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杜茎山
拟杜茎山的相关资料,来自于网络内容整理而来,更多植物信息,尽在花探网。
- 拉丁名
- Ziziphus attopensis Pierre
- 别名
- 老鹰枣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原始花被亚纲
- 目
- 鼠李目
- 科
- 鼠李科
- 种
- 毛果枣
- 亚科
- 鼠李亚科
- 族
- 枣族
- 属
- 枣属
- 类型
- 攀援灌木类
与拟杜茎山相似植物
基本信息
学名MaesaconsanguineaMerr.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
报春花目Primulales
紫金牛科Myrsinaceae
杜茎山亚科Maesoideae
杜茎山属Maesa
杜茎山组Sect.Maesa
形态特征
攀援灌木,高1-1.5(-3)米,分枝多;小枝无毛。叶片坚纸质,长圆形至长圆状卵形,顶端渐尖或近尾状渐尖,基部近楔形或钝,长7-18.5厘米,宽6.5-8厘米,边缘具微波状齿或疏细齿,两面无毛,背面具脉状腺条纹,侧脉5-7对;叶柄长1-2.5厘米,无毛。圆锥花序,有时呈总状花序、腋生,长4-7厘米(原描述为:1(-2.5)厘米),无毛;小苞片卵形,顶端急尖无毛;花未详。果球形,直径约3毫米或较小,与果梗等长,干时褐色,具脉状腺条纹,宿存萼包果顶端或达2/3处,萼片卵形,边缘薄,具脉状腺条纹,常具宿存花柱。花期未详,果期7-9月,亦见于11-12月,有时6月。
产地分布
产广东(仅海南岛有),生于疏林下或溪边。模式标本采于海南岛五指山。
本种提示
本种与疏花杜茎山(M.laxifloraPitard)相近,但叶片为长圆形至长圆状卵形,具微波状齿或疏细齿,侧脉5-7对,花序较短,植株亦较矮,可以区别。
-
尖子木
尖子木种名:尖子木学名:Oxysporapaniculata(D.Don)DC.别名:科:野牡丹科属:尖子木属产地分布:产碧江、腾冲、景东、临沧、双江、双柏、思茅勐海、小勐养、文山、西畴、富宁等地,我国四川。贵
-
石生霸王
生存环境生境:生境:冲积石地,干旱荒漠,干旱石坡,平原,丘陵阳坡,沙砾地,山坡荒漠,石壁,石地,石坡,石质戈壁滩海拔下限:380海拔上限:3200是否中国特有:否是否引种栽培:非人工引种栽培
-
丝毛刺头菊
基础信息学名CousinialasiophyllaShih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桔梗目Campanulales菊科Composi
-
有柄猪笼草
自然杂交种N.alata×N.petiolataN.petiolata×N.truncata杂交起源有柄猪笼草本身可以起源于翼状猪笼草(N.alata)与宝特瓶猪笼草(N.truncata)的自然杂交种。其他疑似的杂交亲本包括汉密
-
新疆乳菀
基本信息学名GalatellasongoricaNovopokr.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桔梗目Campanulales菊科Com
-
角果藜
学名:CeratocarpusarenariusL.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中央种子目Centrospermae藜科Chenopod
-
厚壁整鳞苔
种名:厚壁整鳞苔学名:Taxilejeuneacrassiretisherz.别名:科:细鳞苔科属:产地分布:形态特征:生长习性:繁殖培育:园林用途:
-
半扭卷马先蒿
产地分布国内分布:甘肃中部与西南部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干时多少变黑,高可达60厘米。根圆锥形而细,简单或分枝,长达5厘米,近端处生有丛须状侧根。茎单条或有时从根茎发出3-5条,圆形中空,粗者径达7毫米,多条纹,不分枝或常在上部多分枝。枝甚弱于主
-
窄叶薹草
形态特征根状茎木质,具匍匐茎。秆丛生,高5(2)-15厘米,纤细,粗约0.8毫米,钝三棱形,平滑,基部叶鞘紫红色。叶短于秆,宽约1毫米,淡绿色,内卷,边缘具细锯齿,顶端拳卷。苞片下部的刚毛状,上部的鳞片状,基部具鞘。小穗通常2个,稀3-4个,较接近,顶端1个雄性,偶尔基部具1
-
峨眉苣叶报春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粗短,具带肉质的长根。叶丛基部有覆瓦状包叠的鳞片,呈鳞茎状,高2.5-5厘米,直径可达4厘米;鳞片卵形至卵状矩圆形,鲜时带肉质,背面褐色,腹面常被黄粉。叶矩圆形至倒卵状矩圆形,开花时尚未充分发育,连柄长3-10(15)厘米,通常仅稍长于基部鳞片,后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