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冬青
大别山冬青(学名:IlexdabieshanensisK.Yao&M.B.Deng)是无患子目、冬青科下植物,常绿小乔木,高5米,全株无毛;树皮灰白色,平滑。生于海拔150-470米的山坡路边及沟边。产于中国安徽西部大别山区。是优良的园林绿化珍贵树种。该植物具消炎、降脂等药用保健功效,可制作苦丁茶保健饮料。
- 拉丁名
- Ilex dabieshanensis K. Yao et M. P. Deng
- 别名
- 布格冬青 崇阳冬青 华东冬青 毛枝冬青 矮梗冬青 波氏冬青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蔷薇亚纲
- 目
- 无患子目
- 科
- 冬青科
- 种
- 大别山冬青
- 亚科
- 樟亚科
- 族
- 土蜜树族
- 属
- 冬青属
- 类型
- 常绿针叶乔木类
与大别山冬青相似植物
形态特征
常绿小乔木,高5米,全株无毛;树皮灰白色,平滑。小枝粗壮,圆柱形,干时黄褐色或栗褐色,具纵裂缝及近圆形凸起的叶痕,当年生幼枝具纵棱角;顶芽卵状圆锥形,芽鳞卵形,中肋凸起,渐尖,全缘或具齿。叶生于1-2年生枝上,叶片厚革质,卵状长圆形、卵形或椭圆形,长5.5-8厘米,宽2-4厘米,先端三角状急尖,末端终于一刺尖,基部近圆形或钝,边缘稍反卷,具4-8对刺齿,刺长约2毫米,叶面干时具光泽,橄榄色或褐橄榄色,背面无光泽,两面透净无毛,主脉在叶面稍凹陷,在背面隆起,侧脉4-6对,与主脉呈45度夹角弯拱上升,在叶缘附近分叉并网结,在两面明显凸起,网状脉两面不明显;叶柄粗壮,长5-8毫米,干后黄褐色或栗褐色,上面具浅纵槽或近平坦,具皱纹;托叶近三角形,微小。
雄花序呈密团状簇生于1-2年生枝的叶腋内,花梗长1-1.5毫米,无毛;花4基数,黄绿色(未完全展开的花蕾);花萼近盘状,裂片近圆形,具缘毛;花瓣倒卵形,长约2毫米,基部稍合生;雄蕊长约为花瓣的2/3,花药长圆形;退化子房卵球形,直径约0.75毫米,顶端钝。雌花未见。
果簇生于叶腋内,中轴长约3毫米,粗壮,无毛,单个分枝具1果,果梗长约2厘米,无毛,基部具2枚卵状长圆形小苞片,小苞片无毛;果近球形或椭圆形,长5-7毫米,直径4-5毫米,具纵棱沟,干时暗褐色,宿存花萼4裂,裂片卵状三角形,宿存柱头厚盘状;分核3,卵状椭圆形,长约5毫米,背面宽约3毫米,具掌状纵棱及沟,内果皮革质。花期3-4月,果期10月。
近种区别:大别山冬青与刺叶冬青(IlexbioritsensisHayata)相似,惟本种的叶片卵状长圆形、卵形或椭圆形,长5.5-5厘米,宽2-4厘米;果梗长可达2厘米,易与区别。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150-470米的山坡路边及沟边。
分布范围
产于中国安徽西部大别山区。
主要价值
大别山冬青叶色青翠,果实红艳,生长势旺盛,耐修剪,适应性广,耐干旱瘠薄,病虫害少,是优良的园林绿化珍贵树种。
可制作苦丁茶保健饮料,具消炎、降脂等药用保健功效。
-
双核枸骨
形态特征常绿乔木,高15(~25)米;树皮灰黑色,浅纵裂;幼枝具棱,被微柔毛或近无毛,老枝粗壮,灰黄色,光滑或具小的纵裂缝,皮孔无或不明显,叶痕半圆形,不凸起。叶片厚革质,椭圆状长圆形、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稀卵形,长4~10厘米,宽2~4厘米,先端短渐尖至渐尖,渐尖头具锐尖的
-
铃木冬青
形态特征叶生于1~4年生枝上,叶片革质,椭圆形,长2.5~5.5厘米,宽1.5~2.2厘米,先端钝或短渐尖,基部急尖或楔形,全缘,叶面绿色,略具光泽,背面淡绿色,两面无毛,主脉在叶面平坦,在背面稍隆起,侧脉5或6对,与网状脉在叶面不明显,在背面明显;叶柄长5~7毫米,上面具狭
-
华中枸骨
形态特征常绿灌木,高1.5~3米;小枝细弱,褐色或灰褐色,具纵棱及沟,被微柔毛或变无毛,无皮孔;顶芽圆锥形,细瘦急尖,被微柔毛或变无毛,芽鳞具缘毛。叶片革质,椭圆状披针形,稀卵状椭圆形,长4~9厘米,宽1.5~2.8厘米,先端渐尖,具刺状尖头,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边缘具3~1
-
无刺枸骨
形态特征无主干,基部以上开叉分枝。叶硬革质,椭圆形,全缘,叶尖为骤尖,较硬,叶面绿色,有光泽,叶互生。伞形花序,花米色。果球形,成熟后红色,直径约0.7厘米,大小一样。果经冬不调,艳丽可爱。生长环境喜光,喜温暖,湿润和排水良好的酸性和微碱性土壤
-
落霜红
入药部位叶。性味味甘、苦,性凉。归经归心、肝经。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主治烫伤,牙疳,疮疡溃烂,外伤出血。相关配伍
-
台湾冬青
形态特征常绿灌木或乔木,高8~15米;树皮灰褐色,平滑;幼枝圆柱形,干时灰白色或灰黄色,具纵棱沟,无毛或稍被微柔毛,二至三年生枝具细的纵裂缝,具半圆形叶痕,皮孔无;顶芽圆锥形,芽鳞卵状三角形,坚韧,边缘具锯齿及缘毛,被微柔毛。叶生于1~2年生枝上,叶片革质或近革质,椭圆形或长
-
凤庆冬青
形态特征乔木,高5~7米;分枝褐色,圆柱形,当年生枝具棱沟,密被微柔毛,二年枝几无毛,具条纹,皮孔极不明显;叶痕半圆形,凸起;顶芽小,圆锥形,密被微柔毛。叶生于当年枝上;叶片革质,橄榄色,上面稍有光泽或两面无光泽,长圆状椭圆形,长3~6厘米,宽1.3~2厘米,先端钝至短渐尖,
-
错枝冬青
形态特征常绿匍匐小灌木,在岩石坡上交织成垫状,高0.3~2米,完全无毛;小枝圆柱形,褐色至暗褐色,具纵棱及小瘤;顶芽卵圆形,芽鳞无毛。叶生于1~4年生枝上,叶片革质或近革质,倒卵状椭圆形,长5~20毫米,宽3~9毫米,先端钝或圆形,具小尖头,基部钝或楔形,边缘每边具3~6锯齿
-
江西满树星
形态特征果椭圆形,长10—15毫米,直径6—8毫米,具纵沟,成熟时黑色,单生于长枝叶腋内或短枝的鳞片腋内,果柄长4—8(一10)毫米,果基部的宿存花萼盘状,5裂,裂片三角状卵形,略钝,顶端具乳头状或头状宿存柱头,有分核4—5粒;分核轮廓椭圆体形,长7—9毫米,背部宽1.5—2
-
秤星树
形态特征秤星树落叶灌木,高达3米;具长枝和宿短枝,长枝纤细,栗褐色,无毛,具淡色皮孔,短枝多皱,具宿存的鳞片和叶痕,形如秤星,故名为“秤星树”。叶膜质,在长枝上互生,在缩短枝上,1-4枚簇生枝顶,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3-)4-6(-7)厘米,宽(1.5-)2-3.5厘米,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