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植物 > 蕨类植物 > 蕨菜

蕨菜

编辑:郝樱菽发布时间:2021-02-25 10:20:29

蕨菜(Pteridiumaquilinumvar.latiusculum)又叫拳头菜、猫爪、龙头菜,喜生于浅山区向阳地块,多分布于稀疏针阔混交林。其食用部分是未展开的幼嫩叶芽,经处理的蕨菜口感清香滑润,再拌以佐料,清凉爽口。

拉丁名
Pteridium aquilinum (L.) Kuhn var. latiusculum (De
别名
蕨菜、拳头菜、猫爪、龙头菜,鹿蕨菜、蕨儿菜、猫爪子
蕨类植物门
蕨纲
亚纲
薄囊蕨亚纲
真蕨目
蕨科
欧洲蕨
亚科
书带蕨亚科
金星蕨族
蕨属
类型
蕨类植物

与蕨菜相似植物

形态特征

植株高可达1米。根状茎长而横走,密被锈黄色柔毛,以后逐渐脱落。叶远生;柄长20-80厘米,基部粗3-6毫米,褐棕色或棕禾秆色,略有光泽,光滑,上面有浅纵沟1条;叶片阔三角形或长圆三角形,长30-60厘米,宽20-4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楔形,三回羽状;羽片4-6对,对生或近对生,斜展,基部一对最大(向上几对略变小),三角形,长15-25厘米,宽14-18厘米,柄长约3-5厘米,二回羽状;小羽片约10对,互生,斜展,披针形,长6-10厘米,宽1.5-2.5厘米,先端尾状渐尖(尾尖头的基部略呈楔形收缩),基部近平截,具短柄,一回羽状;裂片10-15对,平展,彼此接近,长圆形,长约14毫米,宽约5毫米,钝头或近圆头,基部不与小羽轴合生,分离,全缘;中部以上的羽片逐渐变为一回羽状,长圆披针形,基部较宽,对称,先端尾状,小羽片与下部羽片的裂片同形,部分小羽片的下部具1-3对浅裂片或边缘具波状圆齿。叶脉稠密,仅下面明显。叶干后近革质或革质,暗绿色,上面无毛,下面在裂片主脉上多少被棕色或灰白色的疏毛或近无毛。叶轴及羽轴均光滑,小羽轴上面光滑,下面被疏毛,少有密毛(f.pubescens),各回羽轴上面均有深纵沟1条,沟内无毛。染色体2n=104。

生长环境

蕨菜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喜光、湿润、凉爽的气候条件。既耐高温,也耐低温,在32℃下仍能正常生长,在-36℃下根茎能安全越冬,嫩叶在-5℃下才遭受冻害,在地温12℃,气温15℃时叶片开始迅速生长,孢子发育的适温是25~30℃。蕨菜对光照敏感,强光与弱光下均能正常生长,但在光照时数较长的情况下生长发育快,植株健壮高大。对水分要求很严格,不耐干旱。土壤要求有机物丰富,土层深厚,排水良好,中性或微酸性。

分布范围

产全国各地,但主要产于长江流域及以北地区,亚热带地区也有分布。生山地阳坡及森林边缘阳光充足的地方,海拔200-830米。也广布于世界其他热带及温带地区。模式标本采自加拿大纽芬兰和St.Pierre。

主要价值

本种根状茎提取的淀粉称蕨粉,供食用,根状茎的纤维可制绳缆,能耐水湿,嫩叶可食,称蕨菜;全株均入药,驱风湿、利尿、解热,又可作驱虫剂。

川南地区称本种为“米蕨”,据说它的淀粉质量不如毛轴蕨Pteridiumrevolutum(Bl.)Nakai的好。

栽培技术

繁殖

蕨菜的繁殖方式有两种,即有性繁殖(孢子繁殖)和无性繁殖(根茎分株繁殖)。在生产上多肜无性繁殖方法。无性繁殖,将地下根茎挖出,选健壮者分株栽植,行距70~80cm,株距50~60cm,苗高10~15cm时定植。

整地作床

选择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为宜,整地时施入落叶堆肥、厩肥,做成宽1m的平畦或高畦,待土壤解冻后即可栽植。

田间管理

生长期间应勤中耕除草、浇灌,雨季加强排水,以免引起根的腐烂;多次追施薄肥,可采收一次施一次肥,施肥在采收2~3天后进行;入冬以枯草覆盖,以保湿防寒;初春发芽前应及时浇水和追肥,促进茎叶萌发。

采收

蕨菜种植一次可采收10多年,每年春季和夏初,当幼茎长到20~25cm时,叶柄幼嫩,小叶尚未展开而呈拳钩状,即可采收。过晚会影响食用价值,并对来年收获有不良影响,过早则会降低产量。采收时,可用刀割或用手掐,要尽量贴近地面。采收一次后,10~15天可采收第二次,一年可连续采收2~3次。

主要品种

蕨菜种类很多,不同的地区品种各有特色,一般按产地可分为以下几:

(1)河北承德蕨菜

河北承德蕨菜是河北省著名的野生蔬菜,承德地区面积有3.3万化顷以上,主要分面于隆化、丰宁、平泉、宽城等地。全区年产量1000吨,是国内蕨菜主要出品基地。

(2)辽宁蕨菜

辽宁蕨菜在辽宁省山区都有分布,尤其以东部山区分布广,数量多。主要出口日本和其他家国,国内市场也很畅销。

(3)内蒙蕨菜

内蒙蕨菜在内蒙古各地都有分布,但主要产区在赤峰市、兴安盟等地,年产量约200吨。当地采摘期在6月份。

(4)黑龙江蕨菜

黑龙江蕨菜在海拔200~800米的高山地带都有分布,多与杂草混生。5月中旬开始出土,5月下旬到初月上旬即可采收。

(5)贵州蕨菜

蕨类植物在贵州分布广,种类多,食用蕨类植物有种左右。其中蕨菜在当地的采摘期为3月中旬至8月。

营养成分

蕨菜嫩叶含胡萝卜素、维生素、蛋白质、脂肪、糖、粗纤维、钾、钙、镁、蕨素,蕨甙、乙酰蕨素、胆碱、甾醇。此外还含有18种氨基酸等。每100克蕨菜所含营养素如下:热量(39.00千卡)、蛋白质(1.60克)、脂肪(0.40克)、碳水化合物(9.00克)、膳食纤维(1.80克)、维生素A(183.00微克)、胡萝卜素(1100.00微克)、维生素C(23.00毫克)、维生素E(0.78毫克)、钙(17.00毫克)、磷(50.00毫克)、镁(30.00毫克)、铁(4.20毫克)、锌(0.60毫克)、铜(2.79毫克)、锰(2.31毫克)、钾(292.00毫克)。

相关植物
  • 顶生碗蕨

    形态特征根状茎横走,粗约5毫米,两侧稍扁,黑色,无毛。叶疏生,柄长约20厘米,粗约3毫米,基部黑色,向上为褐棕色,上面有沟,下面圆形,具褐色粗糙的痕;叶片长达60厘米,中部宽14厘米,两端渐狭,长圆披针形,三回羽状深裂;羽片约26-30对,对生,有极短柄或几无柄,开展,略向上

  • 梵净肋毛蕨

    形态特征植株高30-40厘米。根状茎直立,粗约1.5厘米,顶部密被鳞片;鳞片披针形,长3-4毫米,先端长渐尖,全缘,膜质,褐棕色。叶簇生;叶柄长约10厘米,基部粗2-3毫米,深禾秆色,上面有浅沟,基部偶有和根状茎上同样的鳞片;叶片长圆披针形,长25-30厘米,中部宽12-15厘米

  • 齿片毛蕨

    形态特征植株高38厘米。根状茎直立,连同叶柄基部被褐棕色的披针形鳞片。叶簇生,叶柄长5厘米,基部以上达叶轴有短柔毛;叶片长约32厘米,中部宽10厘米,狭椭圆形,渐尖头,基部渐变狭,二回羽裂;羽片约28对,无柄,对生,平展,下部多对逐渐缩短,并反折向下,中部羽片长6-8厘米,宽

  • 穴子蕨

    形态特征根状茎短,斜升,被鳞片;鳞片长圆三角形,长3毫米,宽达1.2毫米,灰褐色,边缘有纤毛。叶柄短长不及1厘米,密被毛。叶片狭披针形,向两端渐狭,长20-40厘米,宽达3厘米,羽状深裂达至叶轴1-2毫米处;裂片斜升,长圆三角形,尖端略呈尖头,全缘,下部裂片逐渐缩短,中部裂片

  • 劲直阴地蕨

    形态特征根状茎短,直立,具粗健肉质的长根。总叶柄长25~32厘米,淡绿色,多汁草质,于后扁平,宽约4~5毫来,几光滑无毛,惟向顶端分枝处有疏毛。营养叶片为广三角形,长约18厘米,基部宽25~30厘米,三回羽状深裂或近于三回羽状;侧生羽片7~9对,对生,斜出,下部三对张开,相离

  • 腺脉毛蕨

    形态特征植株高约80厘米。根状茎横走,先端和叶柄基部疏被褐色的披针形鳞片。叶远生;叶柄长约22厘米,粗约2毫米,淡褐色;叶片长约60厘米,中部宽30-40厘米,阔披针形,顶部尾状,羽裂渐尖,尾长约11厘米,基部不变狭,二回羽裂;羽片约20对,平展,近互生,几无柄,相距约2.5

  • 泡泡毛蕨

    形态特征植株高1.1米。根状茎未见。叶柄长25厘米,基部粗6毫米,淡棕色,中部以下疏被贴生的深棕色、阔卵状披针形鳞片,向上光滑,禾秆色;叶片长85厘米,中部宽26厘米,阔披针形,渐尖头,基部突然变狭,二回羽裂;羽片约38对,下部4对突然缩小,几成瘤状,对生,相距5-6厘米,中

  • 膜叶贯众

    形态特征:植株高约40厘米。根茎直立,密被披针形棕色鳞片。叶簇生,叶柄长15厘米,基部直径约2毫米,禾秆色,腹面有纵沟,基部密生卵形及披针形深棕色鳞片,鳞片边缘有齿,向上部渐秃净;叶片矩圆披针形,长34厘米,宽12厘米,先端钝,基部略狭,奇数一回羽状;侧生羽片6对,互生,略斜向上

  • 狭羽鳞盖蕨

    植物简介中文学名:狭羽鳞盖蕨二名法:MicrolepiaangustipinnaChing界:植物界门:蕨类植物门(Pteridophyta)亚门:真蕨亚门(Filicophytina)纲:薄囊蕨纲(Lep

  • 滇东南耳蕨

    形态特征:植株高25-50厘米。根状茎短而直立,顶端及叶柄基部密被鳞片;鳞片卵状披针形、全缘、棕色至深棕色或亮栗黑色,大多开展,厚膜质,部分贴生,薄膜质。叶簇生;叶柄禾秆色,长5-15厘米,基部直径约1毫米,上面有沟槽,基部以上疏被同样但较小的鳞片。叶片披针形,或长椭圆披针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