈现一
-
黑王子锦
形态特征多年生肉质草本植物,植株具短茎,肉质叶排列成标准的莲座状,生长旺盛时其叶盘直径可达20cm,单株叶片数量可达百余枚。叶片匙形,稍厚,顶端有小尖,未锦化部分黑紫,锦化部分可能呈不同深浅的黄色或橘红色,某些拉丝锦个体叶片呈银白色,表面凹凸不平。聚伞花序,小花红色或紫红色。
-
细小景天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茎绿色,分枝多。花茎高5-10厘米,下部有不育枝着生,叶对生或3-5叶轮生,倒卵形,长5-15毫米,宽3-5毫米;花茎上部的叶互生,倒披针状线形,长5-20毫米,宽1-2毫米,先端钝。花序聚伞状,有2-3分枝,花疏生,每枝上有3至数花,苞片线形;萼片5,狭
-
塔洛克
生长习性乔伊斯·塔洛克,多年生小型多肉草本植物。植株直立,易生侧芽,且侧芽多,常形成枝繁叶茂的群生株。叶子匙形,或舟形,叶面较平滑,中间略凹陷,叶背面凸起,龙骨不明显,交互对生或轮生,叶端钝,无小尖,全叶披毫毛。5-10月,一般以绿为叶的主色调,叶缘稍有红晕;11月至翌年4月
-
蒂亚
形态特征蒂亚叶片倒卵状楔形,叶片前端三角短尖头,叶背中心凸起,边缘有极短的硬毛刺,紧密排列成莲花状。蒂亚容易从茎干底部分生,形成多分支结构,株幅株高可达20cm,随着生长,下部叶片会逐渐脱落,形成老桩。蒂亚的叶片常规状态下是绿色,但秋冬季节,给予充分光照,蒂亚的叶片会从边缘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