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植物 > 地被植物 > 珍珠吊兰

珍珠吊兰

编辑:秦晓旺发布时间:2021-02-24 10:32:59

翡翠珠即珍珠吊兰。珍珠吊兰珍珠吊兰因由一串串鼓鼓的、饱满翠绿的椭圆形小叶子组成而又名翡翠珠、情人泪、翡翠珠、绿之

拉丁名
Sedum ‘Golden Glow’
别名
金晃星、绒毛掌、猫耳朵
木贼门
木兰纲
亚纲
蔷薇亚纲
蔷薇目
景天科
黄丽
亚科
景天亚科
牛奶菜族.
景天属
类型
多肉植物类

与珍珠吊兰相似植物

翡翠珠即珍珠吊兰。

珍珠吊兰珍珠吊兰因由一串串鼓鼓的、饱满翠绿的椭圆形小叶子组成而又名翡翠珠、情人泪、翡翠珠、绿之铃、绿铃。珍珠吊兰不仅是居室内极佳的悬垂观叶植物,而且也是—种良好的室内空气净化花卉。

形态特征

珍珠吊兰,一粒粒圆润的、肥厚的圆心形叶片,似一串串风铃在风中摇曳,这就是它的叶子。因叶互生,较疏,圆心形,深绿色,肥厚多汁,极似珠子,故有佛串珠、佛珠、绿葡萄、绿之铃之美称。还有人称它为佛珠吊兰、情人泪。

珍珠吊兰的学名叫翡翠珠,菊科千里光属多年生常绿匍匐生肉质草本植物。茎纤细。

头状花序,顶生,长3~4厘米,呈弯钩形,花白色。

2生物习性

其性喜温暖湿润、半阴的环境。它适应性强,较耐旱、耐寒。喜富含有机质的、疏松肥沃的土壤。在温暖、空气湿度较大、强散射光的环境下生长最佳。不择土壤,在疏松的砂质壤土中生长较佳。对光线要求不严,一船适宜在中等光线条件下生长,亦耐弱光。生长适温为15—25℃,越冬温度为5℃。

3地理分布

吊兰原产非洲南部,在世界各地广为栽培。

4主要价值

珍珠吊兰用小盆悬吊栽培,极富情趣,一粒粒圆润、肥厚的叶片,似一串串风铃在风中摇曳,是家庭悬吊栽培的理想花卉。

植物图片:

相关植物
  • 包氏凤仙花

    形态特征高大草本,近无毛,或仅最上部多少有毛。茎直立,有分枝,小枝细,开展。叶常密集于茎枝顶端,互生,最上部叶无柄,下部的叶具柄,叶片薄膜质,倒卵状长圆形或卵状长圆形,长(10)15-20厘米,宽(3.5)4-5厘米,顶端渐尖,基部楔状狭成长17-20毫米的叶柄,边缘具圆齿状

  • 矮直瓣苣苔

    矮直瓣苣苔基本信息学名AncylostemonhumilisW.T.Wang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管状花目Tubiflorae苦

  • 睡火莲

    形态特征睡火莲每年只开七天,睡火莲外面是紫色的花瓣,中间只有许多金色的触角,里面有一个含苞欲放的花蕊,只有在凋谢的前一刻才会张开。生长环境喜照光充足、通风良好、肥沃的沙质土壤、水质清洁及温暖的静水,适宜的水深为25~30Cm。耐寒睡莲在根部泥土

  • 金钻

    形态特征金钻叶片宽,手掌形,肥厚,有光泽叶柄长而粗壮,气生根极发达粗壮,纷然披垂,植株搭配均匀、张度适中,叶质厚而翠绿,叶面有刚质亮度每片叶子的寿命长达30个月。叶片搭配均匀、张度适中,叶质厚而翠绿,布置室内,大方清雅,富热带雨林气氛,优良的观叶植物,大型植株适合客厅、卧室及

  • 深红小报春

    基本信息学名PrimularubicundaFletcher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报春花目Primulales报春花科Primu

  • 无苞楼梯草

    学名:ElatostemaebracteatumW.T.Wang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荨麻目Urticales荨麻科Urticac

  • 大花玄参

    大花玄参种名:大花玄参学名:ScrophulariadelavayiFranch.别名:科:玄参科属:玄参属产地分布:产云南(西北部和北部)、四川(西南部)。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根长,多少萝卜状

  • 阿墩小檗

    形态特征本变种与原变种十分相近,主要区别仅在于叶缘每边具2-7刺齿。木里小檗(原变种)落叶灌木,高1-2米。老枝棕灰色,具槽,不被白粉,幼枝亮红色,节间长2-5厘米;茎刺细弱三分叉,长1.5-2厘米,棕黄色,有时缺如。叶薄纸质,狭倒卵形,长圆状倒卵

  • 大龙骨野豌豆

    形态特征直立或斜升草本,高50-80厘米,茎单生,根茎纤细,疏被柔毛。偶数羽状复叶,叶轴顶端卷须分支,长1-3厘米;托叶长0.5-0.8厘米,半箭头形或披针形,托叶下部有1-2裂齿,上部线状披针形。小叶7-12对,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长2-3.5(-4)厘米,宽1.5-4(-

  • 台湾节毛蕨

    台湾节毛蕨种名:台湾节毛蕨学名:Lastreopsistenera(R.Br.)Tindale别名:科:叉蕨科属:节毛蕨属产地分布:产台湾(花连、雾社)。澳大利亚、菲律宾、印度南部、斯里兰卡、新喀里多尼亚。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