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铁角蕨
华南铁角蕨(学名:Aspleniumaustrochinense),为铁角蕨科铁角蕨属下的一个植物种。
- 拉丁名
- Asplenium austrochinense
- 别名
- 铁角蕨科
- 门
- 蕨类植物门
- 纲
- 薄囊蕨纲
- 亚纲
- 薄囊蕨亚纲
- 目
- 水龙骨目
- 科
- 铁角蕨科
- 种
- 肾羽铁角蕨
- 族
- 铁角蕨科
- 属
- 铁角蕨属
- 类型
- 蕨类植物
与华南铁角蕨相似植物
形态特征
华南铁角蕨:植株高30-40cm。根茎短而斜升,顶部与叶柄基部密被淡棕色、披针形鳞片。叶簇生;叶柄长6-12cm,淡灰褐色或灰禾秆色,向上近光滑或偶有一二鳞片;叶片坚纸质,两面无毛,披针形至阔披针形,长18-25cm,基部宽6-10cm,顶部渐尖并为羽裂,基部不缩狭,向下为二回羽状或三回羽裂,羽轴两侧有狭翅;羽片8-10对,互生,斜向上,有柄,披针形,先端渐尖或钝头;末回裂片长圆状披针形,先端浅裂成长短不等的粗钝齿;叶脉上面隆起,下面多少凹陷呈沟脊状,侧脉单一或分叉。孢子囊群线形,背生于小脉中部,每裂片有1-3个;囊群盖线形,厚膜质,全缘。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400-1000m的林下湿石上或路旁石缝中。
分布范围
分布于西南及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主要价值
【基源】为铁角蕨科植物华南铁角蕨的全草。
【药用部位】全草
【性味】甘;微苦;平。
【功效】利湿化浊;止血。
【主治】白浊;前列腺炎;肾炎;刀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研末撒。
【摘录】《中华本草》
【采收加工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
-
厚叶铁角蕨
形态特征植株高15-30厘米。根状茎短而直立,粗约4毫米,深褐色,先端密被鳞片;鳞片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约5毫米,基部宽0.5-1毫米,膜质,黑褐色,有光泽,边缘有小齿牙。叶簇生,单叶;叶柄极短或近无柄,淡禾秆色;叶片披针形,长15-25厘米,中
-
阔齿铁角蕨
形态特征植株高约30厘米。根状茎长而横走,粗约2毫米,褐色,先端密被鳞片;鳞片披针形,长约1毫米,褐色,膜质,全缘。叶远生;叶柄长9-10厘米,粗约1毫米,近乌木色,无毛,上面有浅阔纵沟;叶片披针形,长16-19厘米,中部宽3.5-5厘米,先端渐尖并为羽裂,基部不变狭,一回羽
-
狭翅巢蕨
形态特征植株高30-50厘米。根状茎直立,粗短,木质,粗约2厘米,褐色,先端密被鳞片;鳞片披针形,长6-9毫米,渐尖头,全缘,褐棕色,膜质。叶簇生;叶柄极短或近无柄,粗3-5毫米,禾秆色,草质,干后上下两面扁平,表面不平滑,上面皱缩成小纵沟,两侧有阔翅几达基部,基部以上5厘米
-
线裂铁角蕨
形态特征植株高10-25(-30)厘米。根状茎直立,先端密被鳞片;鳞片线形,长4-5毫米,黑色,有棕色狭边和虹色光泽,厚膜质,边缘略有齿牙。叶簇生;叶柄圆形,长6-18厘米,粗0.5-0.8毫米,乌木色,有光泽,光滑;叶片长三角形,细裂,长6-10厘米,宽3-5厘米,渐尖头,
-
南海铁角蕨
形态特征植株高50-80厘米。根状茎短而直立,粗壮,木质,粗0.5-1(-3)厘米,先端密被鳞片;鳞片披针形,长6-8(-12)毫米,基部宽1-2(-3)毫米,厚膜质,红棕色,边缘有小齿牙。叶簇生;叶柄长22-26(-40)厘米,粗2-6毫米,灰绿色,略扁,密被与根状茎上同样
-
都匀铁角蕨
形态特征植株高12-35厘米。根状茎短而直立,先端密被鳞片;鳞片线状披针形,长3-5毫米,黑褐色,有棕色狭边,有光泽,略带虹色,厚膜质,近全缘。叶簇生;叶柄长6-12厘米,粗约1毫米,圆形,乌木色,有光泽,光滑;叶片长三角形,长7-11厘米,基部宽5-7厘米,向顶部缓狭,长渐
-
天山铁角蕨
形态特征植株高10―15厘米。根状茎斜升,先端密被鳞片;鳞片披针形,长1―2毫米,基部宽约0.4毫米,膜质,黑褐色,有光泽,全缘。叶多数密集簇生;叶柄长4―6厘米,纤细,粗约1毫米,下部黑褐色,有光泽,上部为灰绿色,疏被褐黑色纤维状小鳞片,以后陆续脱落而变光滑,上面有浅阔纵沟
-
乌来铁角蕨
基本信息种中文名:乌来铁角蕨科拉丁名:Aspleniaceae属拉丁名:Asplenium中国植物志:4(2):071植物特征羽片18-22对,相距3厘米,下部的对生,向上互生,斜展,有短柄(约2毫米)
-
无量山铁角蕨
形态特征叶远生;叶柄长5-9厘米,粗约0.8毫米,紫红色,有光泽,无毛,上面有浅阔纵沟;叶片披针形,长12-16厘米,中部宽3.4-4厘米,先端尾状渐尖并为羽裂,基部几不变狭,一回羽状;羽片约22对,基部1-2对对生,略较小,向上互生,平展,略疏离,近无柄,中部羽片同大,长1
-
大羽铁角蕨
入药部位全草或根茎。性味味淡,性平。归经归肾、肝经。功效祛风除湿。主治用于风湿痹痛,腰腿痛。相关配伍1、治风湿性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