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芽狗脊
中文名:珠芽狗脊,植株高70-230厘米。根状茎横卧,黑褐色,与叶柄下部密被蓬松的大鳞片;鳞片狭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2-4厘米,先端纤维状,红棕色,膜质,全缘或略具一二卷曲的缘毛。
- 拉丁名
- Woodwardia magnifica Ching et P. S. Chiu
- 别名
- 大叶狗脊、镰叶狗脊、贯众、老龙骨、狗脊、大叶路基
- 门
- 蕨类植物门
- 纲
- 蕨纲
- 亚纲
- 薄囊蕨亚纲
- 目
- 真蕨目
- 科
- 乌毛蕨科
- 种
- 东方狗脊蕨
- 族
- 铁角蕨科
- 属
- 狗脊属
- 类型
- 蕨类植物
与珠芽狗脊相似植物
形态特征
植株高70-230厘米。根状茎横卧,黑褐色,与叶柄下部密被蓬松的大鳞片;鳞片狭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2-4厘米,先端纤维状,红棕色,膜质,全缘或略具一二卷曲的缘毛。叶近生;柄粗壮,长30-110厘米,下部粗5-15毫米,褐色,向上为棕禾秆色且鳞片逐渐稀疏,鳞片脱落后常留下弯拱短线形的鳞痕,叶柄脱落时基部宿存于根状茎上;叶片长卵形或椭圆形,长35-120厘米,宽30-40厘米,先端渐尖,二回深羽裂达羽轴两侧的狭翅;羽片5-9(-13)对,对生或上部的互生,斜展,偶有斜向上,彼此密接,有极短柄,基部一对羽片略缩短,通常第二对较长,披针形,长16-20(36)厘米,宽4.5-6(-17)厘米,先端长渐尖或尾尖,基部极不对称,一回深羽裂;裂片10-14(-24)对,略斜向上,疏离或接近(裂片间弯缺的宽狭视生境不同而有差异),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渐尖头,基部以阔翅相连,边缘有细密锯齿,干后反卷,上部裂片上下侧的均等长,中部裂片则上侧的较长,而下部裂片则上侧的特长,长3-6.5(-9)厘米,中部宽5-9毫米,基部上侧一片略缩短,基部沿羽轴下延,羽片基部下侧斜切,缺失1-4片裂片。叶脉明显,羽轴及主脉均隆起,与叶轴同为棕禾秆色或棕色,沿羽轴及主脉两侧各有1行整齐的狭长网眼,其外尚有1-2行不整齐的多角形小网眼,向外的小脉分离,单一或分叉,直达叶边。叶革质,干后棕色或棕绿色,无毛,沿羽轴下面偶有少数纤维状的棕色小鳞片,羽片上面通常产生小珠芽。孢子囊群粗短,形似新月形,先端略向外弯,着生于主脉两侧的狭长网眼上,深陷叶肉内,在叶上面形成清晰的印痕;囊群盖同形,薄纸质,隆起,开向主脉,宿存。
生长环境
生低海拔丘陵或坡地的疏林下阴湿地方或溪边,喜酸性土,海拔100-1100米。
分布范围
国内分布:广西、广东、湖南、江西、安徽、浙江、福建、台湾
国外分布:日本南部
-
胎生狗脊
形态特征哺乳动物能胎生产仔,植物也有类似的现象。叶片上布满了带小叶片的芽孢,每一芽孢落地后可长出一棵新的植株。实际上这里所谓的胎生是指以芽孢进行无性繁殖,这种现象在植物界不乏其例,如卷丹、山药和景天科许多植物都有类似于芽胞的无性繁殖的能力。自然界中绝大多数植物的
-
顶芽狗脊
形态特征植株高达2米。根状茎横卧,粗达3厘米,黑褐色,密被鳞片;鳞片披针形,长达2.7厘米,先端纤维状,全缘,棕色,薄膜质。叶近生;柄长30-100厘米,中部粗5-8毫米,基部褐色并密被与根状茎上相同的鳞片,向上为棕禾杆色,略被少数较小的鳞片,鳞片脱落后留下弯线形的鳞痕,有时
-
东方狗脊
入药部位根茎。性味味甘,性微温。归经归肾经。功效祛风湿,补肝肾,强腰膝,解毒,杀虫。主治腰背酸疼,腰痛脚弱,痢疾,崩漏,白带,小儿疳积,症瘕,蛇伤。
-
滇南狗脊
形态特征植株高1-1.4米。根状茎横卧,粗壮,黑褐色,与叶柄密被鳞片;鳞片披针形,长约1.5厘米,先端纤维状,亮棕色,膜质,全缘。叶近生;柄长35-85厘米,粗6-10毫米,棕禾秆色,坚硬,中部以上的鳞片逐渐脱落而渐稀疏,鳞片脱落后往往留下新月形的褐色鳞痕,使叶柄表面具粗糙感
-
荚囊蕨
来源本品为乌毛蕨科植物荚囊蕨的根茎。拉丁植物名:Struthiopteriseburnea(Christ)Ching[BlechnumeburneaChrist]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性味归经苦;凉。归肺;心;肝;膀胱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