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兰耳叶苔
种中文名:巴兰耳叶苔种拉丁名:Frullaniabalansaesteph.科中文名:耳叶苔科科拉丁名:Frullaniaceae属中文名:耳叶苔属
- 拉丁名
- Frullania balansae steph.
- 别名
- /.
- 门
- 蕨类植物门
- 纲
- 薄囊蕨纲
- 亚纲
- 石竹亚纲
- 目
- 水龙骨目
- 科
- 耳叶苔科
- 种
- 白斑凤尾蕨
- 亚科
- 贝叶棕亚科
- 族
- 贝叶棕族
- 属
- 耳叶苔属
- 类型
- 地被类
与巴兰耳叶苔相似植物
种中文名:巴兰耳叶苔种拉丁名:Frullaniabalansaesteph.科中文名:耳叶苔科科拉丁名:Frullaniaceae属中文名:耳叶苔属-
全缘耳叶苔
产地分布暂无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暂无
-
南亚耳叶苔
产地分布暂无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暂无
-
尼泊尔耳叶苔
产地分布产于寻甸、碧江、贡山、丽江、福贡、维西、鹤庆、漾濞、中甸、德钦、大理、永平、剑川,绿春、屏边、元阳、红河、金平、昆明、禄劝、新平、景东、腾冲、保山、沧源。生于1600—3000米林下树皮、树干、岩面上。分布于陕西、四川、安徽、贵州、广西、湖南、广东、福建、西藏、台湾等
-
凹瓣耳叶苔
产地分布暂无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暂无
-
兜瓣耳叶苔
产地分布产于大理、昆明、嵩明、宜良、寻甸、绿春、元阳、腾冲、沧源。分布于我国西藏。喜马拉雅地区其他国家、缅甸、夏威夷群岛也有。形态特征植物体较大,密集平铺呈垫状生长,棕绿色、深棕色或红棕色。茎匍匐,不规则羽状分枝,长1.5—3.5厘米,直径0.
-
爪哇毛耳苔
形态特征茎匍匐,不规则羽状分枝,长1.5—3厘米,直径0.2—0.24毫米,连叶宽1.7—2.1毫米,分枝长而斜展。侧叶覆瓦状排列,斜列;背瓣卵形,稍内凹,长0.9—1.1毫米,宽0.7—0.8毫米,顶端急尖,具长尖,常内卷,边缘常具2—5个毛状齿,背侧边缘呈弓形超过茎,腹侧
-
裂瓣耳叶苔
产地分布暂无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暂无
-
皱叶耳叶苔
形态特征植物体紧贴基质生长,深绿色或红棕色。茎匍匐,1—2回不规则羽状分枝,长1.5—3厘米,直径0.2—0.23毫米,连叶宽1.5—2.2毫米。侧叶紧密覆瓦状排列,潮湿时强烈不规则背卷;背瓣卵形,长1.0—1.1毫米,宽0.8—0.9毫米,顶端圆钝,不规则卷曲,叶片全缘,基
-
崛川耳叶苔
产地分布暂无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暂无
-
纤枝耳叶苔
产地分布暂无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