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凤兰
学名:CymbidiumdayanumRchb.f.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微子目Microspermae
- 拉丁名
- Dracula simia (Luer) Luer
- 别名
- 猴脸兰花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单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微子目
- 目
- 微子目
- 科
- 兰科
- 种
- 猴面小龙兰
- 亚科
- 兰亚科
- 族
- 树兰族
- 属
- 小龙兰属
- 类型
- 花卉类
与冬凤兰相似植物
学名:CymbidiumdayanumRchb.f.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
微子目Microspermae
兰科Orchidaceae
兰亚科Subfam.Orchidoideae
树兰族Trib.Epidendreae
萼足兰亚族Subtrib.Cyrtopodiinae
兰属Cymbidium
兰亚属Subgen.Cymbidium
带叶组Sect.Himantophyllum
形态特征:
附生植物;假鳞茎近梭形,稍压扁,长2-5厘米,宽1.5-2.5厘米,包藏于叶基内。叶4-9枚,带形,长32-60(110)厘米,宽7-13毫米,坚纸质,暗绿色,先端渐尖,不裂,中脉与侧脉在背面凸起(通常侧脉较中脉更为凸起,尤其在下部),关节位于距基部7-12厘米处。花葶自假鳞茎基部穿鞘而出,长18-35厘米,下弯或下垂;总状花序具5-9朵花;花苞片近三角形,长4-5毫米;花梗和子房长1-2厘米,后期继续延长;花直径4-5厘米,一般无香气;萼片与花瓣白色或奶油黄色,中央有1条栗色纵带自基部延伸到上部3/4处或偶见整个瓣片充满淡枣红色,唇瓣仅在基部和中裂片中央为白色,基余均为栗色,侧裂片则密具栗色脉,褶片呈白色或奶油黄色;萼片狭长圆状椭圆形,长2.2-2.7厘米,宽5-7毫米;花瓣狭卵状长圆形,长1.7-2.3厘米,宽4-6毫米;唇瓣近卵形,长1.5-1.9厘米,3裂;侧裂片与蕊柱近等长;中裂片外弯;唇盘上有2条纵褶片自基部延伸至中裂片基部,上有密集的腺毛,褶片前端有2条具腺毛的线延伸至中裂片中部;蕊柱长9-10毫米,稍向前弯曲,长度约为萼片长度的1/2-3/5;花粉团2个,近三角形。蒴果椭圆形,长4-5厘米,宽2-2.8厘米。花期8-12月。
产地分布:
产福建南部、台湾、广东、海南、广西和云南西南部、南部至东南部。生于疏林中树上或溪谷旁岩壁上,海拔300-1600米。锡金、印度、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日本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印度阿萨姆。
植物图片:
-
城口景天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植株无毛。茎匍匐,分枝多,长5-20厘米,细弱,簇生。叶3-5片轮生,卵形至圆形,长5-9毫米,宽2-7毫米,先端圆钝,基部突狭,全缘;假叶柄长1-7毫米。花序近圆锥状,有4-5花;花梗细,长5-9毫米。花的各部分不等数;萼片4
-
九龙凤仙花
九龙凤仙花基本信息学名ImpatienschiulungensisY.L.Chen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无患子目Sapindale
-
红树
红树种名:红树学名:Rhizophoraapiculata别名:鸡笼答、五足驴科:红树科属:红树属产地分布:产于我国海南的琼山、文昌、乐东和崖县。东南亚热带形态特征:有支柱根。枝具叶
-
山珠南星
学名:ArisaemayunnanenseBuchet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天南星目Arales天南星科Araceae天南星族Trib.Areae天南星属
-
印度谷精草
形态特征本变种叶二面及花葶有开展的柔毛,毛长约0.65毫米,为叶片厚度的4倍,与原变种易于区别。参看云南谷精草(原变种)生长环境生长于沼泽地及向阳路旁湿地。分布范围产自云南。印度、斯里兰卡也有分布。
-
大萼通泉草
形态特征大萼通泉草本变种与第一变种通泉草(原变种)的区别为茎简单不分枝,几从基部生花;花萼在结果时增大约1倍以上,直径可达20毫米;基出叶柄较长,常与叶片等长或超过。产地生境产陕西、四川、云南、广西、广东及台湾。生海拔1200-2
-
何首乌
植物学史《本草纲目》记述:汉武时,有马肝石能乌人发,故后人隐此(何首乌)名,亦曰马肝石。唐代李翱有《何首乌传》云:“何首乌苗如木藁光泽,形如桃柳叶,其背偏,独单,皆生不相对。有雌雄者,雌者苗色黄白,雄者黄赤。其生相远,夜则苗蔓交或隐化不见。医学著作《大明本草》(《日华子本草》
-
大花云南冠唇花
形态特征这一变种与原变种云南冠唇花(原变种)不同在于叶心形至长圆状卵圆形;花大,上唇紫红色,下唇白色,长2.6厘米。生长环境主要生长于海拔约2800米疏林下或林缘。分布范围主要分布于云南西部及西北部。
-
圆叶蒲葵
产地分布:我国华南与东南省区有栽培。形态特征:茎单生,高15-18M,被叶柄残基和纤维所包裹。叶近圆形,开展,直径1.5-2M,掌状浅裂,裂片70-80片,披针形或长线形;叶柄边缘有锐刺。园林用途:花序红色、美丽,适合无霜冻
-
旁遮普麸杨
形态特征落叶乔木或小乔木,高4-15米,树皮灰褐色,小枝被微柔毛。奇数羽状复叶有小叶3-6对,叶轴上部具狭翅,极稀不明显;叶卵状长圆形或长圆形,长5-12厘米,宽2-4.5厘米,先端渐尖或长渐尖,基部圆形或近心形,全缘,叶背疏被微柔毛或仅脉上被毛,侧脉较密,约20对,不达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