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婆婆纳
川西婆婆纳的相关资料,来自于网络内容整理而来,更多植物信息,尽在花探网。
- 学名
- VeronicasutchuenensisFranch.
- 别名
- 无
- 科
- 玄参科
- 属
- 婆婆纳属
与川西婆婆纳相似植物
产地分布
产四川(天全、石棉、峨嵋、峨边、灌县、城口)。
形态特征
植株高10-25厘米。茎上升,相当密地被灰白色多细胞长柔毛。叶川西婆婆纳(5张)在茎下部的具5-10毫米长的柄,叶片小,在茎上部的具短柄而叶片大,圆形至三角状卵圆形,长1-3厘米,宽1-2厘米,基部平截形,顶端稍钝至急尖,边缘具粗齿,齿圆钝或急尖,两面被短柔毛。总状花序常对生于近顶端叶腋,长2-6厘米,有花数朵,总梗长1-3厘米,花序除花冠外各部分被多细胞黄白色柔毛;苞片条形,与花梗近等长;花梗挺直,长3-5毫米;花萼裂片宽条形至条状倒披针形,长4-5毫米;花冠粉红色,直径8-12毫米,裂片倒卵形至圆形;雄蕊略短于花冠。蒴果倒心状肾形或肾形,两侧角浑圆或圆钝,边缘有多细胞腺睫毛,长4毫米,宽6-7毫米,花柱长3毫米。花期5-6月。
生长习惯
生海拔2000-2700米的林中或山坡草地。
繁殖培育
暂无
园林用途
暂无
病虫害防治
暂无
-
角盔马先蒿
产地分布国内分布:四川西北部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暂无
-
变色马先蒿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丛生,高不达15厘米。根单条,伸长,稍稍变粗,不分枝。茎多数,铺散或直立,不分枝,有毛。叶茎生与基生,相似,互生,有长柄,长达6.5厘米,其中柄长达2.5厘米,微有翅,有细毛;叶片长圆状卵形或长圆形,长达4厘米,宽
-
奥氏马先蒿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干时多少变黑,50厘米,一般较矮。根丛生,肉质,黑色,粗者达5毫米,长达10厘米以上,根颈粗,自其上发出根茎多条,长达3厘米,每条又分发茎2-4条,故植物有时极为茂密。茎黑色,仅有极微的毛线4条,几光滑,节极近,最长之节间仅4厘
-
察郎马先蒿
形态特征植株高9-22厘米。根束生,丝状而细。茎单条或多数,无叶或几裸露,有疏生羊毛状毛,基部有披针形膜质鳞片。叶基生者卵状长圆形,有长柄,柄长2-5厘米,纤细,有疏毛,叶片长约2-3厘米,宽1-1.2厘米,两面均有长毛,羽状全裂或深裂,裂片每边6-7枚,疏远,长圆状卵形或长
-
宽叶柳穿鱼
产地分布产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西藏(林芝以东)。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海拔:2500-3800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
-
沼生虾子草
形态特征沼生草本,全体无毛,高达45厘米。根须状成丛;茎单条至3条,直立或基部稍倾卧。叶仅茎生,约达10对,匙状倒披针形至宽披针形,基部宽,略抱茎,顶端钝,长2-5厘米,宽5-12毫米,全缘或有少数胼胝质小齿。花生于叶腋,其数目与着生位置多变,有自茎中部以下即开始,但有时仅生
-
龙面花
形态特征株高30—60cm,多分枝。叶对生,基生叶长圆状匙形、全缘,茎生叶披针形。总状花序着生于分枝顶端,长约100cm,伞房状。基部呈袋状。色彩多变,有白,淡黄白、淡黄、深黄、橙红、深红和玫紫等;喉部黄色,有深色斑点和须毛。花期春夏。秋播或春播,
-
宽叶独脚金
产地分布暂无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暂无
-
粗糙达乌里芯芭
产地分布黑龙江龙江(龙江、安达),内蒙古(满洲里、海拉尔、官村、九峰山、东科后旗、包头)、河北(小五台山、北京)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
-
有冠普氏马先蒿
产地分布国内分布:甘肃南部、青海东部(大通)南至西藏南部(帕里)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