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剑蕨
西藏剑蕨的相关资料,来自于网络内容整理而来,更多植物信息,尽在花探网。
- 拉丁名
- Pteris angustipinna Tagawa
- 别名
- 圆羊齿、蜈蚣草、篦子草、石黄皮、天鹅抱蛋、石蛋果
- 门
- 蕨类植物门
- 纲
- 蕨纲
- 亚纲
- 合瓣花亚纲
- 目
- 真蕨目
- 科
- 凤尾蕨科
- 种
- 肾蕨
- 亚科
- 鸡蛋花亚科
- 族
- 珍珠菜族
- 属
- 细叶凤尾蕨
- 类型
- 地被类
与西藏剑蕨相似植物
西藏剑蕨产地分布:国内分布:产四川、云南、西藏国外分布:印度也有
形态特征:
植株高约35-40厘米。根状茎长而横走,粗约3毫米,连同叶柄基部密被鳞片;鳞片褐棕色,披针形,尖端渐尖,网眼较密。叶远生,披针形,上部113处最宽,宽约3厘米,尖端渐尖,中部以下渐变狭,并下延几达基部,几无柄;中肋上面隆起,下面明显而不甚隆起。叶干后厚纸质,上面绿色,背面淡绿色,侧脉不见。孢子囊群线从靠近中肋处伸出,斜上,长达2.5厘米,隔丝稀疏散布于孢子囊群中。孢子肾形,具单裂缝。
生长习性:
附生树上或岩石上,海拔2000-3500米。
-
华西蝴蝶兰
学名:PhalaenopsiswilsoniiRolfe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微子目Microspermae兰科Orchidaceae兰亚科Subfam.Orchido
-
总苞草
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秆丛生,直立或基部膝曲,高6-20厘米。叶鞘松弛,无毛;叶舌薄膜质,长0.5-1毫米;叶片线状披针形,长2.5-15厘米,宽2-4毫米,表面稍粗糙或疏被柔毛,背面无毛。圆锥花序穗状,长2-10厘米,直径6-8毫米,下部的小穗簇较上部的疏离,小穗簇下面的苞片长
-
大叶补血草
大叶补血草基本信息学名Limoniumgmelinii(Willd.)Kuntze别名克迷克(巩留),拜赫曼(塔城)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
-
橘草
形态特征:多年生。秆直立丛生,高60-100厘米,具3-5节,节下被白粉或微毛。叶鞘无毛,下部者聚集秆基,质地较厚,内面棕红色,老后向外反卷,上部者均短于其节间;叶舌长0.5-3毫米,两侧有三角形耳状物并下延为叶鞘边缘的膜质部分,叶颈常被微毛;叶片线形,扁平,长15-40厘米,宽
-
基及树
基及树种名:基及树学名:Carmonamicrophylla别名:福建茶科:紫草科属:未知产地分布:产亚洲热带地区,中国广东、海南、广西、福建及台湾形态特征:高1-3m,多分枝。叶互
-
富贵草
形态特征匍匐常绿小灌木,高20~30cm。匍匐状茎,肉质,多分枝,无毛。叶丛状轮生,倒卵形或菱状卵形,先端钝,基部楔形,缘有粗锯齿,叶面革质状,深绿色,叶背浅绿色。穗状花序顶生;花单性,雌雄同株;花细小,白色。核果卵形,无毛。枝铺散,有乳汁。花单生枝顶或数朵组成总状花序。含苞
-
掌裂蒿
掌裂蒿基本信息学名ArtemisiakuschakewicziiC.Winkl.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桔梗目Campanulales
-
正红醉鱼草
简介正红醉鱼草正红醉鱼草图册种名:正红醉鱼草学名:BuddleDavidii‘RoyalRed’别名:科:马钱科属:醉鱼草属特点产地分布我国华东、中南、西南各省
-
李叶绣线菊
形态特征灌木,高达3米;小枝细长,稍有稜角,幼时被短柔毛,以后逐渐脱落,老时近无毛;冬芽小,卵形,无毛,有数枚鳞片。叶片卵形至长圆披针形,长1.5-3厘米,宽0.7-1.4厘米,先端急尖,基部楔形,边缘有细锐单锯齿,上面幼时微被短柔毛,老时仅下面有短柔毛,具羽状
-
抱茎葶苈
学名Drabaamplexicaulis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罂粟目Rhoeadales白花菜亚目Capparine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