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苞血桐
血统(lineage)指不间断继承同一祖先血缘的子孙群体,强调直系亲族,通常以姓氏的继承表现出来。对血统的记录叫做家谱。对血统的研究称为族谱学(genealogy)。基因族谱学(Geneticgenealogy)是通过遗传学来研究血统的新兴科学,并能够进行亲子鉴定或计算任何人和已知DNA的古代名人之间的血亲距离。汉人、犹太人和英国贵族是世界上有名的重视血统的民族。
- 拉丁名
- Macaranga bracteata Merr.
- 别名
- 紫黄(台湾植物志)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木兰亚纲
- 目
- 大戟目
- 科
- 大戟科
- 种
- 卵苞血桐
- 亚科
- 叶下珠亚科
- 族
- 五月茶族
- 属
- 血桐属
- 类型
- 常绿针叶乔木类
与大苞血桐相似植物
形态特征
植物形态
小乔木,高4-6米;嫩枝密被灰色短柔毛,小枝变无毛。
叶子形态
叶近革质,干后褐色,长圆形或卵状长圆形,长8-13厘米,宽3.5-4.5厘米,顶端骤短尖或渐尖,基部微耳状心形,两侧各具斑状腺体1-2个,下面具颗粒状腺体,沿中脉疏生短柔毛,叶缘疏生腺齿;侧脉约8对;叶柄长3-4.5厘米,近无毛;托叶狭三角形,长6-9毫米,基部宽1.5-2毫米,脱落。
花朵形态
雄花序总状,长6-15厘米,花序轴和花梗均被短柔毛;苞片阔卵形,长1毫米,具缘毛,苞腋具花3-7朵;花梗长约1.5毫米;雄花:萼片3枚,长圆状卵形,长约1.5毫米,疏生短柔毛;雄蕊14-18枚,花药4室雌花序总状,花序梗粗壮,长6-10厘米,具纵棱,初具柔毛,后变无毛,顶部具苞片3-4枚,密生,其中2枚叶状,卵圆形,近对生,长2-4.5厘米,宽1.5-2.8厘米,顶端短尖或短渐尖,基部浅心形,边缘疏生腺齿,两面初具短柔毛,后变无毛,其余为卵形或三角形,长1-2毫米;雌花:萼片4(-5)枚,不等大,披针形或阔三角形,长3-4毫米,宽1.2-2毫米,具疏柔毛;子房2室,被短柔毛和具数枚或多枚圆锥状软刺,长0.5-1毫米,花柱2枚,线状,长9-11毫米,近基部合生,柱头疏生细突起;花梗不等长,长3-6毫米,粗约1.5毫米,花后伸长,具短柔毛。
果实种子形态
蒴果双球形,长8毫米,宽11毫米,具数枚圆锥状短刺和颗粒状腺体;种子近球形,褐色,平滑。
花果期
花期5-10月,果期6-11月。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50一650米山地山谷水沟旁或溪畔常绿林中。
分布范围
产于海南(儋县、白沙、琼中)。模式标本采自儋县
-
湖北算盘子
形态特征灌木,高1-4米;枝条具棱,灰褐色;小枝直而开展;除叶柄外,全株均无毛。叶片纸质,披针形或斜披针形,长3-10厘米,宽1.5-4厘米,顶端短渐尖或急尖,基部钝或宽楔形,上面绿色,下面带灰白色;中脉两面凸起,侧脉每边5-6条,下面凸起;叶柄长3-5毫米,被极细柔毛或几无
-
孟仑三宝木
形态特征灌木或小乔木,高2-4米;嫩枝被微柔毛,老枝无毛。叶纸质,狭长椭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10-17厘米,宽2.5-5厘米,顶端渐尖至尾状渐尖,尖头钝,基部楔形,全缘或具疏生细锯齿,两面无毛;基出脉3条,伸达叶片中部以上,侧脉每边3-5条;叶柄长0.6-2厘米,被微柔毛至
-
尾叶铁苋菜
形态特征落叶灌木,高1-1.5米;嫩枝被白色柔毛,小枝细长,暗红色,具散生皮孔。叶膜质,卵形、长卵形或菱状卵形,长(2.5-)4.5-8(-10)厘米,宽(1.2-)1.8-3.5厘米,顶端渐尖或尾状渐尖,基部楔形至圆钝,上半部边缘具疏生长腺齿,两面沿叶脉具柔毛或疏毛;基出脉
-
南欧大戟
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根纤细,长6-8厘米,直径1-2毫米,下部多分枝。茎单一或自基部多分枝,斜向上开展,高20-28厘米,直径约2毫米。叶互生,倒卵形至匙形,长1-5-4.0厘米,宽7-18毫米,先端钝圆、平截或微凹,基部楔形,边缘自中部以上具细锯齿,常无毛;叶柄长1-3毫米
-
延辉巴豆
形态特征灌木或小乔木,高达5米;一年生枝条、叶柄、花序轴及果均密被蜡黄色糠秕状粉,老枝无毛。叶薄革质,卵形,稀卵状椭圆形,长8-12厘米,宽4.5-6.5厘米,顶端渐尖,基部圆形,稀阔楔形,近全缘,嫩叶两面密被星状绒毛,成长叶上面疏生星状毛,下面密被星状毛;基出脉(3-)5条
-
绿背桂花
形态特征灌木,高达1米许4老枝圆柱形,幼枝有较强的纵棱而呈四棱柱形,有皮孔,无毛。叶对生或稀兼有互生,纸质,叶片椭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6-12厘米,宽2-4厘米,顶端渐尖,基部急狭或锲形,边缘有疏细齿,齿间距3-7毫米,两面绿色,无毛;中脉两面均凸起,侧脉8-12对,弧形上
-
毛叶铁苋菜
形态特征落叶灌木,高1-4米;嫩枝被灰黄色绒毛或绢毛,小枝红色,无毛。叶膜质,卵形或卵圆形,长3-7(-11)厘米,宽2-3.5(-7)厘米,顶端长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具粗锯齿,两面均被柔毛,下面较密;基出脉3条,侧脉3对;叶柄长1.5-2(-6)厘米,被柔毛;托叶披针形,长
-
毛果算盘子
别名漆大姑、漆大伯、毛漆、生毛漆、痒树棵、毛七公《全国中草药汇编》入药部位根及叶。性味味苦、涩,性平。功效清热利湿,解毒止痒。主治根主治肠炎,痢疾。
-
云南土沉香
形态特征灌木至小乔木,高1-3米,各部均无毛;枝具纵棱,疏生皮孔。叶互生,纸质,叶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稀椭圆形,长6-13厘米,宽2-5.5厘米,顶端渐尖,基部渐狭或短尖,有时钝,边缘有尖的腺状密锯齿,齿间距1-2毫米;中脉两面均凸起,背面尤著,侧脉6-10对,
-
叶轮木
分布国内分布为海南,国外分布于南亚次大陆、中南半岛、马来半岛各国、印度尼西亚(爪哇)也有分布。生境海拔:400-900命名来源(海南植物志)[Bijdr.:620.1825]中国植物志: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