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叶光萼苔
小叶光萼苔的相关资料,来自于网络内容整理而来,更多植物信息,尽在花探网。
- 拉丁名
- Woodsia sinica Ching
- 别名
- 圆羊齿、蜈蚣草、篦子草、石黄皮、天鹅抱蛋、石蛋果
- 门
- 蕨类植物门
- 纲
- 蕨纲
- 亚纲
- 合瓣花亚纲
- 目
- 真蕨目
- 科
- 岩蕨科
- 种
- 肾蕨
- 亚科
- 鸡蛋花亚科
- 族
- 珍珠菜族
- 属
- 岩蕨属
- 类型
- 地被类
与小叶光萼苔相似植物
基本信息
小叶光萼苔,拉丁名为PorellafengiiChenetHatt.,是苔藓植物门苔纲的一种植物。它的植物体大型,密集平铺生长,黄绿色或棕黄色。
形态特征
植物体大型,密集平铺生长,黄绿色或棕黄色,无光泽。茎匍匐,密集2回羽状分枝,长3—10厘米,连叶宽3.5—4.5毫米。叶3列;侧叶2列,覆瓦状排列;背瓣长卵形,长2—2.5毫米,宽1.2—1.4毫米,全缘,腹侧叶缘具狭内卷边,顶端钝圆或微尖,平展或干燥时稍内凹;腹瓣与茎轴平行排列,狭舌形,长0.8—1.0毫米,宽0.2—0.3毫米,全缘,外侧叶缘稍背卷,顶端钝,基部一侧沿茎条裂状下延,下延部分具波状齿。叶细胞圆形或六边形,边缘细胞较小,上部细胞18.6—31.9微米,渐向基部变大,三角体小到中等大。茎腹叶远离着生,紧贴于茎,宽舌形,长1.4—1.5毫米,宽0.8—1.0毫米,上部叶缘平滑,顶端钝圆,基部两侧沿茎条裂状下延,下延边缘具不规则波状齿。雌雄异株。[1]
地理分布
产于贡山独龙江、维西、丽江。
生长习性
生于海拔2400—3500米林下树干上。云南西北部特有种。
-
无毛丑柳
产地分布:产云南。形态特征:本变种与原变种的区别是子房、苞片无毛。花期4月。生长习性:生于山坡或山谷。
-
翅子瓜
形态特征茎粗壮,多分枝,多少具纵棱及槽,无毛。单叶互生,叶片革质,卵状长圆形,长8-16厘米,宽5-10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圆形或稍微凹,全缘,上面平滑,背面网状,两面无毛,侧脉3-4对,弧曲上升,网结,在背面隆起,细脉网状;叶柄长1.5-3厘米,无毛。卷须稍粗,延长,无毛。
-
鱼腥草
-
贡山崖爬藤
产地分布产云南。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生长于海拔1,500米至2,600米的地区,一般生长在山坡崖石和灌丛。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
-
滇桂石斛
学名:DendrobiumguangxienseS.J.ChengetC.Z.Tang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微子目Microspermae兰科Orchidaceae兰亚
-
毛唇鼠尾草
毛唇鼠尾草基本信息学名SalviapogonochilaDiels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管状花目Tubiflorae唇形科Lab
-
台湾青牛胆
种名:台湾青牛胆学名:TinosporadentataDiels别名:科:防己科属:青牛胆属产地分布:仅见于台湾(恒春)。形态特征:稍木质的藤本;茎枝纤细,有直线纹,嫩部被微柔毛。叶纸质,近戟形或
-
斑果黄耆
形态特征植株多年生草本,茎常基部分枝,高10-25厘米,被白色柔毛。叶羽状复叶有11-15片小叶,长2-5厘米;叶柄较叶轴短,稀与叶轴等长,被白色柔毛;托叶膜质,基部互相合生,下部的广卵形,上部的披针形,长3-5毫米,下面被白色柔毛或
-
细叶海南水锦树
形态特征海南水锦树(原变种),灌木,少为乔木,高1-3(-12)米;小枝无毛,淡红褐色,圆柱形或近有棱,稍具条纹。叶革质或近革质,长圆形、长圆状披针形或为椭圆形,长4.5-14.5厘米,宽1.5-5厘米,顶端渐尖,基部圆或楔形,有时偏斜和稍呈心形,两面无毛,干时上面淡绿色,下
-
匍茎榕
产地分布国内分布:产西藏(聂拉木、吉隆)。国外分布:不丹、锡金、尼泊尔有分布。形态特征攀援或匍匍木质藤状灌木;小枝无毛,干后灰白色,具纵槽。叶排为二列,近革质,卵形至长椭圆形,长8-12厘米,宽3-4厘米,先端急尖至渐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全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