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口藓
扭口藓的相关资料,来自于网络内容整理而来,更多植物信息,尽在花探网。
- 类型
- 其它类
与扭口藓相似植物
扭口藓是体型微小、构造特殊、分布广泛和适应性强的植物类群,是植物界从水生向陆生的过渡类型物种,被生态学者誉为大自然的拓荒者。是现存陆生植物中重要的类群之一,隶属高等植物中孢子植物,全世界约有23000多种,约占植物总数的50%。种数仅次于被子植物。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扭口藓拉丁学名Barbulaunguiculata
界植物界
属扭口藓属
分布区域新疆,江苏,四川
目录
1基本概况
中文学名:扭口藓
界:植物界
门:苔藓植物门
纲:藓纲
亚纲:真藓亚纲
目:灰藓目
科:丛藓科
拉丁学名:Barbulaunguiculata
属名:扭口藓属
产地:产于新疆
分步:江苏、四川有分布。
2形态特征
植物体细柔,疏松,丛集,绿色或褐绿色,茎高0.5-3厘米,有分枝。叶干燥时卷缩,潮湿时倾立,卵状披针形或近于舌形,尖端钝;叶边缘中部以下内卷,上部平展;中肋粗壮,常突出叶尖呈短尖头;叶片上部细胞圆方形,薄壁,具马蹄形密疣,基部细胞长方形,厚壁,平滑。蒴柄长1-1.5厘米,红褐色。孢蒴直立,稀倾斜,圆柱形,褐色。蒴齿3-4回旋扭,红褐色,具密疣。无环带。蒴盖圆锥形,具直喙。孢子直径9-12微米,黄绿色,平滑。
扭口藓在生态环境保护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包括水土保持、涵养水源、营养物质的循环与贮存和森林更新等方面。扭口藓在园艺、环境指标、工业和农业等方面也有广泛的应用。对扭口藓的化学成分研究,直到近30年来才获得较大的进展。不断有新的化合物被分离、鉴定,大多数均有良好的生物活性,有些具有抑菌和抗癌作用,扭口藓是潜在的天然活性产物的宝库,具有较大的开发和利用价值。
3物种识别
藓类是苔藓植物门中最大的一纲,约有15000种,占苔藓总数(23000种)的65.2%.中国约有500余种,占中国苔藓总数的70%.它们分属于三个亚纲,即泥炭藓亚纲(Sphagnidae)、黑藓亚纲(Asdreaeidae)和真藓亚纲(Bryidae)。前两个亚纲各有一目一科,真藓亚纲最大,有12—19目,50—80余科,600余属.怎样才能较准确地识别很矮小的藓类植物呢?首先要弄清藓类的主要分类依据及其名词术语.然后,在此基础上再借助于放大镜和显微镜等工具对藓类植物从宏观到微观,从表面到内部地进行观察比较,以确定其科、属、种.本文试从藓类的外部形态特征、生态环境和细胞结构三个方面彼此结合起来识别最常见的藓类植物科属的方法,以供初学者参考试用.
从藓类植物体的外形特征上识别
(一)藓类配子体的形态特征
藓类的配子体就是它的绿色营养体,全为“茎叶体”,没有叶状体.藓类配子体的形态特征对于藓类的分类鉴定要比孢子体更为重要.欲判断一定的科属,可抓以下几方面的形态特征:
1.生长状态和分枝形式
藓类的生长状态主要有五种类型,即直立(丛生或稀生),如丛藓科、真藓科、葫芦藓科和金发藓科等;倾立;匍匐生长,如青藓科、绢藓科;既有横卧的茎,也有直立或倾立的枝,如提灯藓科等;主茎紧贴基质(树皮等),枝茎悬垂,如悬藓;还有的为塔式倾立,如塔藓。
藓类配子体的分枝形式也有多种,主要有叉状分枝,羽状分枝,有的还具鞭状分枝,不规则分枝和树状分枝等数种.还有些种类茎无分枝。
2.叶序和叶形
叶在茎上的排列方式称为叶序.藓类的叶序为螺旋排列,但常有2、3、5、8纵列的不同.此特征也是科属分类的依据之一。如明显呈2列的如凤尾藓;3列的如水藓;5列的如提灯藓,8列的如葫芦藓.
藓类的叶形在分类上也很重要,常见的有披针形、舌形、椭圆形、卵形和圆形等.有些科属叶形特征明显,如镰刀藓的叶弯曲如镰刀,燕尾藓的叶基部明显下延成叶耳;塔藓的叶具扭曲的长尖;牛舌藓的叶基部阔卵形,而上部为长舌形;凤尾藓的叶具前翅背翅。此外,叶在茎枝上排列的疏密也有所不同,如有的呈紧密覆瓦状排列,如绢藓、鼠尾藓.有些科属的叶在茎枝上皆朝向一个方向弯曲,如曲尾藓具此特征.
3.光泽和颜色
一般说藓类叶为绿色,但其深浅和色调则有差异.特别是有些科属的叶在光下有明显的绢丝光泽,如绢藓科等。有的为灰白色或灰绿色,如白发藓,黄绿或灰绿的如灰藓,黑绿或深绿的如紫萼藓等。
(二)藓类孢子体的形态特征
藓类的孢子体是由孢蒴、蒴柄和基足三部分组成的。分类上主要以孢蒴和蒴柄为鉴别特征。
从形态上看藓类的孢蒴有球形、梨形、圆柱形和葫芦形等多种。大多数藓类孢蒴的台部不发达,与壶部的界限不甚明显。但丝瓜藓、真藓和葫芦藓几个属的台部则较发达,尤其是长蒴藓的台部长度可达壶部的2倍以上。大多藓类的孢蒴对称,但葫芦藓的孢蒴基部歪斜不对称。孢蒴上的蒴帽也常作为识别特征,如葫芦藓为兜形,且基部膨大成勺状,金发藓为钟形或兜形,但边缘常具金黄色毛等。
孢蒴的生长状态也不相同。有的直立生于蒴柄顶端,如丛藓类;有的是弯曲或垂倾,如葫芦藓、真藓;还有的为倾立或平列,如镰刀藓等。
蒴柄一般较长,但少数种类极短,如泥炭藓和黑藓;蒴柄大多直立,但也有不少是弯曲的,如曲柄藓的蒴柄常呈鹅颈形弯曲。
从藓类的生态环境和群落结构上识别
藓类的生活环境及其所形成的群落结构常可作为识别藓类科属的依据之一。例如水生藓类多属水藓科和柳叶藓科;在干旱裸露岩面上多为紫萼藓、缩叶藓;仅生于土壤上的藓类常见有丛藓科、真藓科、葫芦藓和金发藓科,葫芦藓还常和长蒴藓在火焚烧过的林地上形成繁茂的群落。生于树干基部者最常见的为绢藓,它还常生于阴湿岩石的薄土层上;小墙藓多生于石灰质墙缝中等。中国南方马尾松林下常有疣白发藓和地衣中的石蕊属结成群落,中国北方和西南高山的针叶林下常有塔藓、大拟垂枝藓和赤茎藓群落,东北的冷杉树干上多有小白齿藓群落等。从藓类的细胞结构和显微特征上识别
藓类的细胞结构(主要是叶细胞的形态结构)和显微特征是识别科属种的最主要依据。现将其主要的名词术语举例概述如下:
1.叶细胞的形态和结构藓类的叶细胞从形态上可分为两大类型:一为等轴形,包括圆形、方形、圆方形、多边形和长方形。其细胞的上下两端平截。
另一类型为长轴形,包括菱形、狭长形和线形等。细胞的上下两端尖削。
藓类叶细胞的壁多为平滑,但也有不少种类的胞壁具疣或乳头。疣仅为胞壁部分的加厚隆起,其中又有单疣、密疣、粗疣、马蹄形疣等多种、乳头则是胞壁和胞腔同时突出或隆起。
藓类的同一叶片上的细胞多不一样,一般是上部细胞较下部细胞小,但少数种类则相反而是基部细胞小。有的叶缘细胞无分化,有些则有一至数层细胞有明显的分化。有的叶缘全缘而有的有齿。特别是有些科属的叶细胞结构具如下特征:如银叶真藓(真藓)的叶上部细胞白色,下部细胞绿色;白发藓叶厚,但仅在中部有1—2层小形绿色细胞排列成数列,它们的外面都有大形无色的数层细胞所包围。
泥炭藓的叶是由小形的绿色细胞和大形且胞壁具螺旋加厚的死细胞所构成。
还有一些科属的叶基部两侧角的细胞往往大形且无色透明或橙黄色有别于其它部分的细胞,即为角细胞的分化,如绢藓等。藓类的叶多具一条中肋,其中有的很宽,几乎占据全部叶片如白发孢;有的中肋长,并突出叶尖外,如紫萼藓、银叶真藓、金发藓等;也有的不达叶尖而稍短;有的中肋尖端弯曲为其显著特点,如羊角藓;还有少数科为两条短弱的中肋,如绢藓科和灰藓科;叶无中肋者如水藓和泥炭藓。
此外,有些科属叶片腹面具多列纵长的栉片以别于各科,即为金发藓科。
2.蒴齿
大多数藓类的孢蒴具蒴齿。许多种为二层,如葫芦藓;有些为单层,如小金发藓;有的蒴齿直立,如小墙藓;有的则向右斜旋,如葫芦藓;有些则为多次左旋,如扭口藓,有的蒴齿的齿条为16,另一些则为32或64。齿片有的具深浅不同的二纵裂,如凤尾藓等。另有一些齿片上具齿毛、空洞或疣等。总之,藓类的蒴齿在分类上为其重要特征之一。
除上述一些主要的藓类识别特征外,其它还有蒴盖,孢子的形态,茎的解剖结构,假根以及鳞毛等均在藓类的鉴定中有重要作用。最后应当强调,在鉴别藓类植物时,要注意把外部形态、生态习性和细胞结构三个方面结合起来分析比较。一般说,前两方面是从宏观上观察,用以初步判断其科属。而显微镜下观察的细胞结构和其它显微特征是最后确定其属种的最重要依据。只要人们基本上掌握了以上识别方法和一些最基本的名词术语和分类特征,就可借助有关的工具书(藓类志或检索表等)正确地查出和识别一些最常见的藓类。
4经济价值
扭口藓是植物界由水生到陆生的过渡类型,由于大多数种类形体微小,结构简单,它们的作用及与人们的生产关系易被忽视,实际上,扭口藓不但在自然界中有一定的作用,而且与人生关系也很密切。本文就苔藓植物的资源利用方面加以介绍。工业上的应用
苔藓植物中的提灯藓科的侧枝提灯藓(MiummaximvicziiLindb.)、尖叶提灯藓(M.cuspitatumHedw.)、圆叶提灯藓(M.vesicatumBesch.)等是五倍子蚜虫的越冬宿主(它的夏寄主是漆树科的盐肤木、青麸杨、红鼓杨),到目前为止,还未发现藓类以外的越冬宿主,所以提灯藓科植物与五倍子蚜虫的繁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漆树科叶上所长的虫瘿称五倍子,内含单宁酸,没食子酸及焦性没食子酸,通称倍酸,含量高达70%以上。倍酸是石油、冶金、医药及轻工业上以及国防工业上的原料和化学试剂。例如石油工业中用作石油钻井的泥浆处理剂,使泥浆不致发生胶凝或沉淀作用,尤其在深井中,可作为防止灰砂水泥浆凝结过早的缓凝剂。在选矿工业中,用作沉淀剂,可提炼稀有金属,如锗、铀、钍、钚、钕、铌等;还可用作铁和铁合金的防腐剂;并可作为抗腐蚀油漆的涂料,一般用于海轮、桥梁等上,则有强力抗腐蚀的性能;尤其重要的是用于国防工业上作为火箭燃料的催化剂和稳定剂,可使火箭平稳正常,不致发生爆炸或熄火现象。
此外由泥炭藓及其它一些藓类所形成的泥炭可作燃料,并能从中提取乙醇、褐煤蜡、醋酸等工业原料。
-
暗紫耧斗菜
形态特征草本植物,根细长圆柱形,粗4-8毫米,不分枝,外皮暗褐色。茎单一,直立,高30-60(-90)厘米,有纵槽,基部粗3-5.5毫米,被伸展的短柔毛。基生叶少数,为二回三出复叶;叶片轮廓宽卵状三角形,宽4-15厘米,中央小叶倒卵状楔形,长1.5-3.5厘米,宽1.2-2.
-
紫筒草
基本信息学名Stenosoleniumsaxatile(Pall.)Turcz.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管状花目Tubiflorae
-
长柄柳叶菜
基本信息学名EpilobiumroseumSchreber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桃金娘目Myrtiflorae柳叶菜
-
毛叶鸡蛋参
产地分布产四川西南部(会理、盐源)、云南(丽江)。形态特征与原变种不同仅在于:茎及叶的下表面密被长硬毛;叶片集生于茎下部而常呈卵形,边缘有锯齿。生长习惯生草坡繁殖培育暂无
-
矮紫杉
矮紫杉原产日本,是东北红豆杉(紫杉)培育出来的一个具有很高观赏价值的品种。花期5-6月,种子9-10月成熟。形态矮紫杉是东北红豆杉(紫杉)培育出来的一个具有很高观赏价值的品种。半球状密纵灌木,树形矮小,树姿秀美,终年常绿;叶螺旋状着生,呈不规则两列,与小枝约成45°
-
宜昌过路黄
宜昌过路黄基本信息学名LysimachiahenryiHemsl.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报春花目Primulales报春花科Pr
-
乌库早熟禾
形态特征:多年生。秆高30-40厘米,细瘦,具3-4节,顶节位于下部1/3处,节下粗糙。叶鞘无毛,顶生者长于其叶片;叶舌长1-2毫米;叶片狭窄线形,宽1-1.5毫米,扁平,粗糙。圆锥花序长7-8厘米,宽约1.5厘米,稠密;分枝甚粗糙,长2.5厘米;小穗柄短;小穗含6-7小花,长5
-
美丽仙鹤藓
产地分布暂无形态特征植物体柔弱,茎单一,基密被假根,有斜波纹,叶缘具双齿,叶边明显分化,中肋一长达叶尖,腹面有4~7列栉片,背有斜列刺,叶片细胞单层,上部为圆形,基部多为方形。蒴盖具长喙。蒴帽顶端有刺状突起,蒴齿32。生长习惯
-
草果山悬钩子
形态特征灌木,高0.8-1米;小枝无毛,稀有稜角,疏生钩状皮刺。小叶3-5枚,近草质,狭椭圆形至椭圆状披针形,长6-9厘米,宽2-3厘米,顶生小叶稍长于侧生者,顶端渐尖至尾尖,基部楔形至圆形,两面无毛,边缘有不整齐细密锐锯齿或缺刻状细密重锯齿;叶柄长5-8厘米,
-
纤尾桃叶珊瑚
产地分布暂无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