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植物 > 地被植物 > 西藏肋毛蕨

西藏肋毛蕨

编辑:阮希音发布时间:2021-02-21 10:36:10

西藏肋毛蕨的相关资料,来自于网络内容整理而来,更多植物信息,尽在花探网。

拉丁名
Pteris angustipinna Tagawa
别名
圆羊齿、蜈蚣草、篦子草、石黄皮、天鹅抱蛋、石蛋果
蕨类植物门
蕨纲
亚纲
合瓣花亚纲
真蕨目
凤尾蕨科
肾蕨
亚科
鸡蛋花亚科
珍珠菜族
细叶凤尾蕨
类型
地被类

与西藏肋毛蕨相似植物

西藏肋毛蕨产地分布:

特产西藏(墨脱,德儿功)。

形态特征:

植株高约1米。根状茎粗壮,直立,与叶柄基部同密被鳞片;鳞片线状披针形,质厚,黑色或褐色。叶簇生;叶柄长约50厘米,粗3~4毫米,红棕色,有光泽,上部与叶轴同被和根状茎的相同但较小的鳞片,鳞片脱落后留下粗糙的痕迹;叶片椭圆披针形,长约50厘米,宽约2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不变狭,下部为三回羽状半裂,上部为二回羽状;羽片约18对,下部的近对生,上部的互生,近平展,相距约5厘米,下部的柄长约2毫米,基部一对羽片与其上一对同形同大,线状披针形,长约12厘米,宽3~3.5厘米,渐尖头,基部近对称而平截,二回羽状半裂;小羽片约15对,椭圆披针形,羽轴下侧的长约2厘米,上侧的长约1.5厘米,宽5~6毫米,钝头并有锯齿,基部近圆形,略与羽轴合生而不下延,互生或近对生,以狭间隔分开,平展,羽状半裂;裂片5~6对,斜展,钝头,近全缘。叶脉羽状,分叉,不达叶缘,下面可见。叶草质,暗绿色,上面疏被有关节的毛,下面光滑;叶轴、羽轴和小羽轴下面密被棕色的泡状鳞片,并混生少数线状披针形的黑色鳞片,叶轴和羽轴上面有狭纵沟并密被有关节的棕色毛。孢子囊群圆形,每小羽片有3~4对,生于小脉近顶部;囊群盖圆形,棕色,膜质,边缘啮蚀状。

生长习性:

生山坡阔叶林中,海拔1750米。

相关植物
  • 月光花

    产地分布暂无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暂无

  • 薄雪万年草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根是须根性。茎茎匍匐生长,接触地面容易生长不定根。叶叶片棒状,表面覆有白色蜡粉。叶片密集生长於茎端,茎部的下位叶容易脱落。花开花期夏季,花朵5瓣星形,花色白略带

  • 倒卵叶山龙眼

    产地分布国内分布:广西西南部、广东西部、海南岛国外分布:越南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

  • 胶质鼠尾草

    基本信息学名SalviaglutinosaL.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管状花目Tubiflorae唇形科Labiatae

  • 直萼黄芩

    直萼黄芩基本信息学名ScutellariaorthocalyxHand.-Mazz.别名紫花地丁(滇南本草),屏风草(云南曲靖),小黄芩(昆明)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

  • 毛叶铁苋菜

    形态特征落叶灌木,高1-4米;嫩枝被灰黄色绒毛或绢毛,小枝红色,无毛。叶膜质,卵形或卵圆形,长3-7(-11)厘米,宽2-3.5(-7)厘米,顶端长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具粗锯齿,两面均被柔毛,下面较密;基出脉3条,侧脉3对;叶柄长1.5-2(-6)厘米,被柔毛;托叶披针形,长

  • 湿生薹草

    种名:湿生薹草学名:CarexlimosaLinn.别名:科:莎草科属:薹草属产地分布:国内分布:产于黑龙江、辽宁。国外分布:也分布于俄罗斯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蒙古、朝鲜、日本以及欧洲和北美。

  • 轮叶芒毛苣苔

    基本信息学名AeschynanthusandersoniiClarke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管状花目Tubiflorae苦苣苔科

  • 蒿子杆

    基础信息学名ChrysanthemumcarinatumScbousb.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桔梗目Campanulales菊科

  • 巨竹

    产地分布广州引种栽培。形态特征新秆节间的上半部被淡棕色毛,老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为优良的食笋竹和观赏竹。病虫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