沾化冬枣
沾化冬枣,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沾化冬枣果形呈扁圆形或圆形,果面光洁,成熟后分别呈现出点红、片红、全红,着色面颜色为赭红色。成熟的沾化冬枣皮薄肉脆、核小,口感甘甜清香,甜酸适口,食之无渣。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50万亩左右。2002年08月06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沾化冬枣”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
- 拉丁名
- Acantholimon lycopodioides (Girard) Boiss.
- 别名
- 鸡脚棉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原始花被亚纲
- 目
- 芸香目
- 科
- 白花丹科
- 种
- 海南海桑种
- 亚科
- 竹亚科
- 族
- 藤翅果族
- 属
- 彩花属
- 类型
- 其它类
与沾化冬枣相似植物
产品特点
品质特性
沾化冬枣成熟期晚,10月中下旬成熟,状如苹果,有“小苹果”之称。平均单果重20克左右;色泽光亮赭红,味质极佳,皮薄肉脆,细嫩多汁,甘甜清香,营养丰富,可食率达93.8%。沾化冬枣虽然有较强的适应性,但尤喜土质较肥沃、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壤土或沙壤土,在这类土壤上生长的沾化冬枣树冠高大,根系深而宽广,产量高,品质好。沾化冬枣和其他枣树一样,属于温带落叶果树,其生长发育要求较高的温度,所以萌芽晚,落叶较早。冬枣主要是吃的新鲜,本身质脆皮薄,极易摔碎,轻放冷冻保存可以延长其新鲜度一段时间,但不易太久。
营养价值
经北京营养源研究所分析化验,沾化冬枣含人体所需的19种氨基酸和A、B、C、P等多种维生素,含可溶性固形物34%—38%,维生素C352毫克/100克。与其它果品相比,是苹果的70倍,梨的140倍,营养价值为“百果之冠”,被誉为“百果王”、“活维生素丸”。美国俄勒岗大学园艺农学院生命科研所主任鲍依尔、教授福基高米品尝后,称其为“世界第一果品”。
经科学分析冬枣含有天门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等19种人体必须的氨基酸,总含量为0.985毫克/100克,含蛋白质1.65%,膳食纤维2.3%,总糖17.3%,总黄酮0.26%,烟酸0.87毫克/100克,胡萝卜素1.1毫克/千克,维生素B10.1毫克/千克,维生素B22.2毫克/千克,维生素C的含量达1079.1毫克/千克,有“活维生素丸”之称。另外还含有较多的维生素A、E,钾、钠、铁、铜等微量元素,有营养价值为百果之王的美誉。
甄别选择
正宗沾化冬枣的辨识方法:第一,从上市时间上区别,正宗的沾化冬枣9月底10月初才陆续成熟上市;第二,从枣果外观上区别,正宗、成熟的沾化冬枣果形周正、呈圆形或扁圆形,状如小苹果,单果平均重14.6克,果面光亮,颜色鲜艳浓重、半红或全红果呈赭红色;第三,从口感上区别,正宗、成熟的沾化冬枣,口感皮薄肉脆核小、果肉细嫩多汁,食之无渣,甘甜清香、酸甜适口。
产地环境
综述
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属于鲁西北冲击平原,位于渤海湾南岸,地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两个国家战略区域和济南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两区两圈”的叠加地带,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在外力作用下,形成6种微型地貌:缓岗、浅平洼地、微斜平地、河滩高地、海滩地、滩涂。植被分为滨海平原栽培植被和滨海平原草甸植被。滨海平原栽培植被包括境内大部区域,是粮棉作物主产区,木本植物主要有沾化冬枣树、金丝小枣树、苹果树等经济林木和杨树、榆树、刺槐、柳树等用材林木。滨海平原草甸植被分布在沿海地带,以草甸为主,兼有栽培植被。
日照
冬枣为喜温果树,生长期中对温度的反应敏感。日平均气温达13℃以上时,地上部分开始萌动;达17℃以上开始抽枝、展叶和花芽分化。沾化县此期气温较高,日平均气温195℃,大于13℃的有效积温为2028℃,适宜率为100%。
降水
冬枣新叶增长期沾化县平均降水量为357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63%,相对冬枣生长需求略显不足。但降水的不足抑制了冬枣树体的过分营养生长,致使发枝力弱,树姿开张,增强了树冠内的透光性,使分生侧枝数量增加,枣头和枣股发育良好,树叶大而厚、色绿而浓,无效枝叶减少。同时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因树冠内风光条件恶化而产生结果部位外移、树冠内结果少、立体结果能力差等现象的出现,利于冬枣提高产量。透光性好,还使冬枣着色完全,品质亦相应提高。
气温
沾化冬枣花期的日平均气温为246℃,适宜机率为100%;盛花期的日平均气温为237℃,适宜机率为95%,花期日平均气温比较满足冬枣高产优质的生长条件。
土壤
冬枣对土质的适应性强,不论酸性、碱性土壤、沙土、黏土,PH值为58—85的土壤均可生长。但一般在肥沃深厚的微碱性或中性土壤生长最好,产量高且品质好。沾化县多为沙壤土、轻壤土和中壤土,PH值一般为8.0—8.5,略呈碱性。在多盐的环境中能够增强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等物质的合成能力,利于冬枣生长健壮、丰产,且品质优良,含糖量高。
历史渊源
沾化冬枣栽植历史悠久,民间有“先有冬枣树,后有沾化县”之说,百姓自古就有“房前屋后三棵枣树”的习惯。不过,从庭院走入大田,还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
沾化面临渤海湾,又是黄河冲积平原,土壤偏碱性,气候也很独特。有意思的是,这片土地上种别的都不适合,连最好活的白蜡树也长不好,可偏偏适宜种枣。而且只有沾化能种这个树结这种果,别的地方要么光长树不结果,要么结出果子也不好吃。20世纪80年代,一位领导偶然发现这种现象后,就提倡大面积栽植冬枣,起初老百姓不理解,等个别人大胆尝试见到效益后,农民们开始蜂拥而上,以致到最后沾化县要控制种植规模。
经过近30年发展,沾化枣农的种植技术与管理模式已经成熟,但是沾化区一直没有停止探索科学高效种植的脚步。例如,研究推广的“三增三减”模式,引导枣农从产量效益向质量效益转变。通过减密度、增光照,减产量、增质量,减化肥、增有机肥,逐步实现由"高产量"向"高质量"转变、"早密高"向"乔稀优"转变、由短期增量向长期改质转变。
2014年,沾化区在多年积累的沾化冬枣生产管理技术和经验的基础上,深入推进沾化冬枣产业标准化建设工程,在原来制定的《无公害农产品-冬枣生产技术规程》基础上,制定了"国家标准"《地理标志产品-沾化冬枣》和《绿色食品-冬枣生产技术规程》,并配套出台了《关于沾化冬枣生产技术标准和产品质量标准的意见》、《关于沾化冬枣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标准的意见》等,共制定了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11项,完善了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为主,"地方标准、企业标准"相配套的沾化冬枣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标准体系。
生产情况
2008年以来,沾化冬枣已向新加坡、泰国、阿联酋迪拜等国家出口496.4万斤,创汇214.38万美元,成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重要的出口林果产品。
2014年,沾化冬枣产量7亿斤。
2016年,沾化冬枣面积持续稳定在50万亩,总产量6.5亿斤,实现产业产值30亿元,枣农人均冬枣纯收入达到8562元,成为助农增收的重要特色产业。
2017年,沾化冬枣发展到50万亩,总产达到7亿斤,产业产值连续几年突破30亿元,枣农人均冬枣纯收入连续5年超过8000元。
2018年,沾化冬枣在“2018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发布”活动中跻身全国地标产品100强。
产品荣誉
1995年5月,在“全国首届百家特产之乡”评选活动中,沾化县被命名为“中国冬枣之乡”。
2002年08月06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沾化冬枣”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
地理标志
地域保护范围
沾化冬枣原产地域范围以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给予沾化冬枣原产地域保护的请示》(沾政发〔2001〕29号)提出的地域范围为准,为山东省沾化县辖行政区域。
质量技术要求
一、基本要求
(一)具有本品种固有的品种特征,品种纯正。
(二)果实近圆形或扁圆形,果顶较平,成熟果实为红色或赭红色;果实完整,果面整洁、无不正常外来水分,无病果、虫果。
(三)果实皮薄、脆甜、多汁、无渣、无异味。
(四)具有适于市场流通、销售或贮存要求的成熟度。
二、等级质量要求
将符合以上基本要求的冬枣鲜果分为特级、一级、二级共三个等级。各等级质量要求见表1,不符合本要求的为等外果。
三、安全卫生要求
冬枣鲜果的相关质量安全指标应符合GB2762、GB2763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要求和规定。
四、质量整齐度
最小销售包装的冬枣,应是同一产地、同一等级的冬枣。
五、容许度
(一)单果重容许度
1.各等级冬枣允许有5%低于规定单果重差别的范围,但同一批次的果实单果重差异不宜过于显著。
2.各级冬枣容许度允许的不合格果,只能是邻级果,不允许隔级果。
(二)产地验收的批次冬枣质量容许度
同一批次的特级果当中的缺陷果比例不超过3%;同一批次的一级果当中的缺陷果比例不超过5%,同一批次的二级果当中的缺陷果比例不超过8%。同一批次的特级果允许有3%的果实不符合本等级质量要求。同一批次的一级、二级果允许有5%的果实不符合本等级质量要求。
-
毛谷精草
种名:毛谷精草学名:EriocaulonaustraleR.Br.别名:科:谷精草科属:谷精草属产地分布:产江西、福建、湖南、广东、海南。生于水塘、湿地。大洋洲也有分布。形态特征:大型草本.叶狭带
-
华东蓝刺头
华东蓝刺头(学名:EchinopsgrijsiiHance)多年生草本。叶互生。头状花序仅含有1个小花,头状花序在茎枝顶端排成球形的复头状花序,外围有1-2层苞叶,苞叶极小,通常刚毛状,每个头状花序的基部有多数刚毛状的扁平基毛;总苞片位于基毛与小花之间,多层,多数,覆瓦状排列,向内层渐长。全部
-
白序楼梯草
学名:ElatostemaleucocephalumW.T.Wang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荨麻目Urticales荨麻科Urtic
-
西藏蛇头荠
西藏蛇头荠学名DipomatibeticumO.E.Schulz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罂粟目Rhoeadales白花菜亚目Capp
-
圆齿褶龙胆
圆齿褶龙胆基本信息学名Gentianacrenulatotruncata(Marq.)T.N.Ho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捩花目Contorta
-
桃叶鼠李
桃叶鼠李基本信息学名RhamnusiteinophyllaSchneid别名冻绿树(四川城口)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
-
圆叶小堇菜
产地分布:国内分布:甘肃、青海、四川、云南、西藏形态特征:茎细弱,通常2(3)枚,具2节,无毛,仅下部生叶。基生叶叶片较厚,圆形或近肾形,宽1-1.5(2)厘米,基部心形,有较长叶柄;茎生叶少数,有时仅2枚,叶片圆形或卵圆形,长、宽约1厘米,基部浅心形
-
石山巴豆
形态特征灌木,高3-5米;嫩枝、叶和花序均被很快脱落的星状柔毛,枝条淡黄褐色。叶纸质,近圆形至阔卵形,长6.5-8.5厘米,宽6-8厘米,顶端短尖或钝,有时尾状,基部心形,稀阔楔形,边缘具粗钝锯齿,齿间有时有具柄腺体;基出脉(3-)5(-7)条,侧脉3-5对,在近叶缘处弯拱连
-
鸡骨香
生理特性性状鉴别:本品根细长条状,直径2~10mm,表面黄色或淡黄色,有纵纹及突起,有时栓皮脱落。质脆易断,断面不平坦,纤维性。皮部约占半径的1/3~1/4,呈淡黄色。木部黄色。气微香,味微苦。产地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
亮叶杜英
种名:亮叶杜英学名:Elaeocarpusnitentifolius别名:科:杜英科属:杜英属产地分布:产于广东、广西。越南亦有。形态特征:小枝密被短柔毛。叶薄革质,椭圆形,有时椭圆状倒卵形,具细锯齿,下面密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