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植物 > 蕨类植物 > 小戟叶耳蕨

小戟叶耳蕨

编辑:卞心瑜发布时间:2021-02-25 13:27:18

小戟叶耳蕨的相关资料,来自于网络内容整理而来,更多植物信息,尽在花探网。

拉丁名
Polystichum setillosum
蕨类植物门
蕨纲
亚纲
薄囊蕨亚纲
真蕨目
鳞毛蕨科
耳蕨属
类型
蕨类植物

与小戟叶耳蕨相似植物

小戟叶耳蕨

蕨类植物门Pteridophyta

蕨纲Filicopsida

薄囊蕨亚纲Leptosporangiatidae

真蕨目Eufilicales

鳞毛蕨科Dryopteridaceae

耳蕨属Polystichum

形态特征

植株高30-50厘米。根状茎短而直立,先端及叶柄基部密被深棕色、顶部有齿的卵状披针形鳞片。叶簇生;叶柄长10-20厘米,基部以上禾秆色,疏生鳞片或近光滑;叶片戟状披针形,长20-25厘米,基部宽8-12厘米,具三枚线状披针形的羽片;侧生一对羽片短小,长2-5厘米,宽1-2厘米,先端短渐尖,基部有短柄,羽状,有小羽片5-6对;中央羽片远较侧生羽片为大,长20-25厘米,宽3-6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有长柄,一回羽状,有小羽片20-25对;小羽片均互生,近平展,下部的有短柄,上部的近无柄,中部的长1.5-2厘米,宽6-8毫米,斜长方形,先端急尖或钝,基部上侧有三角形耳状突起,边缘有具小刺头的粗锯齿;叶脉在裂片上羽状,小脉单一,罕二分叉。叶薄草质,干后绿色,两面近光滑。孢子囊群圆形,生于小脉顶端;囊群盖圆盾形,边缘略呈啮蚀状,早落。孢子极面观椭圆形,赤道面观半圆形,周壁具褶皱,具圆形小瘤状突起。染色体数目2n=41。

产地

产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生于林下,海拔600-1200米。日本及朝鲜半岛也有。模式标本采自我国台湾。

相关植物
  • 短序脆兰

    学名:Acampepapillosa(Lindl.)Lindl.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微子目Microspermae兰科Orchidaceae兰亚科Subfam.Orc

  • 瓜叶马兜铃

    学名:AristolochiacucurbitifoliaHayata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马兜铃目Aristolochiales

  • 长刺山柑

    产地分布特产台湾省东北部和南部。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暂无

  • 喀什兔唇花

    基本信息学名LagochiluskaschgaricusRupr.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管状花目Tubiflorae唇形科Lab

  • 厚短蕊茶

    厚短蕊茶种名:厚短蕊茶学名:CamelliapachyandraHu别名:科:山茶科属:山茶属产地分布:滇,云南耿马、勐海一带形态特征:乔木,高10米,嫩枝无毛。叶薄革质,椭圆形或卵

  • 富宁附地菜

    基本信息学名TrigonotisfuningensisH.Chuang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管状花目Tubiflorae紫草科B

  • 镰叶肾蕨

    种名:镰叶肾蕨学名:Nephrolepisfalcata(Cav.)C.Chr.别名:科:肾蕨科属:肾蕨属形态特征:叶簇生,通常下垂;柄长11-25厘米,粗3-5毫米,老时为枯禾秆色,叶柄和叶轴疏被贴生的卵形小鳞片,鳞片中部

  • 金塔隔距兰

    产地分布产海南(陵水、儋县、琼中)、广西西南部(龙州)、云南南部(孟连)。生于海拔390—1000米的常绿阔叶林中树干上。分布于尼泊尔、锡金、印度东北部、缅甸、泰国、越南。模式标本采自印度东北部。形态特征植株悬垂。茎细圆柱形,长达60余厘米,粗

  • 榕树

    形态特征榕树是大乔木,高达15-25米,胸径达50厘米,冠幅广展;老树常有锈褐色气根。树皮深灰色。叶薄革质,狭椭圆形,长4-8厘米,宽3-4厘米,先端钝尖,基部楔形,表面深绿色,干后深褐色,有光泽,全缘,基生叶脉延长,侧脉3-10对;叶柄长5-10毫米,无毛;托叶小,披针形,

  • 斜果菊

    基本信息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桔梗目Campanulales菊科Compositae管状花亚科Carduoide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