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菊
荷兰菊的相关资料,来自于网络内容整理而来,更多植物信息,尽在花探网。
- 拉丁名
- Alternanthera paronychioides
- 别名
- 红节节草、红田乌草、红绿草、红草、红棕草、五色草、织锦苋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合瓣花亚纲
- 目
- 石竹目
- 科
- 苋科
- 种
- 金叶苔草
- 亚科
- 野芝麻亚科
- 族
- 荆芥族
- 属
- 莲子草属
- 类型
- 地被类
与荷兰菊相似植物
荷兰菊荷兰菊又名纽约紫菀。为菊科,紫菀属宿根花卉。须根较多,有地下走茎,茎丛生、多分枝,高60厘米至100厘米,叶呈线状披针形,光滑,幼嫩时微呈紫色,在枝顶形成伞状花序,花蓝紫色,花期为10月。荷兰菊为多年生草本。株高50—100cm。叶片椭圆形,头状花序,单生,蓝色。年生草本。株高50—100厘米,叶片椭圆形、头状花序单生。常见的品种有蓝色的“蓝袍”、“蓝梦”、“蓝夜”、“尼里特”、“查查”,淡紫的“堇后”、“紫莲”、“米尔卡”,粉色的“粉婴”、“粉雀”、“格洛里”、“佩因特小姐”,玫瑰红的“埃尔培”、“苏珊”、“利塞特”,白色的“白小姐”、“凯斯布兰卡”等。属植物界,菊科,紫菀属。编辑本段生长习性荷兰菊性喜阳光充足和通风的环境,适应性强,喜湿润但耐干旱、耐寒、耐瘠薄,对土壤要求不严,适宜在肥沃和疏松的沙质土壤生长。荷兰菊虽耐旱耐瘠,但为使植株繁茂、花朵繁多,就要保持土壤湿润和养分供应,但要注意避免肥水过大,以防止徒长。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在中国东北地区可露地越冬。形态特性:须根较多,有地下走茎,茎丛生、多分枝,高60厘米至100厘米,叶呈线状披针形,光滑,幼嫩时微呈紫色,在枝顶形成伞状花序,花蓝紫色,花期为10月。荷兰菊为多年生草本。株高50—100cm。叶片椭圆形,头状花序,单生,蓝色。荷兰菊为菊科多年生宿根草本花卉,花色蓝紫或玫红,花期8-10月。荷兰菊枝叶繁茂,在植株密度大、通风不良,特别是植株下部湿度过大时容易受白粉病危害,要及时喷施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20%粉锈宁乳剂4000倍液防治。荷兰菊花繁色艳,适应性强,特别是近年引进的荷兰菊新品种,植株较矮,自然成形,盛花时节又正值国庆节前后,故多用作花坛、花境材料,也可片植、丛植,或作盆花或切花养殖要点兰菊为头状花序,密生,花期8-9月份,花色有蓝、紫、红、白等。常用播种、扦插和分株繁殖.播种4月春播,播后12—14天发芽,但优良品种易退化。扦插在春、夏季进行,剪取嫩茎作插条.插后18—20天生根.分株在春、秋季均可进行,一般每3年分株1次.为了使期株型丰满,花繁色艳,在栽培中应注意:1.适时修剪和摘心。荷兰菊是耐修剪植物,通过摘心和修剪可促使花朵繁密。2.施肥和浇水。栽种前应施足基肥,生长期每2周追施1次稀薄饼肥,促使生长旺盛。同时酌情浇水,天旱时要及时浇水。3.在栽培中发现病虫害要及时喷施药剂。荷兰菊一般易感染白粉病,种植时不宜过密,注意控制湿度和通风,一旦发现染病要及时喷施药剂。栽培繁殖种类繁殖法有分株和扦插法,有的品种分蘖力极强,可直接用分栽蘖芽的方式,极易成活。扦插于夏季进行,在18℃左右的条件下,10天左右即可生根。在湿润肥沃的土壤中生长良好,开花繁茂。生长季节10-15天追施稀薄肥料1次,并注意及时浇水。入冬前浇冻水1次,即可安全越冬,翌年由根部重新萌芽,长成新株。每2-3年应分栽1次,剪除老根,将每株分为数丛,重新栽植。经常修剪,控制花期和植株高度。选择向阳和通风场所栽植,定植或盆栽苗高1厘米时,可进行摘心,促使多分枝。生长期每半月施肥1次。秋季天气干燥,注意浇水。冬季地上部枯萎后。适当培土保苗。繁殖方法常用播种繁殖或分蘖繁殖,少量可用扦插繁殖。1.播种繁殖播种期在3月上旬左右。在温室内温暖向阳处盆播或畦播。在室温不低于15℃左右条件下,7天左右可出齐苗。待苗高5cm左右时及时进行第一次分栽以免徒长。可选择口径12cm小盆或在畦中分栽。5月上旬进行第二次分栽定植,根据需要植入大盆或直接地栽。地栽株距控制在40cm左右,以利其进一步分蘖增生。2.分蘖繁殖分蘖能力很强,分蘖植株可单独割离分栽。分栽时间一般选择在初春土壤解冻,母株刚长出丛生叶片后。挖出越冬的地下根,用刀将原坨割成几块,分别栽植,其分蘖苗成活率极高。可利用此法将多年生植株大量繁殖。3.扦插繁殖多年生植株在开春后长出大量分蘖苗。可用刀将幼小的分蘖苗切取下来进行扦插。用素沙土或珍珠岩、蛭石作基质,温度保持在20℃以上,需遮荫或采用全光照喷雾装置保持空气湿度,半个月左右即可生根。生根植株可直接定植入盆或入畦。4.嫁接栽培采用野生黄蒿作砧木进行嫁接栽培,效果较好。具体方法如下:在11月底或12月初,将荷兰菊摘去残花并翻盆换土。当室外温度降至5℃左右时,将盆搬入低温温室,不可进入中温或高温房,以免抽芽拔长,使菊苗弱不禁风。翌年立春后,将盆菊搬至室外避风处,清明节前后适量浇些人粪尿等薄肥水。在4月底到6月底期间从野外挖取黄蒿苗,栽人口径5寸或7寸的泥盆中,6、7月份视黄蒿植株生长大小换成8—10寸泥盆,每5天施一次薄肥水。当黄蒿茎高达到15厘米时,就可用劈接法嫁接荷兰菊,嫁接后套上小塑料袋保湿,7天左右就能成活。需要注意的是,砧木的高度以15厘米左右为宜,如果高出20厘米,荷兰菊后期会有头重脚轻、茎立不稳之感。其次,黄蒿砧木嫁接口的内芯如已呈白色老化状,则不宜嫁接,原因是嫁接后不易成活,即使成活也会使接穗僵化不发。在荷兰菊嫁接成活后,可勤施薄肥水,管理上如同栽培秋菊。平时对荷兰菊可按球形、扁体馒头形等形状进行定向摘芯,但最后一次摘芯需每个头同时进行。如需国庆节开花,可在小暑(7月上旬)作最后一次摘芯,如需在秋季菊展时开花,可于7月下旬作最后一次摘芯。经检验,荷兰菊—棵的嫁接苗花朵组成的最大球体直径可达35厘米左右,很是壮观。
-
反瓣老鹳草
产地分布国内分布:分布于西藏南部(亚东)。国外分布:尼泊尔,不丹,锡金和缅甸北部有分布。形态特征根茎粗壮,斜生。茎多数,直立,被倒向开展的糙毛和腺毛。叶对生;托叶卵状披针形,长15-20毫米,外被疏柔毛;基生叶和茎下部叶具长柄,柄长为叶片2-3
-
钝叶毛果榕
产地分布产我国台湾(兰屿和绿岛)。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苏拉威西、松巴哇)、菲律宾也有分布。形态特征藤状灌木,具气生根,小枝深褐色,近无毛,幼枝和叶被褐色绵毛。叶宽卵形至宽长圆形,长8-11.5厘米,宽5.4-10.8厘米,先端钝或圆形,基部钝
-
新疆种阜草
学名:Moehringiaumbrosa(Bge.)Fenzl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中央种子目Centrospermae石竹科Ca
-
高山栎
高山栎是栎属的一种植物,为常绿乔木,高达30米。叶片椭圆形或长椭圆形。坚果近球形,无毛或近顶部微有毛。坚果当年成熟,球形,直径约2.5厘米,具短尖,分布于西藏等地,生于海拔2600-4000米的山坡、山谷栎林或松栎林中。基本信息高山栎中文学名高山栎拉丁学名Querc
-
异色线柱苣苔
异色线柱苣苔基本信息学名Rhynchotechumdiscolor(Maxim.)Burtt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管状花目Tubiflorae
-
矮小扁枝石松
形态特征小型至中型土生植物,主茎匍匐状,长40-70厘米。侧枝近直立,高5-7厘米,多回不等位二叉分枝,小枝连叶圆柱状,无背腹之分。叶螺旋状排列,密集,叶线状披针形至披针形,长2-4毫米,宽0.6-1.0毫米,不紧贴小枝,无柄,先端渐尖,略内弯,边缘全缘,草质。孢子囊穗单生于
-
单伞长柄报春
基本信息学名PrimulahoiiFang别名何氏报春花(四川大学学报)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报春花目Primulales
-
台湾假繁缕
种名:台湾假繁缕学名:Theligonumformosanum(Ohwi)OhwietLiu别名:科:假繁缕科属:假繁缕属产地分布:国内分布:台湾形态特征:多年生肉质矮小草本,干时带黑色。茎直立,
-
亮叶山香圆
产地分布国内分布:广东,广西国外分布: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
-
钟花龙胆
钟花龙胆基本信息学名GentiananannobellaMarq.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捩花目Contortae龙胆科Gen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